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沒買,「8」沒買,期待一款純全面屏的蘋果手機,結果等來了iPhone X,前劉海。

前劉海就前劉海吧,誰讓它是iPhone呢,猶豫中。湊巧身邊朋友已經入手一臺「X」,接過來挺沉。打眼第一感覺,屏幕小了很多,視覺從盤子掉進了碗裏;與用著的「6 plus」挨邊對比了下,怎麼還厚了?滑溜著倒是靈敏,但已經興味索然,購買慾全沒了。

失去了「喬布斯精神」,iPhone的「腔調」跌落凡塵

人是精神動物,通過「意識」與外界交流;把「意識」灌注到外界事物中,生產出各種產品。生活在都市的人們,放眼周圍可接觸的所有一切,樓宇、房屋、汽車、馬路、招牌、櫥窗、形形色色的穿著打扮……無不是經過人類「意識」加工、改造的產物。即使流動的河流、馬路兩邊的綠植,也被「意識」修整過。所以說,我們日常實際上生活在「意識表象世界」。

iPhone曾經承載著喬布斯的精神,由他的「意識」主導著呈現為他想要的樣子,服務於世人。——「你要熟悉人類在各種領域的優秀成果,嘗試把它們運用到你的工作裏。你怎麼知道哪個方向是正確的?最終得由你的品味來決定。」——喬布斯這句話裏的「品味」,即是他的精神流蘊於「意識」的精華。

「喬布斯精神」的核心是什麼?我們看1976年蘋果公司第一代標誌,畫的是「牛頓在蘋果樹下進行思考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順便科普下,如果沒有「萬有引力定律」,就不會有飛機、導彈、宇宙飛船、衛星、電視、電話、互聯網,我們今天也不會整天對著大大小小的屏幕呆酷、傻樂……

可以說,在人類還在燒柴火煮飯、趕牛車拉水/耕地的時候,牛頓已經參透了天體運行的奧祕,看到了未來人類社會的景象,並且提出他的「萬有引力定律」指導人類改造世界。——喬布斯在1976年看到了未來人們使用電腦工作、學習、生活的前景,決心像牛頓一樣用超前的「意識」引領科技發展,並付諸行動帶領團隊研發、生產出先進的產品,優化人類的生活方式,改變世界。

「洞透科技,創見未來,引領時代,改變世界」是「喬布斯精神」的核心和指導原則。作為「創見者」、「引領者」,起步階段一定被傳統領導者擋著,必欲破之而後快,哪怕它是「IBM」那樣的巨無霸,因此它必然同時是「變革者」。

喬布斯策劃了名為「1984」的蘋果公司廣告片:代表蘋果公司的自由派女子朱麗婭沖入會場,把正在播放象徵著「IBM」的「老大」訓話視頻的大屏幕掄錘砸得粉碎,臺下「信徒」羣起歡呼……

「突破桎梏,解放自我、奔赴自由」的信念和勇氣通過這部廣告片傳達出來。而這,正是「喬布斯精神」的延伸;實現羣體自由的途徑之一,則是研發、生產普通人都能買得起、用得上、超越IBM的蘋果公司的電腦。

以「喬布斯精神」為指引,蘋果公司的產品從Mac、iPod時候,就處處追求領先:系統,軟體配置,CPU,零部件,材質,外觀,以及它們集結成的功能、性能,賦予用戶的手感、操控、音質、畫質等各方面舒適、靈敏、簡潔、清晰、美觀、時尚的「體驗」……

待到iPhone、iPad,所有這些方面的領先「集大成」為劃時代的「藝術作品」。喬布斯的「品味」雕琢歷代iPhone、iPad,令它們呈現得無比先鋒、前衛、時尚,極致的典雅與完美。同時期的競爭對手不管是IBM、微軟、戴爾、索尼、東芝、松下,還是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以及後起的三星電子,在同類產品方面差不多被iPhone甩開了半個時代。

由此,「極致完美的產品追求」成為「喬布斯精神」指導產品研發、設計與生產的延伸;「極致完美的用戶體驗」則是「喬布斯精神」在產品使用方面的體現。

喬布斯活著的時候,蘋果公司的產品「薄」的令全世界驚艷,「色」的令全世界心跳,「精工」的令全世界愛不釋手,「流暢」的令全世界嘆為觀止,「時尚」的令全世界心曠神怡,「典雅」的令全世界頂禮膜拜,——「簡潔」的令所有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喬布斯為「Think different(思想即個性)」的人雕琢iPhone。這羣人地位優越、認知不凡、品味不俗、與眾不同,對任何事物的細節感知敏銳、甚至「吹毛求疵」。喬布斯也必須心懷虔誠與敬畏,苦心孤詣地「追求極致完美」,才能打動這羣人中的「意見領袖」,帶動TA們的粉絲追隨。

對於無數普通用戶來說,iPhone則像是喬布斯思接上帝,從未來送給我們的禮物。——那時的iPhone,先鋒、前衛、時尚、典雅而完美,拿在手裡「腔調」十足,「Think different個性」滿滿的四處流溢。隨著喬布斯逝去日久,「喬布斯精神」在iPhone上越來越感覺不到了。

