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改變了英國樂壇與美國樂壇。

現在我們將注意力轉向The Beatles。我懷疑有些同學直接跳到了這一課,因為The Beatles那麼流行,你們想聽一些關於The Beatles音樂的內容。對我來說,這確實是這門課最有趣的章節之一,許多人都知道The Beatles的故事。

50年代末,The Beatles在利物浦組建。作為一個工業城市,英格蘭北部的利物浦稱得上是中產階級城市。The Beatles的家境不算貧困,有時他們被描繪得像查爾斯·狄更斯小說里的苦孩子,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不缺吃少穿,在中產家庭的優勢下長大,雖然不算富有,但確實是中產階級。樂隊成立後,他們在德國漢堡舉行了很多場艱難的演出。之所以艱難是因為那時漢堡的繩索街 (Reeperbahn) 之於歐洲,有點像拉斯維加斯之於美國,所謂「在漢堡發生的事就讓它留在漢堡」(可縱情娛樂的意思),因此他們對音樂有持續的需求。德國人想聽美國的搖滾樂,不過把美國樂隊帶過來代價高昂,所以他們從倫敦帶來樂隊,當倫敦找不到了,就去英國其他地方找。漢堡是一個港口城市,利物浦也是,兩座城市之間有許多商業往來,所以去利物浦找個樂隊是比較容易的。那時他們把大量樂隊從利物浦帶往漢堡,The Beatles當然不是第一個。

不管怎樣他們得到了這份演出工作,當時他們很年輕,缺乏經驗。George Harrison還是未成年,才17歲。那時Stuart Sutcliffe在樂隊里,Ringo還沒有加入,鼓手是Pete Best。在漢堡,他們每天演出很長時間,晚上要演六場,有時他們不能連續演出,就和其他樂隊換著來,大概是一天6場,超過12小時。考慮到一首歌大概是兩三分鐘長,演出需要知道非常多的歌曲才行,一晚上六小時,一周六天。由於有許多回頭客,你得不停地循環加入新的內容。The Beatles在很多方面就像是流行音樂界的研究生,他們一首接一首地學習歌曲,鑽研這些歌的細節,他們翻唱的版本非常接近原唱。隨後他們回到了利物浦 ,開始在The Cavern Club (洞穴俱樂部)演出。因為The Beatles樹立的是一個德國樂隊的形象,所以人們總是說,你們的英語真是太好了,John Lennon常愛講這個故事。

他們一回到英國北部就人氣大漲,從未做過樂隊經理人的Brian Epstein簽下了他們。Brian Epstein的家族在英格蘭北部經營著傢具連鎖店,所有的分店都有唱片櫃檯。Brian Epstein在利物浦的唱片櫃檯工作,接手The Beatles是因為他對進軍流行音樂界很感興趣。他讓The Beatles去Decca唱片公司試音,因為他們家公司賣出了大量Decca的唱片,應該會給他面子。但是Decca安排的時間是1962年的1月1日那天,我猜新年那天應該沒人用錄音棚,可以請The Beatles的小夥子們從利物浦過來。他們做了一份唱片小樣,Brian Epstein試圖在倫敦銷售這個小樣,但處處碰壁。Decca的老大Dick Rowe說了一句當時非常著名的話拒絕他們,「吉他樂隊正在消亡」。他轉而與來自布萊頓的Brian Poole and the Tremeloes組合簽約,因為到布萊頓的火車車程比到利物浦更近。最終他的名字得以被人們記住還是因為,他是那個拒絕了The Beatles的人。

