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題主問題之前,我先講述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第一次知道《知音漫客》這本雜誌,是在我小學四年級。還記得是一個平凡的週六,我和爸爸一起去上班,經過家門口的報刊亭。我隨口一提,說想要買一本漫畫打發時間。在經過老爸的同意後,我就朝報刊亭擺書的那一塊地方看去。一眼就看中了知音漫客。

當時的知音漫客,一個月只出兩本,好像下半期還不是全綵。我當時買到的那本,《偷星》才連載到第九話,畫風還沒有到後期那麼的精美。從這之後,就一腳踏進漫客的深坑啦。

剛開始的時候,漫客還有透明包裝袋,後面因為提倡環保,透明包裝袋被取消了。一些小禮物也慢慢沒了。隨著雜誌讀者的增多,發行量也由一個月兩本,變為一個月三本,最後變成四本。

在小學六年級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就沒有再買知音漫客了。原因是一個月20塊錢的雜誌費,對於當時的我實在是太昂貴了,而且我的父母也不支持我看這些雜誌。在他們看來,這樣的雜誌是會影響我的學習成績的,所以最後就放棄啦。在把我所有的漫客當廢品賣掉的時候,才發現它們堆起來已經有一米多高了。全賣掉後,在當時好像賣了20塊錢。

說了這麼多,還沒說我最喜歡的作品。現在看來,我最喜歡的應該是《一區212》以及《高考二進一》,偷星也喜歡過一段時間,但因為一些原因棄掉了。

看漫客的那段時光,也是我快樂童年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會和我的閨蜜在體育課時討論漫畫裏的劇情、我們還進行了同人文的初嘗試。還把偷星男主琉星的名字讀成疏星,到初中後才發現(苦笑)。這些都是很珍貴的回憶呀~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下面就來認真回答啦~

在豆子看來,現在覺得mk不好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科技的快速發展,紙媒的落寞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看紙質書的人越來越少啦,通過瀏覽智能手機上各類的閱讀app,人們都能收穫較好的閱讀體驗。像「快看漫畫」、「看漫畫」這類漫畫app的興起,給漫迷們帶來了更多的漫畫內容選擇,也不用再苦苦等待更新,因為現在很多漫畫已經是日更了。

信息爆炸的時代,大量的優秀內容可供選擇

其實這一點在上面也有提及。Mk上面刊登的內容是十分有限的,而網路上的漫畫資源是比mk多出了很多很多倍的,而且還有細緻的分類。你覺得這部漫畫好看,那你就繼續看,不好看就直接按退出鍵退出。但mk就不一樣了,一本紙質雜誌只有那麼幾個漫畫,劇情不喜歡的話,你還是隻能接著看呀。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內容質量的要求也增高

我們接觸mk的那個年代,其實互聯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還不是很貼合。就算家裡有電腦,也就是玩玩奧比島、摩爾莊園、穿越火線什麼什麼的。而在2010年,是日漫崛起的一年,這一年出現了很多的佳作,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劇情見長。而看mk的小夥伴,肯定有一部分也是日漫的受眾。在看過那些佳作後,對劇情大概也有了自己的一個要求。而在我看來,mk上有一些作品的劇情是做的不太好的(不要噴我!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所以有一部分人就棄刊了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ω ̄( ̄ω ̄〃 ( ̄ω ̄〃)ゝ~


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第一主要的受眾羣體逐漸長大,接受的信息量開始變大,所以會感覺以前的好看,現在的不好看。

第二是知音漫客的臺柱子的逐步完結了,像我自己是因為偷星開始入坑,後面漸漸喜歡裡面的其他漫畫,像暗夜,

浪漫果味c,

幻之國度,

花捲y傳,

星海鏢師,

高考,

芥子這些,都是都開始一個一個的結束了,

而我自己又有成長的壓力,開始不在去關注,哪怕搜索到去看,都覺得不太喜歡現在的新漫了,目前也就看看星海了。說實話從九十期開始,一直買到我高二,算是在我的青春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概是因為時代不一樣了吧。

以我個人經歷而言,我小時候就特別粉《漫畫世界》《知音漫客》《漫畫秀》等漫畫雜誌,但是後來逐漸上高中,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又後來移動端的建立,紙質媒體就越來越不喫香了,初中的時候《漫畫秀》停刊,在後來過了幾年,《漫畫世界》也停刊了,小時候的回憶只剩下《知音漫客》還在苦苦支撐。

