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文天祥「花天酒地不思進取」著名作家,據我們所知的只有台已逝作家李敖和撫順市作協副主席花千芳兩人。

李敖在《中國式好人》中有「「文天祥生活奢侈,又好美女,在生死關頭,從容就義,誰比得了這個『壞人』」的論句。只不過,這個壞人是加雙引號的「壞人」。

花千芳在2015年7月20日的微博上評論文天祥: 「平日里花天酒地不思進取,當了亡國奴才知道『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有個屁用」的。

這些文人大咖,直接顛覆國人引以為傲民族英雄文天祥形象的言論,很是讓人們震驚意外。難道他們對文天祥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我們承認,在正史野史中確實有這樣的描寫。《宋史》記載「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 清·《鮚崎亭集》說文天祥青年時「留情聲色」。清·《南宋雜事詩注》、明·《涌幢小品》等文中也有記載文天祥酷嗜「象弈」。

正是從這些古著中極少的隻言片語中,透出年輕時的文天祥有些風花雪月事,於是被這些大咖如獲至寶般,引申出文天祥「花天酒地,不思進取」,進而頗有顛覆人們印象中的民族英雄形象之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待英雄也要有同樣如此的包容心,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沒有英雄是完美的,只要大節正義,何必去計較他們那些不足掛齒的小毛病,瑕不掩瑜嘛。在美國是不會允許有人去極力歪曲林肯、華盛頓的,英國更不會允許有人賣力去惡糗偉大丘吉爾的,他們的國民是不會允許,他們的國家更不會任由這種歪曲盛行的。

但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中大量記載頌揚文天祥的文字,他們卻置若罔聞,極盡雞蛋挑骨頭之能事在那些偏書異牘的簡言短語中找突破口,似用放大鏡使勁在英雄身上找黑點。最後終於在浩海的古書中找到那麼些片語,便急不可耐拿來否定英雄的形象。對此,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的別有用心了。

當然,李敖和花千芳對英雄的否定只是想表現與眾不同之處罷了,而且他們還是在有跡可循的歷史故堆中找到了蛛絲馬跡。比之那些無根無據憑空想像,純粹就是以抹黑為目的包藏禍心的人而言,他倆還是能博得諒解。

想想之前網路上出現的抹黑劉胡蘭、邱少雲等英雄的文章,我們有必要懷疑,那些以抹黑英雄的人是不是來挑釁愛國人士的,是帶著西方某國任務而來的。所以讀者在看到這些抹黑英雄的文句時,不要跟風隨舞人云亦云,要抱著陰謀論的思維予以駁斥,給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一片潔凈的天空。

最後讓我們重溫文天祥的感人詩句以共勉「「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現在很多人為了吸引公眾眼球,為了引流已經不顧一切了,顛覆歷史名人形象,推翻歷史公允,現在開始黑民族英雄了。

六甲番人不想知道問題講的是誰,也不想為這些沒有道德廉恥的段子手做廣告,所以就不去人肉誰說的這些話了。

歷史人物是鮮活的,不可能沒有任何缺點,人無完人,但是有所指地找尋歷史人物的過失或瑕疵,這絕不是一個文人應為之事。

文人應有良知,不應為了利益不顧一切,問答提到的這貨,就不配稱為文人。

今日你偶然發現了歷史人物的故事,本來這應是你理性獨立思考的參考,但是你放大了企圖誘導大家一起摸黑,那絕對可用居心不良來形容了,文天祥留給中華民族的是氣節,是風骨,是寧死不屈,單憑這一點,就不應嘩眾取寵,故意抹黑。

花天酒地是什麼,六甲番人不認為這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古代的士大夫本來如此,難道要用三菜一湯來衡量他?

至於不思進取,這更是不知所云了,一個不思進取的人,全家蒙難,慷慨赴死?

