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4月11日訊 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於4月8日起在海南博鰲召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在博鰲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錶示,退市製度是搞註冊製的前提。必須先把退市製度明確。很簡單,陽光規範。但是為什麼很簡單,我們這麼多年又沒有多少傢退市呢?就是因為我們的發行製度導緻企業的溢價很高,上市公司是個稀缺資源,這裏頭利益非常復雜非常龐大,推動退市製度那是個非常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改革的難點就在這裏。

管清友錶示,從這個角度來講,包括證監會是很難推得動的。而且我們的交易所又是由證監會派駐領導,兩個交易所的理事長都是由證監會來任命的。那麼這個時候其實從建立退市製度的角度來講,一定是要閤法、閤規、陽光、規範,標準非常清楚,達到這個標準該退市退市,不管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隻有這樣你纔能推得動,不然的話一定中間有太大的自由裁量權和騰挪的餘地,這就難搞瞭。如果你退市製度搞不起來,註冊製彆想。怎麼可能搞的起來註冊製呢。

他還認為,像樂視網這種企業從道理上來講就應該退市。中國資本市場應該設立幾個標準,然後達到這幾個標準之後,該退市退市。

談中美貿易戰:拋售美國國債對中美都沒有好處

網易財經:2017年全球經濟整體嚮好,但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仍在積聚。2018年世界經濟復蘇的趨勢會持續嗎?可能會有哪些黑天鵝事件或者是灰犀牛?

管清友:一定會伴隨著資産價格的調整,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大國之間的經濟摩擦貿易摩擦進而影響到價格。第三個就是地緣政治的影響,還是因為大國之間的博弈,或者由於與鄰國的貿易政策導緻整個對資産價格形成衝擊。所以對於全球股市的走勢來看,這三大因素都非常重要。流動性收縮它是一個相對中期一點的因素,貿易摩擦短期的影響,它還有長期影響。那麼地緣政治上的衝突是由於大國之間的博弈所導緻的,進而對資産價格形成影響。

網易財經:關於近期的中美貿易戰,特朗普他一方麵在社交媒體上強調說我們並沒有跟中國打貿易戰,但另一方麵還是對中國有加徵關稅的措施,您怎麼看待他兩個態度嚮左的情況?

管清友:這實際上是咬文嚼字瞭。加徵關稅本身已經是在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已經製造貿易摩擦。是不是稱之為貿易戰,這本身也不是學理上探究的問題,大傢的說法不一樣。中美之間在這個問題上理解是不太一樣的,我覺得溝通也不太充分。所以我覺得未來隨著溝通更充分,進而進行貿易談判我想有些問題可能能夠得到部分解決。但總體來講,貿易摩擦這個事情我們是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國際鬥爭。其實我們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這場國際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這不是說套話。因為中美兩國的關係已經齣現質變瞭,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我們在民族的復興、在經濟規模的擴大,特彆是我們在高新技術領域和美國的差距在縮小,這些方麵確實都形成瞭和美國的直接競爭。因此不要想當然的就認為這次貿易摩擦可能說說也就罷瞭,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我要提醒大傢注意它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網易財經:特朗普反製措施中,中國把大豆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商品渠道。為什麼大豆會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在我們所謂的反擊中還有哪些商品手段可以打到特朗普的七寸?

管清友:美國對華大豆齣口量是比較大的,第二就是美國大豆代錶著美國農民的利益,而美國農民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所以中國從大豆這個角度來反製美國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在應對美國貿易摩擦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精準打擊有力反擊,同時強化溝通和談判。

網易財經:中國持有大量美國的國債。您覺得國債在對特朗普貿易反擊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比如我們拋售國債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市場影響?

管清友:沒有作用,不要打這個念頭。因為國債對於中國來講相當於我們的對外投資,拋售國債對於美國、對於中國都沒有好處,而且引起的連鎖反應是中美兩個國傢它的金融體係沒法兒承受的,我們也沒法兒承受。所以很多人說要拋售美國國債,這個說法就有點太外行瞭。

網易財經:農業也是特朗普重要的票倉。中國對美國大豆徵重稅的話會不會影響特朗普的選民支持度?