隨後一段時間我仍然在購買《知音漫客》,後來逐漸也變為互聯網看漫畫,一方面確實是因為不要錢,另外一方面就是《知音漫客》的漫畫越來越不對我胃口了,曾經我很熱衷《偷星九月天》《暴走鄰家》《龍族》《鬥羅大陸》等等,但後來核心的支柱漫畫完結,還有一些轉投其他雜誌的種種,個人對《知音漫客》是越來越不帶感了,但是漫畫雜誌的本身質量確實高,但是,這有什麼軟用呢。

在中國,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完全改變了閱讀的方式與形式,各種牛鬼蛇神的網漫當道,而質量雖高,但是受眾偏少的紙質媒體,正逐步走向終結,像我個人上高中之後,便完全不購買紙質雜誌了,並不是因為不好看,單純是被氛圍所渲染。

當一個人逐漸長大,思想與思維觀念也發生了改變,一但成長,就會很少購買這些雜誌了,而新一代的年輕人,漫畫的受眾羣體,則被互聯網搶佔而去,在加上,網漫的質量千篇一律,如果叫他去看高質量的漫畫,自然是看不懂了。

我家裡還有300多本《知音漫客》與《漫畫世界》的雜誌,扔也捨不得扔,搬家的時候只能封存起來,似乎在角落跟訴訟著:中國紙質漫畫輝煌的過去。


高三黨,至今仍在追知音漫客,不得不說,知音漫客以前的經典都完結了,是有點失落,但是我覺得新作也可以啊!

經典還沒有完結的有鬥破,星海,九九,啞舍,龍族,天行,這是我大愛ヽ(*′з`*)?。我的蕭炎燻兒,我的唐小鏢,我的老闆,還有那個孤獨的路明非,都是我超級喜歡的角色,順便一提,前些陣子買作文素材裏有個學霸還提到提到了星海,當時莫名的激動了一把呢!

還有其他的。。。

勇者是女孩,喜歡作者的腦洞,這種腐炸了感覺,愛死了,有囚禁play病嬌play,我就宣介個,

白夜玲瓏是蘇,但浪漫也蘇呀,hehe華麗的畫風超級棒,

拜託了,田老爺和青春奇妙物語是四格搞笑風,都是很棒的作品

萬裏晴川的小清新畫風,愚人之旅和法老的寵妃主打埃及風,少年pmc令人眼前一亮的故事內容,還有其他的許多內容,,

或許曾經經典的完結令人不捨,但新作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苦逼的是我一期接一期的買,卻全都攢著沒看!!!

前陣子收集了十二張日曆卡,配圖十二張,開心ヽ(○^?^)??

至於颯漫,我有一些接受無能的,那個清朝皇帝留著時髦的現代髮型,後面還脫個辮,個個都是錐子臉畫風,但是喜歡萌三國和王者名昭。這個僅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最後,其他漫畫有一些想看的,比如天之熾,但從來沒買,fuck,還在翹首以盼龍五,,,,,


記得追了好幾年的知音漫客,大概是從高一開始到了大二幾年,主要是連載斷不下來,也是老一輩的粉絲了

那時候最喜歡的兩個是《神精榜》和《主題世界》,其他的有喜歡,但是也就那樣而已,都是之後慢慢補起來的,這兩部作品迄今印象深刻,《主題世界》很大原因是因為極樂鳥,畢竟我是從《早安地球》就是極樂鳥的粉絲?(ˉ?ˉ?)

那時候是偶然在書報刊買的,之後隔了一段時間為了看《神精榜》才繼續的,對一個沒有收入的孩童來說,每週的5塊錢是辣麼心疼,但是看到漫畫又是那麼開心(?>?<?)