如今,iPhone為所有能掏(套)出萬元人民幣的「錢包」或者「銀行卡」生產,這羣人因「Thinking

the same」而數量最眾。TA們追慕名牌與顯擺,容易被「別人有,我也要有,越貴越顯身價」的攀比、趨同心理蠱惑;對任何事物的色質、圖案、線條、形象等的細微感知較粗糙,墨鏡片上貼個Logo也能自覺視線所及,陽光、空氣、馬路邊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格外優雅。——iPhone相應淪落為一款當下流通在市場上的智能手機商品、透著狡黠與貪婪的資本圈錢工具。

iPhone不再具有「極致完美的追求」,也不再擁有「突破桎梏,解放自我、奔赴自由」的信念和勇氣,更喪失了「洞透科技,創見未來,引領時代,改變世界」的格局。——把TA扎堆在眾多萬元級智能手機裏,正如同在高端酒會中端著紅酒杯頻頻談笑風生的某位貴客,領結歪著,只腕上一隻名錶熠熠發光;如果你不刻意打量,根本留意不到TA。

iPhone的「魂」丟了,誰從「未來」為我different而來?

iPhone之所以曾經是iPhone,因為「喬布斯精神」指引喬布斯及其帶領的iPhone團隊、匯聚所有為iPhone付出的全世界精英的「意識」,把「『創見未來』的思考與品味」灌注於它。——「洞透科技」是「喬布斯精神」的「發力點」,「創見未來」是「喬布斯精神」的「著力點」;正因為此,蘋果公司與iPhone才如神跡降臨般引領了時代、改變了世界。——由此,「喬布斯精神」實質上可以稱之為「未來精神」。

其它企業也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儘管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不具備喬布斯及蘋果公司「創見未來」的眼界、格局、勇氣及實力,但它們在追隨、模仿、創新的過程中,也免不了以造福一方、改善生活、服務社會、強國為民等各類「精神」為指引,將各種專業、學養、經驗、才智的「意識」匯聚起來,灌注於自家的產品之中。——把它們的「精神」用最能令客羣與受眾認知、共鳴、認可、推崇的,差異化的符號、概念、文案、視覺、行為等表達出來,即為「品牌(Brand)」。

iPhone已經跌落凡塵,不再先鋒、前衛、時尚、典雅而完美,不再「Think different(思想即個性)」,不再「創見未來」,不再「與眾不同」……拿在手裡,感覺無非「貴」些,顯得自己「有錢任性」:不在乎「一對金魚眼」,不在乎「厚重」,不在乎什麼「前劉海」,不在乎對著「臉」掃進去或者掃幾遍掃不開……

其它品牌的智能手機呢?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華為一直是「追隨者」。它的產品特點是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精工、務實,品類眾多,性價比高。十多年發展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迎難而上,突破進取,一如任總的個性。

至於華為品牌,形象不統一,旗下各系列智能手機的產品品牌各具特性。華為品牌的推廣和宣傳,遠不如任總在機場拖著拉桿箱排隊打的、員工食堂裏端著盒飯繞一圈更令無數網民刷屏。

華為Mate10終於打出「預見未來」的口號了,「華為·保時捷」也挺進了萬元機市場,但無論從產品的整體實力還是品牌滲透大眾心智的角度看,「華為」距離「喬布斯式」的「創見未來」還距離挺遠。

諾基亞殺回智能手機市場,萬元級別的「諾基亞9、10」陸續推出,外觀做得真心不錯,精工、細緻、超薄、典雅範兒十足,起碼比iPhone X更貼合「吹毛求疵」用戶的品位。不過它曾經被iPhone打得兵敗如山倒,品牌感知如同以前清政府、國民黨的聲譽,挽回頹勢尚且很難,只能通過喚醒用戶的「懷舊情結」散發些餘暉,自然距離「喬布斯式」的「創見未來」更遠。

還有誰家的智能手機值得期待,能夠滿足如我一樣的「挑剔」的用戶,並且讓我趕緊把手中的「6 plus」扔掉呢?Google、Microsoft、BlackBerry的新機型都瞅過,不夠期望。偶爾瞥見特斯拉(Tesla)的「概念機」,倒是先眼前一亮。

特斯拉(Tesla)的靈魂人物馬斯克造火箭、開發新能源汽車、進軍光伏發電,一直在「引領時代,改變世界」。作為現實中的「鋼鐵俠」,他「創見未來」的精神張力一點兒也不亞於喬布斯。只是由於他發力的領域遠離普通消費品市場,不被「Thinking the same」的人們熟知。——這樣反而更好,手裡拿著小眾的Tesla,豈不比只靠Dollar撐門面而內質淪為「街機」的iPhone更有「腔調」。

而且,馬斯克「討厭焊接縫」,極力把產品推向簡單、酷、光滑;儘管Model系列電動汽車按照原來的面市時間表都有所拖延,Model 3有將近50萬人在等候,他還是堅持「做得好,遲到一點,也比及時但是不夠好要強」。——由此可見,「喬布斯精神」正在馬斯克那兒延續。「蘋果」丟掉的,Tesla卻在發揚。

且不管Tesla能否創見智能手機的未來,至少現在它「概念機」的外觀已經非常先鋒、前衛、時尚,酷雅而完美,相信一樣秉持著「未來精神」的馬斯克,在其它方面也會用心把它雕琢到「極致」,或許還會藉助它實現與Model電動汽車的無限「物聯」。——智能手機的未來在哪兒?反正不在蘋果公司了。為此,我期待Tesla,寧願多給它些時間……

2017/11/27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