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歷史學院李雪濤教授的德文專著《佛典漢譯的理論與實踐——以贊寧(919-1001)爲中心的研究》(Die Übertragung buddhistischer Sūtras ins Chinesische: Theorie und Praxis am Beispiel von Zanning)日前由德國東亞書局(Ostasien Verlag)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出版。

本書系第一部用西文撰成的有關十國-北宋時期中國著名僧人贊寧的思想及其譯經理論的研究專著。本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以贊寧新意六例爲線索對自東漢至北宋的佛典漢譯歷史進行了系統梳理。爲了便於西方學者作進一步的研究,贊寧論綱的重要部分在本書中第一次被譯成了德文。作者在書中將贊寧的翻譯思想放到了歷史的框架之中,並結合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對印度學、中亞學、佛教學研究現狀,對這些內容重新進行了梳理、分析和評論。

本論著另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用現代翻譯學的方法和原則對贊寧及其他佛教譯經僧們的譯經理論作了總體的檢討。作者主要運用了美國語言學家奈達(Eugene Nida, 1914-2011)所獨創的動態對等的觀念,從描寫語言學、交際理論以及社會符號學出發創立的有關翻譯的理論和方法,具體考察了佛典漢譯的各項規範(如術語、譯文文體、內容與形式之統一等)。作者指出,積千餘年經驗的佛典漢譯的理論與實踐中包含有許多有關現代翻譯學的真知灼見,這些無疑對今天的翻譯學仍然具有啓發性。

       本書系李雪濤教授2017年度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的成果。

相關鏈接見:http://www.deutsche-ostasienstudien.de/doas/036.html

或點擊文章左下方的“閱讀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