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懟奧克斯,董明珠還回憶與黃光裕較量:爲了經銷商也要與他鬥

“鬥士”董明珠依舊展現了強悍一面,她直接點名了奧克斯挖人的行徑,也回憶起與黃光裕抗爭到底的經歷。

3月27日晚,“2019博鰲新浪財經之夜·如是夜話”在博鰲舉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出席並演講。

“鬥士”董明珠依舊展現了強悍一面,她直接點名了奧克斯挖人的行徑,也回憶起與黃光裕抗爭到底的經歷。

董明珠呼籲,政府要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在創新,投入經費、人力、財力,我們開發出來的專利沒有人保護我們,我們十多年培養出一個人才輕而易舉就被別人挖走,政府管不管?政府管不了。”

董明珠舉例稱,“現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兒挖人,甚至挖的人過去改名換姓,怕我們追究。這樣的人都在,你認爲我們怎麼辦?”

她回憶起2004年格力與國美電器之爭。“當時黃光裕用低價衝擊市場,要把我們渠道里的小經銷商全部消滅。那時我們的人很緊張,不能得罪他,大連鎖、好厲害!爲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妥協,服從於他。”董明珠選擇正面剛,“我們99%的專賣店、經銷商,最後就可能被逼迫破產、關門,爲了這些人的利益,我們也要跟黃光裕鬥一鬥。”當時正在參加“兩會”的董明珠馬上指揮公司說“立馬退出國美”,最後“得道多助”,董明珠勝利了。

關於“中國汽車粗製濫造”,董明珠指出,“我們在街上看到開的基本上都是寶馬、奔馳”,中國汽車產業不是不能提高,而是我們沒有用心去做。此前,董明珠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表示,自己對中國汽車行業不是很滿意,有點粗製濫造。因爲中國汽車行業的模具不合格,精度不夠,因此做出來的產品就不合格。

在談到“幸福”的話題時,董明珠表示,要讓員工有尊嚴,格力已經開始建設員工住房,“要分給每個員工兩房一廳”。“現在的80後已經當家了,而且要養老、養小,他已經成爲社會主流了。但是他爲了房子愁眉苦臉,還有心思幹活嗎?他不會有幸福感的。”

而董明珠的幸福,是“天天看數字,每天賣了多少空調”。“我現在開了一個微店,我每天要查微店,我賣了多少產品,有多少人到我這裏來,你們到我的微店裏買東西,我就很幸福。”董明珠說。

除了懟奧克斯,董明珠還回憶與黃光裕較量:爲了經銷商也要與他鬥

攝影:鄧攀

以下爲董明珠演講整理,略有刪減:

大家晚上好!去年也在這兒,今年也在這兒,同樣是這樣的夜晚,但心情是不一樣的。去年我們都講“困難”、“困難”,當時我在這裏充滿信心,我認爲2018年沒什麼過不去的坎,結果去年我們(銷售額)做到了2000億,增長了33%。

究竟怎麼增長?困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這是很多人都要去思考、面對的問題。回到跟雷軍的賭約。我們不是因爲賭而賭,是我們賭的一個觀念,究竟互聯網和傳統製造業中間的差距在哪裏?究竟誰能笑到最後。當時我們賭的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今天下午,我在做《對話》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國企背景和民企背景,哪個好?都在說民企好還是國企好?我覺得各有優勢,各有短板。比如說國企,它不敢去行賄,但是民企爲了自己的生存,它要靠行賄,但這並不是所有的民企。我只講了過去的現象,馬上網上說出來,不是過去的現象,是現在。總書記這幾年反腐倡廉,成果還是看得到的。

“我的幸福是天天看數字”

今天在這裏分享美好生活,什麼叫美好生活?我覺得美好生活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如果我們完全物質崇拜或者我們完全被物質所俘虜,而沒有精神世界的話,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談上是幸福。