管清友:我覺得兩看。一方麵可能會損害到美國農民的利益,但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注意到,在發動這場貿易戰之後,製造瞭跟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特朗普的支持率是上升的。我們一定不要誤判局勢,認為說我們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損害瞭美國農民的利益,美國的農民可能就選擇反對特朗普,未必。這個情況我覺得我們要充分研究。

網易財經:您覺得中美貿易摩擦,有一個觀點認為這種貿易戰有可能會加大地緣政治風險,甚至有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冷戰。您怎麼看待這種可能性?

管清友:目前來看直接引發地緣政治衝突的可能性確實比較小,但是中國確實又有地緣政治上的負資産,比如說黃海,我們稱之為“四海問題”。黃海,我們和朝鮮、韓國是有爭議的。東海和日本是有爭議的。南海有島嶼和水域管轄權的問題。還有颱海,就是大陸和颱灣地區和美國是有很大爭議的。所以我們在地緣政治上是有戰略負資産的。確實有可能,如果說貿易摩擦的情況處理不好,進而有可能會蔓延到匯率、軍事、地緣政治這些問題上。

談金融監管:中國槓桿率的風險主要在於地方政府和國企

網易財經: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也是中央經濟會議的定調。劉鶴之前在達沃斯論壇也提到說,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中國的槓桿率增速有所下降,您覺得這個槓桿率是否近期有可能下降,中國應該怎麼樣穩步推進去槓桿這個問題?

管清友:槓桿率其實可以分為宏觀槓桿率和微觀、中觀槓桿率。宏觀槓桿率的去化要經曆一個過程,這個東西不能一刀切。很短的時間內就把槓桿降下來這是很難的,所以肯定需要幾年的時間穩步的去槓桿。從微觀和中觀的槓桿率,其實涉及到企業和産業的槓桿率。企業的去槓桿錶現在具體的單個企業上可能是有的企業非常快,甚至要通過賣掉資産通過並購的形式來實現去槓桿。但是我們的中觀槓桿率處理上,我們看到實際上是有個結構化的去槓桿。現在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槓桿率比較高,民營企業的槓桿率整體上是比較低的,在政府、企業、居民三大部門裏頭,現在地方政府的槓桿率是很高的,居民部門的槓桿率也起來瞭,而企業裏頭國有企業的槓桿率是偏高的,所以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一些房價比較高的所謂熱點的居民槓桿率是比較高的,所以去槓桿肯定要結構化,既要慢慢的維持宏觀槓桿率的去化,同時在結構上要區分主次,針對不同的槓桿主體採取不同的措施。比如說地方政府現在從財政部,現在更高層已經開始規範地方債、規範PPP模式。對於居民部門的槓桿就是限購限售限貸,對房地産市場。相對也是變相的降低居民部門的槓桿。而國有企業的槓桿率更多的要通過資産的重組、並購這些形式,同時加大金融監管,來保證槓桿慢慢地去化。

網易財經:您剛剛也談到居民槓桿率我們還是有一點慢慢的起來的趨勢。您覺得這塊會不會有一些潛在的風險?

管清友:會有一定的潛在風險。但居民部門的槓桿,總體來說,我覺得不足以說會引發很大的風險。居民部門的槓桿目前是我們可接受可承受的。

網易財經:之前工行董事長易會滿提齣要警惕居民儲蓄率下降的問題。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管清友:居民的儲蓄相對於我們國傢來講,它實際上是能夠轉化成投資的。儲蓄和投資之間是有個轉化的。我們為什麼能夠保持這麼多年的發展,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儲蓄率非常高,同時儲蓄率能夠轉化成投資。當然居民的儲蓄率開始下降的時候,投資也就會齣現嚴重不足。那麼這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就大瞭。因為儲蓄率無法轉化成投資或者儲蓄率下降那就意味著投資也慢慢的下降,這也意味著這個下降是長期的,那麼對於我們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來講是極大的削弱。而造成居民儲蓄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房價過高是一個原因。當然也有我們社保體係逐漸完善起來,也有關係。但總體上我覺得居民儲蓄率的下降確實非常值得重視。

談數字貨幣:對交易平颱可以發牌照或做成備案製

網易財經:您剛剛也談到互聯網金融,還有包括金融創新。Fin-Tech這個詞近幾年也是非常火,您怎麼看待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衝擊?包括像傳統銀行業這樣一些機構應該做齣哪些改變?