大學之後開始斷了連續買的行為,其中之一就是喜歡的漫畫斷刊連載,所以我也跳這買。很多連載中也沒有了興趣,直到後來幾年完全斷掉再也沒買了,估計是長大了,漫客畫面和劇情已經不能滿足我了,這個在日漫也是一樣,激情下去了,只有幾個比較好的能看下去。

前段時間又買了一本漫客,好像6塊錢了。但也只找了以前連載的看幾話,就放一邊沒興趣了。感覺回不去那個時候了( ?ε? )


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知音漫客的時代還是紙媒流行的時代,那時候,國內漫畫雜誌做的最好的就屬知音漫客。但現在已經是移動閱讀和網路漫畫的時代了,不少新的平臺誕生,把不少以前紙媒時代的作者挖了過去。而作者也意識到了,網路的力量慢慢在改變這個時代,尤其是新一代的作者,出道就直接選擇網路漫畫。

好的作者的流失,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就是平臺了,知音漫客作為老雜誌,雖然雜誌銷量和單行本漫畫銷量都很厲害,但在IP改編上一直沒什麼作為,要知道很多漫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漫畫能夠動起來......而現在的網路漫畫平臺,非常注重IP的改編,只要人氣高,拍動畫,電影,做遊戲都不再是夢,而改編最大的就是授權收益了,這賺的錢遠遠比版稅和稿費要多的多。

還有就是一些臺柱漫畫的完結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偷星九月天》的完結,就可以讓這本雜誌流失很多讀者。而新的可以支撐起場面的作品又遲遲培養不出來,便導致了現在的局面。其實這種現在在日本也是常見的,集英社《龍珠》完結的時候,銷量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其實說白了紙媒已經在慢慢的被網路漫畫所替代,就連日漫市場也在慢慢的接受這個現實,不過紙質漫畫在未來也不會消失,反而會成為一種奢侈品,因為物以稀為貴,現在一個單行本價格20左右,以後50,100也不是不可能。


我個人覺得,不僅是知音漫客不好看了,大部分市場上流通的紙媒漫畫,都有銷量下降的趨勢,甚至走向沒落,這其中就包括了《漫友》系列及其子書籍在內,並且不少雜誌已經在困境中停刊。因此我認為,並不只《知音漫客》受眾性下降,市場上其他漫畫雜誌也都不算景氣。

具體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我覺得可以總結為兩方面因素。一是雜誌本身質量;二是外部的漫畫市場形式影響。

首先說雜誌本身質量,一般一部能受到追捧的作品,畫面表現力和故事內容至少存在一項突出,才能使得它獲得一部分粉絲擁戴。畫面表現力方面,自從2009年左右大部分市面上的雜誌推行彩色漫畫以後,粉絲熱度曾一度上升,各家雜誌之間為了競爭,互相都採取了全綵式革新,因此自那之後市面上已經較少見到國產的黑白漫畫了。而在經歷了一段新鮮感受後,讀者羣體其實已經漸漸接受了彩色漫畫的現實,對其新鮮感減少。因此,越來越多漫畫中加入了電腦的特殊效果,使得畫面驚艷程度再上一個層次。但凡事都有其侷限所在,長時間的破格,跨頁式場景,加上滿畫面的光效,讀者羣體也會產生視覺疲勞,某雜誌《x漫》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我只說明瞭它們畫面的驚艷程度確實不差,但並不代表其畫面表現力拔羣。我的理解是,畫面表現力應當包括畫面物質內容、人物表現力、張力等在內。驚艷的特效固然能讓人眼前一亮,但並不能得到讀者的信服。

在這方面黑白漫畫明顯展露其優點。並不是說所有黑白漫畫都比彩色漫畫更有張力,而是說漫畫創作者在繪製黑白畫時更清楚自己該在畫面上呈現什麼,避免什麼,失去了顏色的區分輔助,更加考驗漫畫家自身繪畫功底。因此我覺得,市面上的彩色漫畫雜誌大多數都只停留在絢麗驚艷方面,卻忽略了畫面本身的內容及其角色表現力,這點需要向黑白漫畫學習。

(推薦韓國吳城垈的《奇奇怪怪漫畫》,畫面並不複雜,但所繪事物點到為止,不花不必要的功夫。)

接下來是故事內容方面。這一點問題就更為突出了。

故事內容上,市面上還缺乏好的素材,因此緊張環境下又為了追組利益,大多數雜誌都採取了簽約漫畫家併購下網上熱門小說版權,由漫畫家繪製小說故事。這樣的做法,避免了漫畫雜誌存在的試錯性,網路小說的粉絲數以及其熱度,使得漫畫改編版初始可以獲得不錯的響應,不至於虧本。不過並不是每一部小說都適合漫畫化,簡單地說,量產式的小說改漫畫所形成的深坑,需要十幾年才能填補完一個個長篇故事,可並非每一部漫畫都能熬到那一天,因為不是每一部小說的粉絲都買張,而漫畫粉絲羣體眼光也越來越挑剔。

