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连系不因血缘所限,爱心父母愿意待细女长大后向她告知身世,更大方接受她寻回生母。

本身育有一女的程氏夫妇,领养女婴为家庭更添热闹。

「父母恩,胜万金」,明天就是父亲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在没有血缘关系的领养家庭中,更显得无私伟大。不少夫妇因为种种原因,向社署申请领养儿童,本身育有一女的程氏夫妇,一年多前领养一名女婴,两姊妹现在为家庭更添热闹。程爸爸指,即使两名女儿争吵都不会偏帮亲生女,他与太太更不介意细女长大后寻回亲母,在他们心中永远都是自己的女儿。

「好像饭团、公仔」,程太李宝瑜回忆一年多前领养只有五个月大的女儿之情景,比起当年第一次见老爷奶奶更紧张。她诞下大女宇莹时已经是高龄产妇,难以再冒险生育第二个孩子,为了给宇莹添个弟妹,她与丈夫程子骥决定领养,「饭团」就是她的细女紫彤,现时已经两岁。他们明白中国人社会重视血缘关系,不过长辈们都明白高龄产子的风险,所以接受领养,大女宇莹也没有太大抗拒。

本身育有一女的程氏夫妇,领养女婴为家庭更添热闹。

两姊妹亦开始建立感情,细女紫彤起床便叫姐姐,虽然姐姐较慢热,但紫彤很疼爱姐姐,会将姐姐回家乱放的鞋物归原处。而姐姐宇莹亦有改变,早前妹妹紫彤因斜视动手术需要滴眼药水,宇莹都帮手用纸巾抹面。

爸爸程子骥说,当初领养紫彤是为了有个妹妹陪姐姐,但现在给予两姊妹同等的关怀,即使两姊妹争执,亦会一视同仁,不会偏心,一家人的连系,不会因为血缘所限,就算细女紫彤长大后,他们都乐意告诉她的身世,亦接受紫彤找回生母。

社署现时有七十二名等待领养的儿童,有一百六十个本地家庭申请领养,虽然看似每名儿童都有机会获得领养,但配对过程严谨。社署领养课主任谢碧生表示,当局要求申请者的入息扣除基本开支后,仍高于家庭入息中位数及有稳定的居所,目的是希望儿童有安全及有保障的生活。署方会为申请者作详细评估,了解他们是否身心健康、领养原因,以及如何教导子女等,才会作出安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