歷史本來就是任人拿捏的小泥人,但是,請您拿捏之前,先摸摸自己的胸口,如若良知尚在,請慎言。

我是不敢胡說八道的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文天祥走入大眾,更多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狂浪的感慨,至於教材上,也只是一筆帶過。

文天祥,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在當時的「士大夫無恥」政治環境下,貪官污吏更是盛行,對於今世的「老虎」有過之而無不及。在1274年,他任贛州知州期間,更是好酒好肉,厚待門客,寵愛歌伎,再高的工資也不夠他揮霍呀。

還好文天祥有扛元的經歷,外加《過零丁洋》,給歷史留下滑稽的一筆。不過人無完人,誰能無過。讀史是為了明鑒,總不能有瑕疵,就否定所有吧。

在說在詩詞上有一定地位的柳永,還不是花天酒地過。希望那些所謂的學者們,解讀歷史,也要辯證看待歷史,讓今人有所收穫。

你對文天祥有什麼印象,可留言討論。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

上面這一段話引自魯迅先生的《戰士和蒼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孫中山先生去世的時候,當時軍閥寫文章罵中山先生《孫大炮放不響了》。

魯迅先生憤而寫下這篇文章,用這件事來看罵文天祥這件事也正好。

文天祥是英雄,但他也是一個人。

英雄也要吃飯,也要大小便,也要有私生活。

蒼蠅們看見這些就興奮起來了,什麼英雄,原來跟我們一樣。你看你吃飯還吧唧嘴,你看你走路還有點歪。

然後他們就自以為是的興奮起來了,否定英雄,否定英雄的事迹。

就拿文天祥來說他,他本來是南宋的高官,南宋的領導生活富足,肯定就要吃得好一些。

寇準晚年還生活奢侈呢,辛棄疾還有別墅呢。

這並不算什麼,但是蒼蠅們看到就興奮起來,原來你花天酒地。

殊不知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能在危難之際做出不平凡的舉動來。

當元軍南下,天下之事已經不可為。

但英雄就是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他毀家紓難,兵敗被俘後,元朝屢屢派人勸降,只要文天祥投降,他是可以做大官的。

換做蒼蠅們估計早就跪舔了吧。

但是文天祥知道自己是一面旗幟,一面不屈服的旗幟。

只要自己不投降,就表示南宋可以被打敗,但並不能征服,有這種精神在,有文化在,民族終有復興的一天。

在就義的那一天,他在刑場上問,哪邊是南。

文天祥面南跪下,他死也要面對故鄉。

正所謂「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個英雄做出這麼偉大的舉動,蒼蠅們才不管,才不看,他們只會叫囂,看你花天酒地,你只會無病呻吟。

說實在的這種抹黑英雄的手段並不高明,許多人抹黑英雄都是這樣。

當年馬丁路德金為黑人爭權益的時候,就有人總愛抬出他的私生活來誣陷他。

馬丁路德金的私生活的確有污點,在文天祥這裡沒有污點也被蒼蠅們找出污點來。

還用魯迅先生的話來結尾吧「」

去罷,蒼蠅們!雖然生著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

錦翼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文天祥花天酒地是有的,但不思進取是絕對沒有的。

更何況,「花天酒地」和「花天酒地」也是有品味上的差別的。

公子如玉

千年前的江西吉水,有一群少年,走過銀杏參天的家族學宮。

其中有一位「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的美少年,停在學宮前站了一會兒。

他發現,學宮裡供奉的先賢群像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先賢的謚號中,皆有一個「忠」字。

於是,這位美少年感嘆,「大丈夫當如此。」

那名未及弱冠的翩翩少年,便是文天祥。

所謂弱冠,就是二十歲,文天祥不到二十歲,就已立下了為賢、為忠的志向。

按他中進士的時間倒推,文天祥立下志向,起碼是在十五歲之前。

今天,很多他這個年紀的,志向恐怕還停留在,上王者段位。

關鍵人家這話,還不是說說而已。

幾年後,這名少年年及弱冠,金鑾殿上,洋洋洒洒,遞上了一篇萬言策論,被皇帝欽點狀元。

戰鬥不止

文天祥23歲時,因元軍迫近,南宋都城杭州是無險可守之地,所以有大臣說要遷都。

文天祥力排眾議,最後自免官職。

此後,他就沒消停過,一直和賈似道那群人,反覆掐架,掐到37歲,被退休

按說到此為止,文天祥應該對仕途失望了吧,對朝政失望了吧。

可一旦有勤王詔命,他又是第一個響應。

那個時候,朝廷已到山窮水盡,除了詔命,什麼都給不了他。

於是,他自己出資抗敵。

當時很多人都看出南宋藥丸,勸他不要折騰,但他還是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37歲前,他抨擊朝堂腐朽勢力。