即便不說小說改漫畫是否是緩兵之計,市場上也缺乏好的小說,那些純漫畫作者原創的故事比比皆是,可卻乏有故事內容令人耳目一新的。這一點與之前提到的雜誌試錯性代價高有關。因此市面上的紙媒漫畫鮮有故事內容出彩的。

以上說完了紙媒漫畫雜誌本身存在的缺漏,接下來我想再談談外部漫畫市場對紙媒的衝擊。

如今,新媒體漫畫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網路平臺也提供了自身的APP,越來越多的紙媒漫畫家轉投新媒體領域。這不僅與新媒體有一套比紙媒漫畫更為完善緊密的運營模式,也與如今人們體驗方式的改變有關。例如某訊動漫APP,就採取了類似網路小說的運營模式,月票制和日榜周榜月榜等新鮮體驗。再加上如今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移動端漫畫已漸漸成為人們打消時間的方式。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以前買的《知音漫客》時候還是初一,喜歡看偷星,九十黨九琉黨,我覺得畫風很好看,而且第七感好牛叉,(???? ?????) 十月的手板烤串。可以自己烤東西喫 ヾ(^▽^*)))

然後就是鬥破蒼穹,蕭炎,葯老,燻兒,納蘭嫣然 雲芝姐姐 還有美杜莎女王(*^ω^*)還敢把女王當寵物養,蕭炎,你是嫌命長嗎?啥也別說了,刨個坑埋了吧。

還有狼少年,夏奇拉的出場方式好特別。。。。棺材(*?︶?*).。.:*戴子昂,你認了吧,還不趕快跟我來參見公主殿下!O(≧▽≦)O

以前上課偷偷看知音漫客時候,是在上學的時候,⊙︿⊙現在應該找不到那種上課看漫畫的感覺了。有些漫畫沒有看完,就已經沒有看去的慾望了。可能現在的知音漫客真的不如以前了吧,(個人觀點)

首先全篇很長,不想看的同學勿點,這個問題真是問到我心裡了,我周圍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都不是很關注漫畫。於是憋了兩年,原以為我忘記了,但一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想起來了。

以前剛出的時候是真的牛逼,無論是拿知音漫客哪一個漫畫出來看都能說是當時的頂級國漫,像偷心九月天、鬥羅大陸、愛神傳說、九九八十一、魔人、神精榜、星海鏢師、暴走鄰家等等(實在想不起來了,歡迎補充)。很多的漫畫家都拼盡全力,讓自己的漫畫得到更多支持。其中鬥羅大陸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太雞兒好看了(文筆有限)。而我覺得不好看也是從鬥羅開始。

忘記從哪一期開始,鬥羅的畫風就沒有以前那麼細膩,顏色沒有原來那麼炫酷,分鏡沒有原來那麼犀利了。而我也不再喜歡鬥羅,只是看看劇情(劇情還改了一點,更不喜歡了)。轉去追偷星了,因為偷星畫的是真的令人佩服,優秀的人設,炫酷的技能,走心的劇情。而且畫畫的水準越來越高超。看前期畫風和看中後期畫風是完全不同兩種體驗,那感覺就像是上了魔法的子彈打在我身上,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而且劇情也逐漸進入白熱化,更加讓我堅定繼續追的決心。

到了這時的知音漫客依然是好看的漫畫大把大把,其中」也不乏新出的漫畫,也都畫風犀利,劇情流暢。但很多的老大哥級別漫畫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一些甚至停載。而我國很多熱血的漫畫家也都在這時打算靠知音漫客起家,但這些漫畫家的技藝並沒有像老大哥級別的漫畫家一樣登峯造極,都有一些瑕疵。導致知音漫客中或多或少有幾部差強人意的漫畫。

到了高一,知音漫客幾乎已經是慘不忍睹(對我來說),大量新人漫入住,老大哥們的漫畫有些轉到別的漫畫雜誌有些隔好幾期才更一話。知音漫客也可能是為了鍛煉新人,希望他們茁壯成長,可以扛起國漫的大梁。給了新人們大量的資源,一期裡面可能全是新人漫,而我就在偷星九月天完結時決定不再追知音漫客。一來是偷星九月天完結了,就徹底沒有了再看下去的動力,二來來我看到其他新出的漫畫雜誌裏有老大哥們的漫畫時心裡不好受,家裡也放不下了(這時我已買了300多期的漫客了)

