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社會實驗:男子因輔導孩子發火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你聽說過這句話嗎?雖然這是一句略帶調侃的段子,但其實完美地反映了幾乎每位家長的心情——害怕陪孩子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我在旁邊氣得肝疼!」

「明明那麼簡單的題就是不會,教了好幾遍也不會,氣死我了!」

「每天跟老公石頭剪刀布,誰輸了誰去輔導功課……」

「每次輔導孩子寫作業,感覺就是人生最崩潰,做人最失敗,脾氣最大的時候!!!」

「我要是對輔導作業這件事太過認真,一定會英年早逝!」

「每次孩子做作業,整個小區都是我的咆哮聲!」

甚至還有一些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到住院......

家長們如此害怕陪孩子寫作業,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恐輔症。」

那當在街頭遇到一位因孩子考試發火的父親,路人們會怎麼做呢?

有些路人看到這樣的場景,感同身受地說出了自己輔導孩子的經歷。

「輔導孩子時都這樣,你不要上火。」

「我們也一樣,現在孩子媽媽天天在家幫他找試卷,每天做的時候都會,一到考試就錯!」

「慢點慢點,別急。我孩子那時候也是,有時候都要被他氣死!我感覺大人比孩子還累!」

也有人將自己的方法告訴這位父親,希望他予以參考。

「你別罵他,慢慢地開導他。你越罵孩子,孩子就越害怕,這樣一到考試他就緊張,一緊張他就忘了。孩子不能這樣教育!」

「實際上咱錯了,你覺得很簡單,他們覺得很難。以前我也這麼對我閨女,覺得這麼簡單的題也能做錯?實際上我們和他們的思維不一樣。」

「我現在也不管他的學習,就是盡量找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帶帶他,我們就省事了,不然會很累。」「你越發火、越苛刻,他就越反感。」

「你要有耐心,就像我們父母當時也一樣嘛,只不過他們當時沒有能力輔導我們。

接著這位女士又安慰小男孩:「不要哭了,諒解爸爸的苦心,你說『我以後要努力學習』。」

教育越來越重要,輔導孩子做作業成為家長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個問題上,就像視頻里的路人一樣,幾乎每位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

據中國青年報《中美日韓網路時代親子關係的對比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中小學生與父母發生過衝突的在所有國家中佔比最多(82.1%),主要發生在學習上的親子衝突比重高達55.8%。「輔導孩子的學業」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矛盾衝突根源。

人人都說做父母很難,但是做孩子同樣不容易。

家長對待孩子學業的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所以父母需要調整心態,既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在身體健康、心理陽光的前提下家長再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對待分數的合理態度。

也許有時候,你可以和孩子說一句:「考不好,沒關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