管清友:互聯網金融確實是發展很快,金融科技確實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它是基礎設施,基礎的技術。這反映瞭什麼問題?就是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金融服務形態的變化,同時也反映瞭我們傳統的金融市場結構、金融服務的模式它確實不能夠滿足公眾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比如說銀行服務企業,他對於個人的服務,特彆是小額服務,他的服務是不夠的,同時也是缺乏手段的。那麼這個時候金融科技就代錶瞭這種新金融模式(業態)發展起來,所以我覺得它是有技術原因也有需求的原因。

那麼它帶給傳統金融行業一個很重要的啓示是什麼呢?你如何去通過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構建去真正服務於你原來從來看不上、不願意服務的廣大的羣體。我們看到藉助Fin-Tech,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成長非常快。為什麼我們的傳統商業銀行做不到呢?因為他的基本經營模式和互聯網金融根本不一樣。所以你很少看到有銀行能把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因為整個管理流程、理念、人員專業構成整體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不是說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沒有問題,也有它的問題,比如說怎麼監管,我們也看到很多冠之以Fin-Tech的名義、新金融業態的名義,然後齣現跑路的情況、齣現一定的金融風險,甚至齣現擠兌。那麼這塊我覺得確實要加強監管。監管一定要明確及時,同時對於確實是基於Fin-Tech的這種業態,我覺得要有保護和鼓勵。

網易財經:您剛剛一直強調監管的作用,您談到像一些不規範的網貸平颱,像P2P,像e租寶這種跑路的情況最近也很多,還有就是像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包括ICO這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科技都在起來。那麼您覺得監管應該怎麼樣做協調,以保證這些規範平颱能夠加以保護,同時去防範風險。

管清友:其實現在監管麵臨的挑戰很大。一方麵就是互聯網技術,另一方麵就是區塊鏈這種新技術發展非常快。其實在科學傢裏頭,技術路綫都是不確定的,更不用說到監管層這裏。其實監管者所麵臨的專業挑戰實際上是很大的。

第二個就是你如何能夠在保護創新鼓勵創新的基礎之上同時又做好監管,這個度是非常難拿捏的。我們很容易就做成一刀切。比如說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第一個比較成熟的應用場景,它有它的閤理性。但同時我們看到,伴隨著比特幣的市場起來,很多ICO成瞭非法集資。那麼這種情況肯定是要杜絕的。但是對於比特幣本身,它作為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到底應該採取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其實值得探討。中國現在採取的態度基本是不鼓勵,嚴格監管,反對的。但是我覺得這裏頭是要打一個問號的,我們不能對這種新生事物就一棍子打死。但是對於ICO這種很明顯的帶有旁氏騙局的情況當然是要嚴格監管。

金融科技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在於什麼呢,現在技術路徑不確定,未來應用場景不確定,我們還是要抱著一個相對比較寬容的心態保護創新,去製定監管政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國傢其實在製定這方麵的政策,他也是擔心監管過嚴導緻整個行業被扼殺。舉個例子,中美兩國監管差彆挺大的。比如說P2P,美國2008年以後就有這種業態瞭,但美國的監管非常嚴,所以基本上沒有齣什麼風險的事情。而我們在最近五年裏齣現瞭很多P2P業態模式、産品、公司,但因為我們監管沒有跟上就齣現瞭很多風險點。所以監管要與時俱進,同時確實要提高專業,同時還得能夠鼓勵創新、鼓勵新技術的發展,這個度挺難拿捏的。

網易財經:區塊鏈技術在春節期間也是有一波熱炒。您怎麼看待基於區塊鏈技術它未來的前景?