39歲後,他為國為民,散盡家財,奔走抗擊。

折辱不屈

後來的事,眾所周知,就不多說了。

只說一件,威武不屈,引頸就戮,不過是一瞬。但忍受各種折磨羞辱,數年不屈,這可就難了。

尤其文天祥還被元軍以家人相要挾,面對情義兩難的困頓。

說實在,歷代敵對陣營,再怎麼敵對,對於忠義之士的家屬,都是善加撫恤的。

偏偏元朝為了逼迫文天祥投降,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了。其後影響也是比較惡劣。

所以說,馬上可以得天下,但馬上不可治天下。

聲伎滿前

文天祥被指縱情恣意的,主要是《宋史》里這麼一句。

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貲為軍費。——《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關於這點,看問題不能跳開歷史環境

文家在江西是大族,五代後期定居江西,期間,族中有人做官,有人教書,有人經營田產,是正宗的耕讀世家

所以人家的「聲伎滿前」,絕非是「海天盛筵」那種。

再者,文家還開學館。明朝時,我們都知道「東林黨」,學館和書院,其實也是一股龐大的在野勢力。

所以,文天祥「自奉甚厚」也好,「聲伎滿前」也好,關鍵是,人家在此優渥的家世環境中,

  • 從小立下了效仿先賢的志向
  • 青年時,來了場說考第一就考第一的科舉之行
  • 為官後,力懟腐朽
  • 國難之際,「盡以家貲為軍費」

如果,這都叫「不思進取」,那麼請問,什麼才叫「思進取」?


有網友問:某著名作家說文天祥「花天酒地,不思進取」,對此你怎麼看? 《宋史.文天祥傳》說,文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貲為軍費」。

可以看到文天祥在年輕的時候,喜歡宴飲遊玩,但是,當國家面臨為難的時候。文天祥依然變賣所有家產,組織軍隊抵抗敵人的入侵。

我們說文天祥的軍事能力比如弱,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但是要說,文天祥不思進取則不符合歷史事實。如果不思進取,那麼,文天祥為什麼在當時,襄陽失守,蒙古大軍秋風掃落葉一樣掃蕩整個南宋的時候。還變賣家產,出來招兵買馬,用於亮劍,文天祥絕對是豪俠之舉。

元朝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的《宋史.文天祥傳》對文天祥的記載是,在朋友的詢問當中問文天祥,為什麼在元軍大軍無可阻擋的時候,還敢於帶領一萬多烏合之眾的部隊趕來迎戰,這和驅羊入虎口有什麼區別?

文天祥說;國家養育了我們,現在國家有難,沒有一人一騎敢於迎戰。我深感痛恨,因此,不自量力,決心以身殉難。拋磚引玉,讓天下的義勇之人聞風而起,一起抵抗入侵,保衛大宋。

1277年,文天祥部隊戰敗,主要部下都戰死或者被俘以後不屈而亡。文天祥帶領殘餘部隊駐守在南嶺,軍隊當中瘟疫橫行,文天祥唯一的兒子,還有文天祥的母親都在這時病死了。在11月,文天祥最終戰敗,在最後時刻吞葯自殺,但是沒有死成。

被元軍俘虜以後,元軍大將張弘范押解著文天祥來到崖山,這裡將是大宋的最後一戰地點。在這裡,張弘范要求文天祥寫信,給宋軍將領勸降。文天祥只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而文天祥也在被關押的元軍戰船上最後目睹了宋軍在崖山最後的戰敗。陸秀夫背負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元將張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12個大字。

1283年,在南宋滅亡幾年以後,在大都的監獄裡,仍然不肯投降的文天祥被押往刑場。《宋史》:對文天祥的樣貌記載為: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


扒一扒這個所謂著名作家「花千芳」及其謬論。

傳說中的著名作家——花千芳

花千芳,遼寧省清原縣人,1978年生,長期活躍在天涯、鐵血等著名論壇的草根農民網路作家,現任遼寧省撫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與眾多網路作家不同的是,花千芳的寫作以傳遞正能量、弘揚中國夢為主基調,被譽為「中國網路正能量四大寫手之一」,據說還曾「受邀」參加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

「花千芳」這個筆名,取中華的「華」的諧音,就是希望中華民族大家都好。

網路神論——文天祥花天酒地,不思進取

據報道,著名作家花千芳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發表言論,稱文天祥「平日里花天酒地不思進取,當了亡國奴才知道『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有個屁用。」

不對吧?這樣一個標榜「正能量」,出身農民階級、「根正苗紅」,並且長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熏陶,擔任作家協會副主席的作家,怎麼會有這種高調的神論?

但一張新浪微博截圖無情地粉碎了我對他殘存的最後一絲幻想: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文天祥是什麼樣的呢?