在城裡幾乎所有人都拒絕了他們的時候,George Martin最終選擇了The Beatles。他是50年代主流廠牌EMI旗下Parlophone廠牌的製作人,George Martin在The Beatles身上看到了閃光點,開始與他們合作。最終Stuart Sutcliffe留在了漢堡,Pete Best被Ringo代替。在1962年底The Beatles有了一首不錯的上榜歌曲《Love Me Do》,排第17位。接著1963年的《Please Please Me》《From Me to You》《She Loves You》獲得了更大的成功,最終那一年的年底有了《I Want to Hold Your Hand》。1963年對The Beatles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1963年的夏天,事情進展非常順利,英國的媒體創造了披頭士狂熱 (Beatlemania) 這個詞。他們的大獲成功產生了某種影響力, 1963年許多被稱作是節拍樂 (beat music) 風格的英國樂隊開始走紅,他們當然不能說自己是英倫入侵,因為你不能入侵自己的國家。默西節拍(Merseybeat)也就是節拍樂風格的樂隊真正開始走紅,不只是The Rolling Stones,Gerry and the Pacemakers和The Dave Clark Five 等樂隊都有了熱門歌曲。The Beatles以及跟隨他們的樂隊的成功,實際上開創了英倫流行音樂的元年,佔據英國榜單前幾名的英國樂隊開始多於美國樂隊。所以從很多層面上The Beatles在英國本土的成功也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在他們來到美國並征服世界之前,他們對英國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讓英國音樂人和聽眾看到,英國音樂可以和美國音樂媲美,甚至更好。

到了1963年的秋天,好事蜂擁而至,他們在倫敦守護神劇院(The London Palladium)參加了Sunday Night節目(類比美國的The Ed Sullivan Show),接著他們受邀為英國皇室表演。John Lennon引出《Twist and Shout》時說了一段著名的話「買低價票的人鼓掌,剩下的人,玩你們的首飾就行了」。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利物浦口音以及各種與自利物浦有關的事情,使得他們相對謙遜的出身和英國式的魅力相得益彰,他們出身平凡,有點和貴族權威之流對著干,他們是某種意義上的弱勢方,不像普通倫敦人那般精於世故。但當他們來到美國,我們分辨不出他們的利物浦口音和女王口音有什麼區別,我們覺得他們就像詹姆斯·邦德一樣,遊歷世界各地見多識廣,比我們聰明得多,精於世故得多。其實他們在英國獲得成功的形象和在美國的形象是不同的。1964年The Beatles來到美國,1964年2月9號他們上了The Ed Sullivan Show,這檔節目非常有名,要知道當時只有三大電視網,而Ed Sullivan Show的排名相當靠前,特別棒的是,他們連續演出了三周。第一周是2月9號,下一周是在邁阿密,因為Ed喜歡冬天在邁阿密做節目,接下來又錄製了一周,所以是連續的三周,並且大獲成功。第一場演出非常著名,當時有報道說,在The Beatles上節目期間,紐約市的犯罪率空前的低,無論數據是否準確,這個故事還是經常被提起。George Harrison說,就連罪犯也要停一分鐘來看看The Beatles在Ed Sullivan Show里的表演。無論如何,他們靠《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拿到了冠軍單曲。在「披頭士來了,披頭士來了,披頭士來了」的宣傳攻勢之後,Capital Records終於在美國發行了一張The Beatles唱片,就是《I Want to Hold Your Hand》。他們前四支熱門單曲由獨立廠牌Vee-Jay和Swan在美國發行,Capitol以為在美國沒人想聽英國音樂,最後他們還是屈服了。實際上Capital附屬於EMI,他們和The Beatles所在的Parlophone廠牌同屬於EMI。他們終於被迫發行了唱片,並為其宣傳,接著The Beatles上了Ed Sullivan的節目,突然間他們紅到了沒人想過的地步。原來下一個Elvis不是美國歌手,不是民謠復興 也不是青少年偶像,不是衝浪音樂,不是女子組合,不是其中的任何一個,下一個Elvis是The Beatles,來自一個從未在美國有過如此大商業影響力的地方。

所以當我們說到這些年The Beatles對音樂的影響,我認為應該談到1963年他們的成就改變了英國樂壇,從此英國藝人能和美國藝人同場競技,有時甚至更勝一籌。他們不僅改變了聽眾,而且改變了音樂人的想法。並且1964年他們的到來也為英國其他藝人們創造了一系列機遇,The Beatles來到美國,帶來了我們稱為「英倫入侵」的東西,但是當時人們還不知道The Beatles會成為英倫入侵樂隊中最棒的那個。大批的樂隊湧向美國,他們都梳掃把頭,穿西服套裝,一口英國口音,媒體一直想寫關於The Beatles不再走紅的報道,Hermans Hermits才是熱門新人,諸如此類。當時沒人知道The Beatles會倖存下來,並且變得如此重要。在下節課里,我們會談談The Beatles從美國流行樂中學到的東西,以及在1964到1966年間,他們對典型搖滾音樂人形象的顛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