從物質方面來講,幸福程度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感受,今天坐在這裏可能80後、90後的偏多,我記得我小時候家裏有一個風扇,左鄰右舍都很羨慕,“哇,她家有一個風扇”。後來有了自行車,再到後來80年代初、70年代末的時候,那時想嫁人一定要“三轉一響”,人們認爲那樣很幸福。

但是今天我們隨便一個年輕人都可以開着車去上班,你認爲幸福不幸福?所以,幸福是沒有止境的。隨着科技的發展、技術的升級,消費生活水準會提高,但這不是唯一的幸福。我還是認爲人的幸福是來自於精神的幸福、自己的價值所在。

你看那些富翁,有幾百億,他不一定幸福。雖然我錢不多,但是我很幸福。我爲什麼這麼說?因爲我有9萬員工,我現在已經開始在建設,要分給每個員工兩房一廳。這些員工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如果你的員工天天在你後面討債,你會幸福嗎?你的錢藏在那兒,天天圍着你罵你,你覺得你幸福嗎?你不幸福。所以,幸福的價值對於我們來說,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夢想和追求。

對於一個普通員工,你要求他無私奉獻,我一分錢不要,爲你企業去幹活,那不存在,也不客觀,他把本職工作做好,盡職盡力就足夠了。員工怎麼樣感到幸福?他在企業裏有尊嚴。

什麼叫幸福之路?現在的80後已經當家了,而且要養老、養小,他已經成爲社會主流了。但是他爲了房子愁眉苦臉,還有心思幹活嗎?他不會有幸福感的。

所以,我們覺得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你要讓員工有尊嚴。2006年時,媒體上普遍都在說打工仔、農民工,但在格力電器絕對不允許講這兩個詞,到了格力就是格力人,沒有姓氏差別,沒有背景差別。不管你來自於農村,來自於城市,到了這裏就是格力人,所以你要有尊嚴感,這也是幸福。

我們對幸福的理解並不是我們吃得很好、穿得很好,每年可以揹着包去世界旅遊,這就是幸福?我認爲我的幸福是天天看數字,每天賣了多少空調。我現在開了一個微店,我每天要查微店,我賣了多少產品,有多少人到我這裏來,你們到我的微店裏買東西,我就很幸福,那是一樣的道理。但是你怎麼讓別人買你的東西,你怎麼能讓自己感到幸福?這就回到我講的,你怎麼打造最好的產品。

在廣州的一次會議上,李東生說董明珠老是一上來就做廣告,我說你也可以做。我的好產品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去用,你不說是什麼原因?我敢說。我們的洗衣機把衣服洗好,鉛筆擺在上面不倒,這就是優勢,你的洗衣機鉛筆敢擺在上面不倒嗎?洗衣機上最頭疼的就是噪音,我給解決了,這就是幸福。

所以,格力電器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從2013年開始,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上改革。過去我們自己同樣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創造力,我們是跟隨別人在跑。這時你打造出來的產品,消費者能滿意嗎?你研發的方向是消費者想要的嗎?我們經常講達到標準,這個標準不一定是消費者滿意的標準。所以,企業在製造過程當中,一定要記住什麼是滿意的,什麼是符合標準的,那就是你的用戶,他滿意你就應該滿意,他覺得好你就是幸福。

我們的研發,用五年的時間,從幾百人的隊伍發展到了13000多人。我們投入那麼多的研發經費,爲什麼?我們可以做房地產,房地產賺錢快,但是去年金融危機,我們很幸福,你就愁眉苦臉,房子賣不掉,沒人買了,大量的資本投入進去以後,你的回報呢?這就是你的憂慮。

而我們這時感到很幸福,比如說大家一講格力就講空調,空調就是格力。格力已經在全球佔到22%的份額,已經是老大了。像我60多歲的年齡,可以坐在這兒休息了,可以享受這麼多年來創業所帶來的成果。慢慢消耗,沒有人怪我。但是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我認爲人生的價值不是躺在那兒享受。我在格力電器接近30年,從1990年到現在,我沒有休過年薪假。別人說你是“瘋子”、“傻瓜”,但是我很幸福,所以我們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樣,你的各種思路、做法也就不一樣。

鬥爭能解決什麼?