生活奢華,不拘小節

關於文天祥,我們熟知的是他英勇抗元的事迹和堅貞不屈的精神,還有他千秋凜然的《正氣歌》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

這樣一個萬人稱頌的民族英雄,怎麼會花天酒地,不思進取呢?

《宋史·文天祥傳》記載,文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意思是說文天祥性喜奢華,很講究生活檔次,家中歌姬舞女很多,用「花天酒地」來形容倒也不為過。

但著名作家花千芳卻斷章取義,拿這句話給文天祥定了性,還得出」有個屁用」的結論。

實際上,文天祥自幼便有大志,立志像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等人謚號為"忠"的先賢一樣,做大宋忠正賢良之臣,也被後人敬仰和紀念,歷史證明他做到了。

文天祥20歲中進士,被讚譽「忠肝如鐵石」。做地方官期間,他多次上書斥責宦官董宋臣、權相賈似道誤國,因此遭受彈劾,自請致仕。

散盡家財,勤王抗元

德祐初年,元軍猛攻南宋,朝廷報急,詔天下勤王,時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手下並無兵馬,但他迸發出強烈的愛國忠君熱情,毅然散盡家財,招募兵馬萬餘,奉命勤王。

他的朋友勸阻止他說:"蒙古三路大軍壓境,無人可擋,你率這區區一萬烏合之眾前去打仗,豈不是驅群羊而搏猛虎?"

然而,文天祥不為所動,毅然答道:

"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文天祥率軍堅持抗元,終因寡不敵眾被俘,面對元朝威逼利誘,他始終堅貞不屈,終在關押三年後被殺。

大廈將傾,無力回天

文天祥年輕時確實曾「花天酒地」,但他未曾「不思進取」。作為一介普通文官,他既不是朝廷宰輔,也不是統軍將帥,即便他便克勤克儉,積極進取,滿腔熱情,也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

何況當時的南宋朝廷腐朽透頂,面對強大鼎盛的蒙古軍隊,即便是白起、韓信在世,也無力匡扶社稷,挽狂瀾之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歷史上沒有完美的人,性格或道德上的一點瑕疵遠不能作為對一個歷史人物的定性評價。

遠的不說,北宋名相寇準年輕時是比文天祥更豪奢的「花花公子」。據《宋史·寇準傳》記載,「准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但並不能掩蓋他在真宗年間力挽狂瀾,促成澶淵之盟的功勞。

文天祥面臨國家危難時表現出的凜然正氣,讓他的敵人都由衷敬佩,後世之人無不景仰,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苛責他年輕時的「花天酒地」,甚至說出「有個屁用」這樣的狂妄之言呢?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此之謂真英雄。

不管腦殘們如何抹黑,文天祥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人民心中的真英雄、大丈夫。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這位「著名作家」的靈感顯然來自《宋史.文天祥傳》或《續資治通鑒》,或這兩種記載的譯本、變種,而實際上畢秋帆在《續資治通鑒》中的記載直接來自《宋史》,關鍵的幾句話甚至連一個字都不差。

那麼這關鍵的幾句話是怎麼寫的?

《宋史.文天祥傳》說,文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貲為軍費」,也就是說,他原本的確「花天酒地」,但後來不但改了,而且把自家的財產都用於募兵。這段記載里的事發生在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也就是元軍佔領南宋首都臨安、將宋恭帝和謝太后俘獲北上前一年,在此之前文天祥從未執政,文天祥在「痛自貶損」後才得以招募了一支七拼八湊、戰鬥力很差的軍隊,這支軍隊有從吉州招募的,也有從少數民族部落僱傭的,這些都是要花銀子的,當時只有一個江西提刑安撫使頭銜的文天祥,花的錢很多都是自己家的。德佑二年正月他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目的不是讓他執政,而是為了讓他有個高貴的身份去出使元朝軍前求和,他真正可以算執政、掌兵,則是他從元軍逃脫、輾轉渡海抵達溫州並參與扶立從臨安逃脫的南宋益王為帝後,簡單說,文天祥「花天酒地」是在起兵之前,起兵則正是他結束「花天酒地」的開始,此後他過的一直是艱苦顛沛、刀口舔血的生涯,至其死時,兒女俱喪亡,妻子收屍未幾也喪,可謂毀家紓難,家國俱亡,對這樣一個人,指責他早已改掉、遠在出兵前的「花天酒地」,和指責「一飛衝天」前的楚莊王「只知道喝酒玩女人」有什麼區別?如果這樣的斷章取義是因為讀書不通,是蠢,倘明明看得懂還要這樣說,那就是壞了。