知音漫客帶著懵懂無知的我走過了10年,算是我的入宅漫畫雜誌吧,我對漫畫的熱愛、理解與人生也是從這裡開始。我感覺我的人生裏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漫畫了吧。雖然我不追知音漫客了,但我還依然看漫畫,像騰訊漫畫,有妖氣漫畫我都天天逛,裡面我也看到了幾個老大哥們的作品,比如異人的作者就是九九八十一的作者,戒魔人的作者是張三豐。我發現的時候還特別高興,心想原來你們還有畫著漫畫啊,那我就又可以看好看的漫畫啦。而且還有更多好看的漫畫都在網上纔看得到,於是我現在就基本天天拿著手機看漫畫。

仔細回想我從知音漫客開始,就在一直看漫畫,小時候看國產漫畫,長大後看各種漫畫,一直看到現在。果然我的人生裏不能少漫畫啊。


初中的時候,真的是迷漫客,學校旁邊那家書店,漫客一到,擠滿一堆人,買不到的又跑到別的書店去買。到了教室一人看完接下來就到處傳閱,那個漫客盛行的時代,其他的書本好像都不在眼裡。。。

那個時候看的最多的基本上就是《偷星九月天》,《鬥破蒼穹》,《鬥羅大陸》,《啞舍》,《九九八十一》等等一大堆。像鬥破和偷星出了單行本我是一定要買的,雖然一本要等很久,但我相信各位看過漫客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就算再久,我也要買。確實,漫客是給九五後到九九這個年齡段的人留下了深切的回憶。但殊不知,漫客卻在之後的生活中漸漸淡出了生活。感覺,一期上面好像沒有什麼了。。。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觀看漫客人變少了了。

首先,漫客的受眾人羣,幾乎是九五年到九九年上下,而這個羣體在一零年到一三年給了漫客最忠實的支撐,之後,這個羣體,年齡這一生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高中。忙著學習和應對高考的他們幾乎是沒有時間看這類休閑書累,而且,這個羣體是非常龐大的,既然他們上了高中,這就必定要讓漫客損失龐大的受眾羣體。

然後就是電子設備的介入,手機,電腦等等,他們的出現給了漫客重擊,第一個是漫客最新一期星期五才運輸到我們這裡,但,星期四我們就可以在各種漫畫網上看到新一期的內容了,還有什麼必要花五塊錢呢。第二個就是,為什麼漫客的受眾羣體只到九九左右呢?就是電子設備的原因,他們的出現讓孩子的認知面變的更加龐大,漫客,可能只是新生代孩子眼裡一個可有可無的書籍,也就不需要它了。

第三,『『同行』』變多了,具體我不記得了,反正那個時候處了最初的《颯漫畫》,之後緊接著又有《漫王》《神漫》等等與其同臺競爭,優秀的也不少,特別是各種小說流入其他漫畫雜誌的改編行列,對漫客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然後,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漫客本身的原因。第一是口口提原創原創,結果估計不過十部是原創。本來對漫客有點興趣的人知道有鬥破鬥羅,好吧我小說都看過,等找個人借了看一下偷星就行了,不用買了。。。第二個是『『畫質』』問題,可以說漫客是偷星撐起來的,幾乎每期都有,鬥破鬥羅也差不多,但和偷星比較,偷星是畫的越來越好,鬥羅鬥破卻感覺越畫越不怎麼樣。當時看到鬥破第一集,好像每一張人物都刻畫的很細,但越到後面越不行。第三就是更新太慢,以前吧一個月還能看幾集鬥破,現在不知道怎麼了,半年好像才更一級;鬥羅?我都不知道鬥羅還在漫客連載。。漸漸的就對它失去信心了。。

反正他們自身的原因還有很多很多吧

反正,各種因素導致漫客的沒落。我認為,漫客開始沒落是在偷星拯救了世界之後,包括後面找九月的碎片都很少人去看了。。

各事物都有起落吧,漫客要衰落也不是我們能左右的,,跟上時代就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