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雙十一之後又出現了很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購(duo)物(shou)需(yu)求(wang),感覺雙二十還是有不少便宜可以擼的。

比如,梅西百貨大家可以去看看,這裡面應有盡有,衣服、寶寶(劃掉,是包包)、鞋子、手錶、家居、家紡、保健品等等。買起來湊津貼和湊優惠券都很省事。

裡面還有各種活動,比如童裝專區,滿4件折上5折,再疊加津貼和券,一條tommy hilfiger的女童褲子,大概40塊(毛估估)就可以買到,是不是很逆天~

六十幾塊可以買到男孩子的連帽外套,性價比也是杠杠的~~

梅西自有品牌羊絨衫,基礎款,只要339,羊毛衫都要339的情況下,羊絨這個價真的很良心了

另外,每天10點還可以去搶大額優惠券,滿600-200,再疊加前一小時2件75折(部分商品),津貼滿300-30。。。我算不過來了,反正很便宜就是了

說到整點秒殺大額優惠券,隆重推出我的私藏,淘寶秒殺頻道。直接搜應該就能搜到,這裡面每次到大促之前,都會整點放送各大品牌的優惠券或者1元秒殺的實物,除了個別數量少的比較難搶之外,那些300、500數量的還是不難,手速快一點搶到的概率還是很大滴。

下面這兩套繪兒樂的顏料畫筆,雙十一我只花了100塊,就是因為秒到了300-200的大額券(耶~~比V)

不過,千萬不要為了便宜而買東西,只有要買的正好又便宜,才好下手(剁手)~

當然,如果你有個巨大的房子,可以盡情地囤~囤~囤~~~當我沒說(手動再見)


還是會買一些。

天貓店。經常買的品牌,價格比較關注,線下店也去試穿過。雙12價格預告出來,如果比雙十一價格更低就買下來,不那麼優惠就算了。一般說來,大的品牌即將過期的衣服是會比雙十一更優惠些。

淘寶店。平時不常在C店買東西,雙12主要是看一些家居用品之類的。由於是可以疊加優惠,很多店是可以用淘金幣抵的,如果需要的,還是會囤一些。

線下店。會去連鎖店如百果園、鮮豐水果等店買些水果,可以享受折上折。還會團些美髮的券,弄弄頭髮什麼的。今年可能還會去盒馬看看生鮮什麼的。

總之,是個活動,參與一下,也蠻好玩的。不必特意狂搶,也不必鄙視嫌棄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總是因為一些小小的驚喜增加很多樂趣


首先,必要的商品已在雙十一已購買,還有很多沒有消化,且目前沒有想要買的商品;

第二,像雙十一,雙十二這種統一促銷的行為,商家優惠並不多,沒必要蹭這個熱鬧;

第三,等待快遞時間久,快遞量增加物流爆增,造成發貨收貨慢,實在煎熬;

第四,真正的優惠多的商品,只是商家的嚎頭,根本不會發貨,身邊有朋友雙十一搶的還沒發貨,人家壓根就不會發貨了,等著你投訴退款呢。

一句話,套路太多,不想折騰,所以不會買了。


謝謝邀請,瘋狂淡不上,但一定得買一些應時的生活用品及食品之類的東西。因為按慣例,各大商場及超市,有部分商品為了促銷,搞活動一定會降價處理,比平常會便宜一些。因此,大家都會趁這個機會,儲備一些日用消耗品。如今這已成了趨勢和時尚,也是人們快樂購物的滿足和享受。曾幾何時人們愁眉苦臉,生活的艱難微薄的收入,手裡握著那幾個可憐的血汗錢,算計著數落著不敢花,也不捨得花,在手裡攥出 汗來,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那時人人講勤儉,全國都反鋪張浪費。後來社會進入了改革期,收入逐漸增加,國家鼓勵銷費,說是拉動市場,搞活經濟。從此國人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手裡有錢了,生活提高了,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如今這節那節,這活動那話動,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錯手不及呀?看看現在再想想過往,地越種越少,人越來越多,而生活卻越來越富裕,真是叫人們感慨萬千呀!今天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有幾個人還能記得那曾經的尷尬。


謝邀!

關於購物大米君一直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1.剛需物品,何時需要何時買,沒有必要囤貨。一年下來省不了幾個錢,卻把家裡搞得同倉庫一樣,實在是自尋煩惱。

2.特價商品,需要就買,不需要白送也不要,往往打特價的,其本身價值也不會高,你的家裡不是收垃圾的不是?

3.雙十一 雙十二啥的,這種人為製造的狂歡,最後往往都是一地雞毛,每年雙十一後的投訴量一直居高不下,就是這個原因。而且現在商家套路也越來越多,記住一句俗語: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4.大米君有時會逛逛周邊大一點的超市,倒時時時有驚喜,經常會有些促銷商品, 至少你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別的不說,多走走,你的朋友圈的步數說不定哪一天就佔領了封面嘛!


會的,不是瘋狂,一般購物都是有選擇的,肯定是實用的,我在用智能叮噹,挺不錯的,雙十二我會繼續購物的


不會。

我買東西是在需要的時候才買。只買對的,不買貴(賤)的。沒必要跟風,買些不必要的東西存放著,佔地勢,東西堆多了,家裡顯得零亂,而且買時用不著,過了段時間後,往往會覺得為什麼買這個呢,根本不好用或不好看,後悔了。而且搞促銷的東西,只有少數才是真的物超所值,划算。多數東西都是些存貨,或過時了的處理品,商家只是藉此機會去庫存銷底貨,他們利用人們這種湊熱鬧,圖便宜的心理大賺恃賺。增加一些購物節,說白了對商家來說是好處多多,對消費者來說則是處處陷阱,請理性購物。


不會,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見值得買的東西再說了,雙十一都不便宜多少,更何況雙十二,我是賣家,也是買家,我家鞋子平時售價118元,有五元或者十元紅包,遇到還價的100甚至也賣過,雙十一售價116元紅包五元,你說哪個划算?還記得我買過一件衣服,那是賣家剛上架,新款售價69元,雙十一前一個月,銷量差不多了,售價提到149元,到了雙十一售價98元,這是我親身經歷的,所以想瘋狂購物的需謹慎的!這都是賣家搞的噱頭,其實並不便宜


不會。

首先雙十二給人的感覺就沒有什麼好折扣。

第二雙十一爆出各種做假。

第三不要為了圖便宜買東西,這也是過好人生需要學的功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