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Archiv Produktion是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旗下的子廠牌,它專門研究發行「古典主義時期」之前的古樂,取材範圍按照古典樂流派的分類,它包涵:

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以及部分古典主義時期。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科普一下這幾個時期的音樂特點和代表

中世紀時期(476-1450年)

這一時期以教堂禮拜音樂為主,大多數是單聲部音樂。用於兩種禮拜儀式:

一是彌撒,歌詞為紀念基督最後的晚餐及其獻身事迹,是教堂儀式的中心;

二是日課,修道院每天詠唱的八課聖事,歌詞主要以詩篇為主。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已經無法得知具體的作曲家姓名。

代表: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

文藝復興時期(1450-1600年)

這一時期的音樂可分為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出現多聲部復調織體,並且已經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音樂作品中並無節奏律動,只在世俗音樂中有鮮明而較強的節奏律動。

作曲家代表人物有佛萊芒樂派(Flemish school)的奧克岡(Ockeghem),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 Pres)等;尼德蘭樂派(Netherlands School)的杜費(Guillaume Dufay),歐伯列希特(Jacob Obrecht)等。

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

這一時期的音樂為後期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已經有了強烈和跳躍的節奏,採用多旋律音樂的復調法,強調曲子的起伏變化。

在音樂題材主題方面仍舊帶有很濃的宗教色彩,器樂尤其是弦樂發展迅速,而弦樂的音色正體現出了巴洛克時代的特色。

代表人物:音樂之父巴赫(J·S·Bach),維瓦爾第(L·Vivaldi),亨德爾(G·F·Handel)。

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年)

這一時期的人們已厭倦繁複的復調音樂風格,提倡明晰的主調音樂,這使音樂的兩大要素的旋律與和聲鮮明突出。

清晰對稱的音樂旋律句法和段落結構,取代了巴洛克音樂動機加變奏的裝飾性旋律方法。

代表人物:海頓(F·J·Haydn),莫扎特(W·A·Mozart),貝多芬(L·Beethoven)。

▼▼▼

這些音樂前後橫跨了一千多年,Archiv對於這些音樂所抱持的態度不僅僅是想要做簡單的記錄,他們希望現代的音樂愛好者在聆聽這些音樂的同時也能被音樂的美好所感動,因此,Archiv的音樂在製作時必須滿足四個中心點:

1、必須採用原典版(凈版)樂譜,並且以正統的形式演奏;

2、必須使用音樂創作時代相符的樂器;

3、演奏者必須是研究古樂的專家;

4、採用最先進的錄音技術,錄製高品質的音樂。

因此,在Archiv Prodiktion廠牌下發行唱片的音樂家,演奏家都是非常優秀並且嚴謹。

其中比較有名望的有大提琴家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他的主要錄音都在DG主廠牌下發行,而在Archiv旗下發行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1-6)》。

德國管風琴大師赫爾穆特·瓦爾哈(Helmut Walcha)發行了《巴赫:管風琴全集》。

小提琴家梅爾庫斯(Eduard Melkus),他在Archiv最有名的錄音是《比貝爾:玫瑰經奏鳴曲》等等。


Archiv內圈標籤識別斷代

Archiv Produktion的內圈標籤的演變與它的上家公司DG很相似,按照DG的大小禾花的分法,我們也以1970年為分水嶺,分為「大小Archiv」。

1970年以前的稱為「大Archiv」,1970年以後的稱為「小Archiv」。


大Archiv標籤分為單聲道與立體聲兩種

單聲道大Archiv

單聲道大Archiv的內圈標籤又分三種樣子,它們都以銀色為底,內圈邊緣由一粗一細兩個圈圍繞,正上方印著「ARCHIV PRODUKTION」,標籤上以橫線划出區域,分別註明作曲家,曲目,錄音年代,製作人,錄音師以及演奏者等資料。

