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名子 

 

在林豪鏘個展所參與的互動藝術裝置(酷吧)

這是我與斯斯的合影,右邊就是我。

他這次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圖,都是用文字所創造的,

就只有一個想法「天哪!他是怎麼想到的,有什麼靈感讓他這樣做?」

創作理念上也很清楚的寫出他是想呈現時空光影。

淡淡的圖就好像留下在時空穿梭的痕跡,

就好像

 我們的圖像會出現在螢幕上也是因為我們的「動」,讓他感應到我們所存在的「當下」。

 

 

 

 

藝術展

     機械小纜車和螢幕上的波紋老是吸引我的注意力,

作品名子是另一種音景

五組平行的鋼索上放置機械小纜車,不斷往返於繩索兩端,

並持續地將所偵測到的機械小纜車行經位置,一一轉譯成數位的資料庫。

觀看的時候可以透過記錄檔的重新排列看到像「譜」一般的圖景。

雖然不清楚這些複雜的程式是如何將紀錄下的東西投射在螢幕上,尤其當我知道他是用紅外線感應時,

     目光就緊盯著這件作品不放,

    甚至走到繩索下面研究,

    為什麼這麼神奇,可惜始終找不到解答。

 

     螢幕上所顯現出的聲波讓我感到一種「熟悉」,

     這種熟悉就像每天在電臺看波紋紀錄在錄音程式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