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零基礎學生的口語試講

如何定義試講對象為零基礎

零基礎學生定義 — 即從未通過各種渠道,形式,方式進行中文或漢語學習,並且對漢語發音規則,漢語句型結構完全不掌握的人羣, 定義為:零基礎學生。

零基礎學生範圍:

幼兒,兒童,青少年,成人等具備語言溝通能力的人。

適用於零基礎對象的試講導入

一個好的試講,必須是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下產生,並且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學生能學好漢語的信心。所以,如何讓學生放下對老師的「戒心」或是本能的緊張心理尤為重要。 同樣是寒暄,聊天,破冰,但不同的話語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 打招呼的時候用「你好」 遠比用「Hello」效果好; 「你習慣上海的生活嗎?」遠比「你來上海多久了?」效果好。幾句簡單的寒暄之後,老師需要迅速地進入介紹模式,別看這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小到不能再小的動作,卻反映出老師建立主導框架的節奏。通俗地講,就是老師能不能主導以後的課堂節奏,或者以後會被學生牽著鼻子走。

面對零基礎的學生,當然要使用媒介語,而且一定要使用最精準的語句和符合職業規範的措辭,所以希望各位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好好地準備各位的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的主要方面:

1, 介紹自己在老師這個行業的工作年數;

2, 介紹自己和教學行業相關的專業背景或職業技能水平;

3, 介紹自己幫助過多少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4, 介紹自己在中國文化相關方面的特長或愛好。

如何介紹漢語拼音

用一個在見面寒暄的時候,已經使用過的詞,來介紹拼音。

如下圖所示:漢語拼音是由3個部分組成: 聲母,韻母及聲調。

介紹拼音的三個主要元素

介紹拼音時,先要告訴學生,你為什麼要學習拼音,或者學習拼音有什麼作用。

拼音--公元1610年,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萊來到了中國。他在1626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首次準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徵等人,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蹟》基礎上,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彙。 現用的漢語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

學習拼音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以最簡便的方式學習漢語發音及對話,母語為漢語的人需要花3-4年學習掌握四千個左右的漢字,而任何非漢語母語的人則只需要花3-4個課時就能掌握拼音的發音規則進行拼讀和對話。

適用於零基礎學生的試講話題

面對從未正式接觸漢語學習的學生,要儘可能突出「簡化機制」即,我能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學習漢語。在試講時使用最實用最接地氣的話題,選擇這些話題中最核心最關鍵的短句。

這裡收錄了適用於零基礎學生的6大核心試講話題,戲稱為:「傻瓜話題」,即:傻瓜也能通過十幾分鐘試講時間所能學會和掌握的漢語短句,最貼近生活,最簡單實用,也最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可達到即學即用的效果。能充分體現出「學習漢語並不難「的指導思想,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試課體驗及對老師的滿意度。

分別為:

自我介紹 -- 我叫...(名字) ; 我是...(國家)人。

點單購物 -- 我要...(實物名稱);…多少錢?

打車出行 -- 我去…(地點名稱)。

詢問方位 -- (地點/人)…在哪裡?

預約預定 -- 表達時間

在辦公室 -- 辦公室實物名稱及動詞搭配

每個試講話題則需要通過:教學思路—介紹句型結構—實際授課板書—講解關鍵語言點—所搭配單詞類型及練習形式,一系列步驟來呈現整堂試講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