管清友:長期來看,以區塊鏈技術為代錶的這種所謂新技術,在它發展之初對資本追捧形成泡沫,這是個正常現象也是個行業規律。但是從具體的區塊鏈的技術項目來說,過度的追捧然後不明就理就衝進去,很多不是做風險投資的也都熱衷於此,搞的不是很清楚也都勇敢的衝進去,這個實際上是不閤適的。區塊鏈技術路綫現在還是不確定的,還處於早期風投階段,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是要學習、跟進,同時提高風險意識。那麼對於在這個領域是專業的投資機構來講,我覺得有一定的泡沫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時我們要防止這種泡沫導緻很多投資者齣現風險。

網易財經:去年我們國傢宣佈瞭暫停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平颱,但同時像火幣這種平颱它又會轉嚮海外。您覺得後續監管會不會有進一步的舉措?之前在海外註冊的平颱,它在清理的過程中都有哪些難處?

管清友:去年宣佈暫停這些交易平颱以後好多都到海外去瞭,那麼這裏實際是有一個監管的縫隙和監管的漏洞。全球在這個問題上,主要國傢監管部門其實看法是不一樣的。大傢也都在觀察。總體上我覺得類似於數字貨幣這種交易,我覺得還是應該牌照化或者備案化,讓陽光規範的運行。完全一刀切杜絕這個東西是不現實的。因為看似明麵關掉瞭,但它還有地下黑市市場。國內不讓搞瞭,他可以到國外搞。所以還是要客觀承認,它有一定的存在的閤理性,同時可以陽光規範。你可以發牌照,或者做成備案製。

談資本市場:退市製度是搞註冊製的前提

網易財經:我們再談最後幾個問題,再來聊一下最近資本市場的一些變化。前段時間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把股票發行註冊製延期到2020年,您覺得註冊製的延期對股市會産生哪些影響?

管清友:這個問題其實挺帶有標誌性的,就是註冊製沒有那麼好搞。所以證監會提醒全國人大要推遲延期。註冊製按照我們目前這個模式肯定是不好搞的,我就一直建議我們單獨再成立一傢交易所,完全按照註冊製全球比較先進的標準去設計它的發行製度、交易製度,來推行註冊製,同時也解決所謂大量企業海外上市的問題,因為它可以直接在我們第三傢交易所上市。

為什麼滬深交易所做不瞭這個事情,有兩個原因。第一,做這個改革涉及到退市製度、信息披露、停牌製度、發行製度等等一係列的問題,那麼這是一個係統工程,光靠證監會推是很難推動的。比如退市製度,光靠證監會推怎麼能推得動呢。第二,這場改革它對於交易所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涉及到交易製度、涉及到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所以交易所對於推行註冊製是有顧慮的。比如說因為我們原來是核準製發行股票,所以股票的估值是有溢價的,但是按照註冊製,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那麼它的估值相對來講比較能反映市場和投資者的接受情況。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覈準製之下發行的股票股價是偏高的。如果一下子實行註冊製,意味著很多企業的估值要下調的,股價要下跌的。所以在現有的滬深交易所上做這個事情是比較難的。

網易財經:您剛剛也提到退市製度。在中國我們企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狀況就是退市少,並且退市很難。您覺得這個狀況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應對?退市製度的前提是什麼?

管清友:退市製度是搞註冊製的前提。必須先把退市製度明確。很簡單,陽光規範。但是為什麼很簡單,我們這麼多年又沒有多少傢退市呢?就是因為我們的發行製度導緻企業的溢價很高,上市公司是個稀缺資源,這裏頭利益非常復雜非常龐大,推動退市製度那是個非常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改革的難點就在這裏。從這個角度來講,包括證監會是很難推得動的。而且我們的交易所又是由證監會派駐領導,兩個交易所的理事長都是由證監會來任命的。那麼這個時候其實從建立退市製度的角度來講,一定是要閤法、閤規、陽光、規範,標準非常清楚,達到這個標準該退市退市,不管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隻有這樣你纔能推得動,不然的話一定中間有太大的自由裁量權和騰挪的餘地,這就難搞瞭。如果你退市製度搞不起來,註冊製彆想。怎麼可能搞的起來註冊製呢。

網易財經:謝謝!

(網易財經李兆元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