剛纔鄧總講我是一個特殊的人,其實我這個人在別人眼裏是一個好鬥的人。鬥什麼?比如我們的空調作假,以次充好,你鬥不鬥?你不鬥,靠政府來,政府解決不了問題,怎麼辦?

五年前,我們開過一個創新大會,當然別人讓我講講創新的體會,我說體會最深的是政府應該營造公平環境。我們在創新,我們投入經費,投入人力,投入財力,投入時間,我們開發出來的專利沒有人保護,我們十多年培養出一個人才卻輕而易舉就被別人挖走,政府管不管?政府管不了。怎麼辦?

那天我在會上這樣一講,馬上所有的媒體拿着話筒來問,美的的方洪波是不是挖你們人了?這一招很靈,後來美的很少在我這兒挖人。我認爲這也是創新,這種鬥爭也是一種幸福,要不然你沒辦法。現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兒挖人,甚至挖的人過去改名換姓,怕我們追究。這樣的人都在,你認爲我們怎麼辦?

今天下午討論混合所有制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現在要加快速度進行法治建設、市場化建設。我剛纔舉的這些例子,我們是在鬥爭中成長。因爲我覺得鬥爭是最快樂的,但是鬥爭不是瞎鬥爭,天天沒事跟別人鬧得慌,那不叫鬥爭,那叫瞎攪和。

鬥爭是跟自己鬥爭,2005年我們纔開始有壓縮機廠,到今天,我們在空調領域裏的壓縮機創造了無數的改變,已經達到了領先的位置,比如說光伏空調,我今天在這兒講“幸福”都是在做廣告,因爲我必須把我的產品做出來告訴大家我的幸福感來自哪裏。

我們的光伏空調解決了高溫地段(降溫問題),比如說像海南,它一年四季都是高溫,它用大量的電力來支撐降溫是一種資源消耗。電的供應又會產生二次污染,因爲需要煤發電。所以,我們用了一個新辦法,用光伏和空調的完美結合。現在有光伏發電,發電同樣也存在浪費,因爲有一個輸送的過程,還有一個轉換的過程,而我們是直接進入空調裏面,這麼一個動作就節約了8%。

我現在很自豪地說,你們要用格力空調,特別是今天在座的企業家,你們工廠建設、辦公樓建設必須選用格力,爲什麼?節能40%。你用別人的空調,需要5000萬,用我的3000萬不到,你不用是跟自己過不去,不是跟我過不去。我們的光伏空調誕生以後,目前是世界唯一的。

西藏那麼寒冷,但是因爲日照好,有了光伏空調,解決了邊防哨所戰士晚上的燈光問題,亮度、溫度、熱度,有熱水,有溫度。外面零下多少度,我看了電視上寫着“睡在睡袋裏面”,因爲他要巡邏。有了這樣的問題,就把他的生活品質提高了,你說幸福嗎?肯定幸福。誰幸福?我幸福,因爲我們創造了。

中東王子家裏清一色裝了我們的空調,別人沒有這個技術,只有你有這個技術,你是不是在“舍”的同時得到了?是不是幸福?我認爲是幸福。

我們開發了三級壓縮機,別人沒有,我們是唯一的。磁懸浮的壓縮機,我們研發出來,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家,一個是丹麥,一個是我們,但丹麥的品種單一,我們是全系列,而且它只做壓縮機,不做整機,我們做整機。

這些技術都帶來了改變,也帶來了通往美好生活之路。要創造纔能有美好,沒有創造,沒有美好。所以,我們對“幸福美好”的理由不是享受,而是挑戰的過程當你回頭一看的時候,你所看到的這一切,這種幸福感可能跟你天天說旅遊的幸福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覺得人生的路有多種,當然也有多種對幸福的理解。整個世界一定有極少一部分人是犧牲自己作爲幸福代價,讓更多的人幸福。如果我們都享受,所有人都得不到幸福。