不同的是標籤右側的一個小小的標誌,

第一種印的是「M33」的藍色矩形標誌,代表「MONO」單聲道,33轉唱片。

它出現於1947-1950年的Archiv唱片上,這個時候的唱片重量約為220g,非常有份量。

第二種印了「M33」的藍色倒三角形,使用這種標籤的Archiv唱片發行年代在1950-1960年,這個時期的唱片重量約為160g。

第三種用印了「33又1/3」的黑色矩形標誌,這種標籤使用於1960-1970年,從1970年開始,Archiv便不再發行單聲道LP。

立體聲大Archiv

立體聲大Archiv的唱片內圈標籤也有三種不同的樣子,它們的設計與單聲道時期基本一致,也都是銀色為底,內圈邊緣由一粗一細的兩個藍色圈圍繞,正上方印著「ARCHIV PRODUKTION」。

不同體現在一些細節的地方,

第一種內圈標籤在正上方有一個方框,裡面印著「Stereo」,標籤右側是兩個交叉的藍色圓圈,裡面印著「ST」和「33」,代表「Stereo」立體聲,33轉唱片。

該內圈標籤使用於1958-1967年,唱片重約160g。

第二種內圈標籤與第一種很像,但標籤上沒有任何橫線,關於曲目和演奏者的信息都記錄在下半圈的範圍里。

這種標籤使用於1962-1967年,使用這種標籤的唱片都是重新發行的錄音。

第三種內圈標籤的正上方沒有「Stereo」的方框,「Stereo」的字眼移到了標籤右側的雙圈上方,並且雙圈由藍色變為黑色

這種內圈標籤使用於1967-1970年,唱片重約140-145g。

小Archiv標籤

1970年以後,Archiv的內圈標籤設計變得非常簡潔。

沒有橫線,唱片的曲目信息出現在唱片內圈的上半部分,演奏者資料則在內圈的下半部分。

正上方的「ARCHIV」上多出了DG的鬱金香皇冠的標誌。

內圈的中間出現了一個長方形框,裡面印著「Made in Germany」,唱片編號,以及「Stereo 33」。

另外還有另一種特殊的小Archiv標誌,它的排版與普通的基本相同,但內圈邊緣沿用了1970年前的設計,一粗一細兩個藍色圈圍繞在周圍

然後中間的長方形方框內出現兩個唱片編號,左邊198 XXX,右邊25XX XXX。

這也是復刻的唱片,左邊便是原唱片編號,右邊的是新編號。

數碼錄音的Archiv標籤

進入數碼錄音時代後,Archiv的標籤幾乎沿用了小Archiv的設計,只是在內圈上半部分加註了「Digital Recording」。

Archiv Produktion唱片封套設計

最早期的Archiv唱片封套以鵝黃色為底的牛皮紙為基礎,非常樸素,可這種設計讓人看起來格外溫暖和精緻。

而它最有特色的設計師有三頁紙板對摺,印著德文,英文與法文三種文字敘述唱片信息,唱片放置於中間的塑膠套中。

內里還附有一張類似圖書館目錄的唱片卡,卡片上詳細記載著作曲家,曲目,音樂類型,創作年代,樂譜版本,製作人,演奏者,錄音年代,錄音地點,以及使用的樂器等等詳細的資料,非常具有學術氣息。

在剛進入立體聲時代年代,與DG的唱片一樣,Archiv為了與單聲道唱片區分開來,會在封面上用紅色的方塊標上「Stereo」加以醒目區分。

所以Archiv也有紅頭唱片存在。

到了六十年代中後期,Atcheiv的封面設計多加了一些花邊,部分還保持著三頁摺紙的設計。

但到了70年代以後,Archiv的封面更多已是雙頁對摺。內里的唱片卡也消失了,讓人不禁感到有些遺憾。


唱片封面做的再好看,其實還是音樂更重要,好在Archiv Produktion一直不忘初心,照著自己定下的規則,一張又一張地錄製發行著質量上乘的唱片,哪怕是到了CD時代也未見有所改變。

本文最後將與大家分享一個55張CD的音樂大包,來自Archiv Produktion 1947-2013年發行過的經典作品CD碟原抓無損音頻,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獲取資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