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衝壓行程量不足時,也可選擇45度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 = H / tanβ

下置式CAM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0<α<=60);

驅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當α>50度時β選擇60度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H /[cosα * tan(β-α)+ sinα]

自製斜楔常見類型及衝壓角度適用斜契形狀

下置式CAM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0<α<=15);

驅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H *cos(α+β)/ sinβ

下置式CAM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15<α<=90);

中間驅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

(β=(180-α)/2)

驅動面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ε一般選擇30度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H * tanε / (cosα+ sinα*ctanβ)

自製斜楔常見類型及衝壓角度適用斜契形狀

懸吊式CAM,滑動方向為水平方向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50<=α<=80);

滑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當α>50度時β=α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H / sinβ

懸吊式CAM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0<=α<50);

滑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

L為衝壓方向位移;H為高度方向位移

L=H /[cosα * tan(β-α)+ sinα]

自製斜楔常見類型及衝壓角度適用斜契形狀

雙動CAM

衝壓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15<=α<=-15);

驅動面與衝壓方向夾角β一般選擇50度(50度,55度,60度為比較合理角度)

ε一般選擇30度

如果對於本文,你還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歡迎評論或私信,我將第一時間解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