最近一則新聞又讓日本鎌倉火了,由於動畫《灌籃高手》作品的粉絲都帶着打卡和朝聖的心態到鎌倉,結果引發種種問題。鎌倉市旅遊局局長日前宣佈,由4月1日起,禁止遊客在人潮多的地方拍照,也禁止遊客邊走邊吃。

除此以外,觀光部門也禁止遊客切勿在山徑小道上快跑,此舉有可能令山徑上年長的市民受傷。稍後熱門景點會豎立多語言標語,提醒遊客應有的旅遊禮儀。它們補充,這些規定沒有法律效力,僅希望規範遊客的行爲,不會再爲當地居民帶來困擾。

一、日本鎌倉爲什麼這麼火

昔日鎌倉以大佛而聞名,但自從經典動畫作品《灌籃高手》面世以來,這裏的鎌倉高校前駅立即變成世界級景點。動畫裏有一幕是電車駛過這裏,男、女主角(櫻木花道與赤木晴子)相遇的畫面,正是以此地爲背景。

《灌籃高手》,英文名《SLAM DUNK》,日文名《スラム ダンク》,粵語名《男兒當入樽》,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爲題材的漫畫作品,是日本歷史上銷量最高的漫畫之一。

《灌籃高手》是很多人一代青春的回憶,甚至有網友說:“我們這一代人不是因爲看NBA才喜歡上籃球的,而是因爲看“灌籃高手”才喜歡上籃球,纔去看NBA的。”小編也是它的忠實粉絲,當時還買了很多《灌籃高手》的海報,裏面的角色和情節至今記憶猶新!

【題外話】《灌籃高手》漫畫是出到了後來的全國大賽的,而動畫只畫到湘北前往參加全國大賽就完結了。是因爲動畫和漫畫原作者井上雄彥在將來的劇情上發生了分歧,井上君在接下來的全國大賽裏的劇情設定是湘北擊敗了強敵山王工業但是全隊元氣大傷,後來敗給了愛知學院止步八強。而動畫方想讓湘北走得更遠一些,畢竟主角光環在手,進個四強奪個冠什麼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井上君認爲“青春都是會伴隨着遺憾的”而否定了動畫商的改編要求,所以直到今天都沒有將第二部的全國大賽的動畫版權賣出來給片商,也非常可惜我們沒法通過動畫欣賞到這部出色的作品了。

鎌倉高校前駅亦是遊戲《秋之回憶2》中櫻峯站,男主的家就在附近,這裏也是男女主角經常見面的地方。

二、日本鎌倉簡介

鎌倉這座古老的城市,是與奈良、京都同屬政治中心,並作爲日本最初的武士政權"鎌倉幕府政權"的發源地,創造了它獨特的文化。從17世紀起鎌倉作爲門前町開始蓬勃發展,19世紀以來,鎌倉的海水浴場,度假村和住宅區漸漸聞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作家川端康成也曾在鎌倉生活並在此完成了許多作品。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和綠色自然的鎌倉吸引着大量的遊客。

鎌倉高校前站是一由江之島電鐵(江之電)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境內,是江之島電鐵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由於車站僅與七裏濱(七裏ヶ浜)的海岸線隔着國道134號相望,因此站在月臺上即能眺望海邊的風光。本站在1903年初設站時,原名日阪,並在1953年時根據緊鄰的神奈川縣立鎌倉高等學校,改名爲鎌倉高校前。1997年時,因爲車站所在地可以見到海景的優美風情,而成爲首批入選“關東車站百選”的其中一個車站。

出了車站,沿着車站旁的小路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左邊是前往鎌倉高校的陡坡,右邊則是美麗的七裏海濱。站在交道口,看着身邊緩緩駛過的綠色電車,想象着電車駛過後站在對面的晴子,相信每個人都會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地打動,都會爲那時的最後9.6秒與山王工業的決勝點所緊張。

看到這個路口,耳邊就想起了《好想大聲說我愛你》的旋律,櫻木花道在這個路口與赤木晴子打了招呼,而這個路口也成了無數粉絲朝聖地。在這個路口我幸運的遇見了穿了10號紅色秋衣的“櫻木花道”,彷彿當電車進過,對面就會出現晴子。

三、旅遊引發的社會問題

據報道,造訪鎌倉的觀光客數量高達每年2,000萬。不少到鎌倉的旅客都會到著名的鎌倉高校前駅平交道上拍照,那裏基本上不是旅遊設施,就算是行人道亦很窄,所以大部分旅客都會走出馬路拍照,嚴重影響交通。當地觀光部門將這裏列爲禁止拍攝區域,以保障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遊客在附近的美食小店購買外賣小食之後,會邊行邊吃,有時更會隨地丟垃圾,給當地居民帶來相當的困擾。因此,觀光部門也禁止遊客邊行邊吃的行爲,遊客在購買食品後,應先在食店附近範圍吃完,才能繼續行走。

除此以外,觀光部門也禁止遊客切勿在山徑小道上快跑,此舉有可能令山徑上年長的市民受傷。稍後熱門景點會豎立多語言標語,提醒遊客應有的旅遊禮儀。他們補充,這些規定沒有法律效力,僅希望規範遊客的行爲,不會再給當地居民帶來困擾。

一些遊客說,“我知道這條法令,我不會一邊走路一邊吃東西,但我又覺得這是一種樂趣,人們會對我這麼說”高中生邊走邊吃看起來很酷” 。

附近有一家百年曆史的日式糖果店老闆說:“我認爲沒有必要制定這一套規定,這樣您纔可以盡情享受鎌倉,享受觀光,慢慢享受這裏。

小町商店協會主席Koichi Takahashi說:“我希望遊客保持禮儀安全,享受安全。

四、那些因太火而限制的旅遊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在享受旅遊的同時,也給一些旅遊地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一方面當地旅遊部門希望遊客越來越多,增加經濟收入;另一方面遊客太多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景點的破壞和安全問題,以致引起旅遊地附近居民的投訴。

比如青海,去年有媒體廣泛關注“茶卡鹽湖垃圾困擾”的新聞。暑假期間,每天4萬遊客蜂擁至茶卡鹽湖,竟然將“天空之境”變成了“垃圾場”!後來也是歷經了6個月的封閉升級改造,纔開始重新迎客。

比如菲律賓,其旅遊勝地長灘島於去年4月26日起關閉,進行爲期半年的環境整治,以恢復當地的海洋生態和旅遊環境。

比如歐洲,十年來歐洲的旅遊業蓬勃發展,紛至沓來的遊客,在給歐洲帶來豐厚收益的同時,也打破了歐洲許多城市的寧靜。大批當地居民站出來遊行示威,甚至不堪重負被迫逃離。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也讓我們反思如何在旅遊經濟和景區環境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我很贊同旅遊地對出現這樣的問題進行整改整頓,特別是對一些不可還原的生態景觀。“殺雞取卵”的行爲永遠是不可取的,當然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相關人士研究出一些具體方案,這是一個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

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