文天祥為什麼會起兵?是因為元軍渡江攻到江南,臨安危及,朝廷孤兒寡母不得不號召天下兵勤王,當時很多實力派推諉不至,甚至臨安朝臣都跑了不少,文天祥明知自己花錢湊的這上萬人馬沒有戰鬥力,卻仍然義無反顧,《宋史.文天祥傳》在記載他曾「花天酒地」前的一段是這樣寫的:

「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這是「花天酒地、不思進取」么?

再往前的記載則具體寫明了他何以一度「花天酒地、不思進取」:作為年少成名的南宋狀元,他因為譏諷權臣賈似道被排擠,年僅37歲就被迫致仕——「致仕」可不像另一位「著名作家」所扯的,是「當官」的意思,而是「退休」,一個狀元37歲就成了退休官員,您打算讓他怎樣「思進取」呢?

一句題外話,文天祥雖然鞠躬盡瘁,但的確不是軍事內行,在殘宋兵力衰微、地盤喪失殆盡的情況下貿然發動贛南反擊戰,結果被李恆、張弘范打了個猝不及防,如果就這一點指摘他,是沒有問題的——但身為文狀元的他不諳軍事也很正常,他帶兵打仗完全是形勢所迫,打不好是能力問題,而絕不是態度問題,甚至不妨說,他最後的「脆敗」,戰略戰術上的錯誤是「太思進取」匆忙進攻,結果為敵人所乘,而並非什麼「不思進取」


評價文天祥,不同的人、不同立場、不同視角,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說年少的文天祥「花天酒地」,我還能表示理解;如果說年少的文天祥「不思進取」,我感覺是閑得瞎扯淡。

文天祥在《宋史》中有文字記載「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貲為軍費」。也就是說文天祥早年的時候家境優渥,喜歡講排場造聲勢,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到了元軍打來,他痛恨自己以前的行為,散盡家財來抗元。

我就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在文天祥還沒有殉國之前,誰人識得文天祥之大用,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南宋朝廷一大幫文臣武將還活躍在政治舞台上,至少表面上長江南北還是相對太平。文天祥家裡條件好,當然他可以聖人要求自己做「道德君子」,當然他也可以選擇「花天酒地」,沒犯法、沒犯規,有何不可?

某著名作家,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此人叫「花千芳」,著名不著名?反正我是不知道, 可能以後會有機會讀他的作品。

現在就文天祥來說,他指出「不思進取」,我不同意這看法。公元1275年,元軍佔領南宋首都臨安,從來未在政治上混過的文天祥,居然趟進渾水搞抗元,並且痛責自己以前亂花錢、生活太奢靡,這樣的愛國覺悟怎麼看都「超進取「。

地球上少了你照樣轉,文天祥以前有可能也這麼想:大宋人才濟濟,我只是一個紈絝子弟,有我沒我無關緊要。因此,文天祥雖然沉迷在奢華的生活中,但是一旦元軍過來,他內心那種」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意識就馬上跳出來:原來朝廷這幫人沒用,保家衛國還需要我的參加。

文天祥在「痛自貶損」後,開始自己出錢招募軍隊,此後他一直就過著顛沛流離、死裡逃生的生活,可見他並不是一個只會花天酒地,不會過苦日子的人。在早年的生活中,他表面上是性格豪爽,實際上還是在不斷的修鍊自己的人格的。

文天祥後來因不投降而被殺害,到他死的時候,已經是兒女都死了。妻子安葬他的屍體後,也於不久後而亡。

這樣一位毀家紓難的人,最終國也沒了、家也沒了,到了現代還要被人誤解,是讓人有點生氣。


不能用今天的標準要求文天祥。古時候對官員的要求沒有不準娶妾嫖娼,更沒有不準工作時間喝酒。相反,唐宋官員喝酒嫖娼,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這並不耽誤他們為朝廷做事,甚至也不耽誤他們干大事業。把花天酒地和不思進取聯繫起來在今天可以,在古代就不適合了。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並沒耽誤秦皇漢武成就偉業。況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文天祥戰前真的花天酒地,只要有誓死不投降,堅決抵抗外敵的決心意志和行動,足以名留清史了。我們又何必用今天的尺度衡量古人的行為,對古人求全責備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