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注會菌經常很輕易就被考生的備考經歷打動,也許是見過了太多考生還沒努力就選擇放棄覺得可惜,所以對這些能一直堅持的人就非常佩服。


前兩天,微博上有一條帖子,有個CPA考生說,自己今年報了CPA綜合階段,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是CPA持證人了,7年時間的努力,自己終於一步步慢慢成爲了想要的那個樣子。



從一個普通的專科院校,完成從專科到本科的上升,還要拿下CPA專業階段6科,7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是多優秀的成績,但是能堅持這麼多年一直努力的着實是少數。


最讓注會菌感慨的是那句:拿下CPA不談理想,只想搞錢!因爲在注會菌看來,越現實和殘酷的備考理由,才越能讓考生堅定備考的信心和勇氣。


不知道你們對注會考試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至少在注會菌看來,用勇氣來形容CPA備考需要的品質一點都不爲過。


注會菌記得,之前採訪高頓CPA六科學霸時問過一個問題:你覺得考完CPA給你的工作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幾乎每個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有一點就是“每個月增加了幾百塊錢的Q—pay”或者是“加薪吧,這是滿足感最高的時候”,雖然俗,但卻是他們備考CPA最真實也最初心的原因



男人的經濟壓力比較大,

考CPA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去年我們採訪過的高頓CPA六科學霸王烽,也是這樣一位“不談理想,只想搞錢”的特殊的CPA考生。


和大多數六科學霸動輒碩士學歷,或者是應屆畢業生全職備考相比,王烽幾乎可以說是什麼優勢都不佔。高中畢業後,因爲成績還有觀念的錯誤,他覺得自己不上大學也沒有什麼關係,於是選擇工作,卻發現學歷和技能的缺失讓自己吃盡了苦頭。


爲此,他選擇重新拿起書本考函授大專,函授大專畢業後他又繼續選擇了考函授本科。“學歷低、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到錢”是他對當初的狀況最真實的描述。


因爲要從事財會工作,他在讀函授本科的時候,又決定同時備考CPA。函授的意思,就是他要一邊工作,一邊上課,還要一遍備考CPA,生活中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被擠得沒有一點縫隙。


注會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他說“男人無論是結婚,還是將來在家庭中肯定要承擔更多的經濟壓力,我考證說白了就是爲了多賺錢,俗是俗了點,但這就是現實”。


他說,函授本科和全日制本科在求職中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考CPA也算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等到拿下CPA之後,自己還會繼續選擇考MPAcc,經歷過生活的壓迫以後才知道,理想都是騙年輕人的,賺錢纔是硬道理


拋去理想化的成分,

CPA對薪資的重要性有多大


很多人在談CPA究竟有沒有用時,總會說“因人而異,轉化爲實務能力才能體現出CPA的價值”等等,這些話當然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在,但某種程度上也確實是現階段CPA持證人都面臨的一個問題。

 

但這並不意味着CPA對薪資增長的重要性不大,很多人還是更關注考出CPA短期內能給自己帶來的直接的經濟效益,畢竟“搞錢永遠比談理想來的實在”。

 

比方說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是內資所,考出CPA有兩個直接的經濟效益,一個是幾千到上萬不等的現金獎勵,一個是每月幾百到幾千不等的Q—pay增加,當然考出CPA以後晉升會更快一些,升經理後年薪30萬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如果是在企業的話,薪資變化可能沒有事務所這麼明顯,但是擁有2—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考出CPA晉升主管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年薪幾乎也都在8—12萬左右,或者更高。

 

而在金融行業的話,考出CPA可以拿到投行、風控、諮詢等高端職業的入場券,從銀行櫃員到投行業務員的轉變,就是從月薪6K到年薪20萬的轉變。

 

當然,如果你想自己創業做培訓班,或者是做培訓老師,月薪上萬同樣是很簡單的事情。


是不是更有動力考CPA了?但是,有動力只是第一步,着手複習纔是王道。注會菌給大家推薦這個非常全的2019年CPA備考資料包,有真題、視頻講解、學霸筆記分享等等,掃碼回覆:資料包 就可以領取啦~




爲了理想備考CPA很高尚,

爲了賺錢備考CPA同樣要稱讚


注會菌之前經常發很多大齡考生的備考經歷,比方說“67歲爺爺7進考場拿下首屆法考,3天后找到工作”、“52歲養雞大姐3進考場拿下司考”、“75歲奶奶死磕注會,退休後考出注會開始做審計,75了還在參加繼續教育”等等。

 

因爲這些經歷往往更能激發考生努力,畢竟比你年齡大的學歷低的都能堅持考出CPA,你還有什麼苦是不能吃的。

 

但同時,在備考CPA這件事情上,注會菌從不介意和考生談錢,尤其是初出社會體驗着生活的殘酷的考生,只有你直觀的看到備考CPA需要的成本,看到考出CPA可以帶來的經濟利益,才能最大程度的增加自己的備考動力。

 

這不是一個靠理想就能苟活的年代,目標無所謂高低貴賤,爲了理想備考CPA很高尚,爲了賺錢備考CPA同樣值得稱讚,只要終點是一樣的,誰又管你上車的時候究竟是臥鋪、硬座還是站票。

 

其實算一筆賬就會發現,如果你30歲考出CPA的話,還有至少25年的工作時間,即使剛考出CPA薪資變化比較小,但如果提升了實務能力,漲薪是很現實的事情。

 

假設你憑藉CPA平均每個月漲薪1千,那麼1年就是1萬2,25年就是30萬。

 

所以CPA不只是一張證書,也不只是一個夢想,它還是實實在在的前景,以及實實在在的鈔票。複習苦有什麼可怕?低頭看看錢包卻無能爲力時,才最可怕。


2019年CPA正在報名

備考方法的全面指導在這裏↓


今日重磅福利

2019年CPA新版零基礎教材

免費領↓


掃描二維碼

立即免費領取



本文爲註冊會計師(ID:gaoduncpa)原創,作者小七若需引用或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註冊會計師 保留所有權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