所以,總書記這次在格力電器視察的時候最後跟我們說“格力電器做到了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這麼高的評價,你幸福嗎?肯定幸福。

除了懟奧克斯,董明珠還回憶與黃光裕較量:爲了經銷商也要與他鬥

攝影:鄧攀

我們有一個大學生,說他父母都是黨員,畢業的時候他父母說哪裏你都不能去,只能到格力。他來了說沒辦法,父母之命,混兩年再走。但是那天跟主席握完手之後,他說我這一輩子就在格力,問他什麼時候最幸福?就是握手的那瞬間最幸福。

我記得2004年,格力電器跟國美黃光裕有一場較量,當時他採用了一招,打低價衝擊市場,要把我們渠道的小經銷商全部消滅。這時我們的人很緊張,不能得罪他,大連鎖、好厲害!爲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妥協,服從於他,但是我們99%的這些專賣店、經銷商,他們最後就可能被逼迫破產、關門。爲了這些人的利益,我們跟黃光裕一定要鬥一鬥。

我記得是2004年3月份,因爲我正好在參加全國兩會,當時我馬上就回他們說“立馬退出國美”。當時有一個專家說格力必死無疑。但是我告訴大家,那一年我們增長了30億,那一年達到了138億,結果說明什麼問題?舍與得的關係。如果爲了自己而妥協,放棄了大衆的利益,你最後得不到東西。而你捨棄這一點,得到大衆的支持,所以你得到了發展。

1995年我回去當部長的時候,接手的時候是4個億。結果一年翻了7倍,28個億。然後又進行一年內部的整頓、改革,1997年到現在我做到2000億,也沒有在銀行貸款。前面21年努力做到1000億,後面用了5年增加了1000億,做到2000億。這個發展的數字對我們來說,我們感受最大的幸福,就是因爲我們記住了“誠信”二字。

智能+時代來臨,中國製造怎麼辦?

我們中國製造爲什麼被別人戴上一個帽子,叫低質低價、劣質產品、粗製濫造?確實在過去我們沒有思考到消費者的感受。現在隨着我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的產品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者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2015年我提出一句口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就是因爲我們中國人到日本買電飯煲、馬桶蓋。可能很多企業就說你們這些人不愛國,爲什麼到國外買?我們中國也有啊。但是人家飯煲煮的飯香,你煮的可能半生不熟。爲什麼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要買你劣質的產品呢?當然要買進口的。

那一年我用了4噸多的米做出世界最好的飯煲。有了電飯煲是不是就停止了,世界最好就可以了?不是,三高人羣不敢吃飯,吃飯血糖升高,我們圍繞這個痛點,做出了讓三高人羣敢吃飯的飯煲。滿足了嗎?沒有滿足。怎麼辦呢?現在我們發現很多人喜歡吃煲仔飯,但是哪個人家裏能做出煲仔飯?沒辦法做到,我們專門開發出做煲仔飯的飯煲,這就是幸福。因爲你的創造改變了別人的生活,因爲你的創造使別人享受美好生活,這就是幸福。

所以,在整個人生的歷練當中,走過這個路程,無論別人說什麼,你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善待別人。

前段時間全國兩會,我又遇到一個新聞,因爲我們在對話的時候講中國的製造,我爲什麼要做模具,因爲我們的汽車非常粗製濫造。我的話是不是講得過一點?我們在街上看到開的基本上都是寶馬、奔馳。我們爲什麼不能提高?不是不能提高,是我們沒有用心去做,要願意先付出再得到。

就像昨天記者問我,日本被中國打敗了,家電全線崩潰,退出了。我說我們不要這樣輕易看別人,別人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的差距還很遠。你只有謙虛、誠信,你纔可能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我講“幸福之道”,借這個平臺,我這一刻最幸福的就是做廣告,大家不僅用格力空調,要用我們所有的生活電器,我們讓你的生活更美好,因爲智能+的時代就要來臨,我們已經爲它做好了準備。謝謝大家。


圖文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