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致屏佔比的當下,國內手機品牌對屏幕指紋解鎖青睞有加。如今大受歡迎的幾款屏下指紋解鎖手機幾乎全是「本土貨」,但是國產品牌的研發能力著實一點都不「土」。

進入九月份,國內手機巨頭們紛紛發布新品。其中,vivo在繼NEX之後快速推出了vivo X23,而且配備了第四代光電屏幕指紋技術。九個月內,vivo陸續推出四款產品和四代屏幕指紋技術。vivo的產品更新迭代速度確實驚人。從新品中,可以發現在業界解鎖「用臉還是用手」的爭議中,從vivo X23開始,這個國產手機品牌就旗幟鮮明地站到了「用手」——屏幕指紋解鎖的這一邊。

指紋識別技術多種選擇,何以選擇光電屏幕指紋?

vivo X23以上一代旗艦產品NEX所搭載的屏幕指紋解鎖技術為基礎,在軟硬體上都進行了升級。

指紋識別速度是手機用戶比較在意的一點,也是考覈手機性能的重要參數。從硬體配置上看,vivo X23屏下配備了F/1.5超大光圈和720dpi超高解析度的指紋sensor,vivo方面稱這可使第四代光電屏幕指紋進光亮增大,成像更為清晰。結合軟體層面的首幀優化技術、智能降噪機制,以及對指紋圖像增強處理,第四代光電屏幕指紋技術使X23較X21識別率提升40%,在亮屏下的解鎖速度提升到0.35s。

vivo在剛剛舉行的屏幕指紋技術溝通會上,又發布了屏幕指紋DSP加速技術。此次vivo與高通深度合作,為第四代光電屏幕指紋技術量身定製了一款獨立的處理單元,由Hexagon DSP加速晶元和可信執行環境共同承擔。根據vivo官方數據,該晶元具有3倍於單核CPU的神經網路運算能力。官方介紹這可使第四代光電指紋解鎖的速度在低溫幹手指和強光直射等「刁鑽場景」下再提升30%。同時,第四代光電指紋解鎖將感測器產生功耗降低至微安級別,可以對屏幕指紋解鎖功耗更好地控制,方便用戶長效使用。Hexagon DSP和Trustzone之間建立的基於硬體的安全傳輸信道,也能更好地為用戶敏感數據和生物特徵信息提供保護。

可以發現,整體來評估的話,光電屏幕指紋解鎖性能確實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從最近趨勢來看,vivo一直將採取光電屏幕指紋識別作為旗下手機發展的重點。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在之前被小米和樂視採用過,但是解鎖體驗並不是很好。其中一點便是解鎖速度不穩定,甚至出現2s「超長」解鎖。而且超聲波指紋只適用於軟屏,應用範圍有限。此外,超聲波指紋的聲波為機械波,需使用MEMS器件製備機械波發射器,因此壽命和信賴性能否達到消費電子的需求仍是問題。

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即使擁有不同的解鎖「姿勢」也難掩瑕疵:最為常見的正面識別並不符合大眾追求極致屏佔比的趨勢;背面識別必須抬起手機操作,並且背部開孔影響手機完整性,不夠美觀;而側面識別比較「雞肋」,在手機越來越輕薄的趨勢中,側面識別面積被壓縮,識別率大大降低。

Face ID與屏幕指紋,誰纔是手機之選?

也正是基於領先於其他指紋識別技術的優勢,屏幕指紋技術逐漸成為手機解鎖主流方式之一,另一種則是蘋果領銜的Face ID。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手機作為全民掌上「玩物」,極其強調握持和便捷。Face ID確實可以讓用戶不接觸手機即可完成解鎖,而且對手機屏幕的材質沒有太高要求。但是,Face ID給用戶帶來的解鎖體驗並不十分理想。

Face ID的解鎖方式需要在固定區域內,保持人臉手機一條直線,然而用戶也就無法僅憑「一指禪」在不抬起手機的情況下解鎖,這樣一來解鎖的多樣性和便捷性極為受限。而需要保持一定姿勢的Face ID解鎖,學習成本也較之於屏幕指紋解鎖更高。

在解鎖速度上,Face ID也略為不足。以iPhone X為例,其平均解鎖速度為1.2s。而屏幕指紋解鎖所需時間甚至不到其一半,根據官方數據,OPPO R17的光感屏幕指紋解鎖速度為0.41s,vivo X23則是0.35s。

在其他方面,屏幕指紋的優勢也比較明顯。在全面屏普及趨勢下,屏幕指紋可以完美貼合全面屏的需求,不妨礙外觀,無需「劉海兒」,同時又保留指紋識別功能,這也是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願意採用這項技術的原因之一。同時,屏幕指紋更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多種場景下都可以直接解鎖,方便快捷。

在Face ID領域領先的蘋果,不僅拒絕了屏幕指紋,更是徹底放棄了指紋識別。考慮到用戶對場景豐富、功能補充等方面存在更多的需要,蘋果這樣做多少有些「決絕」。在屏幕指紋大有成為主流的趨勢中,蘋果要不要換個思路呢?

供應鏈整合提供新方向,未來手機行業仍需創新

當然,屏幕指紋解鎖也並不是「想做就做」。其核心難點在於:如何被隱藏在屏幕下邊,並穿過屏幕對用戶的指紋進行信息採集和匹配識別。

回顧歷史,vivo為解決難點,在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和光學式指紋識上都進行過探索。2017年6月,vivo發布了採用高通超聲波指紋方案的Xplay6。在2018年1月,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亮相CES展會,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也由此成為vivo的正式選擇,並在歷經vivo X21、旗艦產品vivo NEX兩代產品的發展後,升級到了現今的第四代。

能夠快速將技術轉化為爆款,vivo的供應鏈整合不得不提。目前,很多手機品牌選擇從供應方直接採購,或者全產業鏈開發,抑或坐等產業鏈創新出現後再行動。對此,vivo公司COO胡柏山表示:「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下,這樣的代價已經不可承受。vivo也要去嘗試主動引領市場的技術發展。」

vivo方面介紹,公司正在更多地與技術供應商合作研發,已能夠在技術供應上進行提前佈局、嚴格選擇、技術跟蹤,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並可快速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技術優勢。現在,這種技術戰略也已經漸入收穫期。vivo的屏下指紋技術在首發後便有許多品牌廠商選擇跟進。

但是屏幕指紋領域仍然存在許多難題等待攻克:成本高、指紋模塊有區域限制等等。不僅是vivo,對屏幕指紋「恩寵有加」的中國手機廠商們都需要堅持創新,解決行業痛點,這樣纔可迎來品牌的全面升級,並從趨於飽和的國內市場轉向歐美高端市場,打造國際性的品牌形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