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券商資管多維度 提質增效)

本報實習記者 陳健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近日發布的2017年券商年報發現,多傢券商資管業務受通道業務壓縮的影響不一。對於行業新規的到來,多傢券商資管從提高主動管理規模、完善産品佈局、提升服務能力等方麵入手,不斷提升資管業務競爭力。

行業規模下降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7年末,券商資産管理業務規模閤計16.88萬億元,較2016年減少3.98%。隨著資管行業去通道、降槓桿、防風險的推進,今年以來,券商資管業務規模持續收縮。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券商資管業務管理資産規模降至16.58萬億元。

從收入來看,雖然行業資管規模整體在下降,但資産管理收入環比依然維持正增長。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全年行業資産管理業務淨收入310.21億元,同比增長13.75億元,增幅為4.64%,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到10%。同比增速方麵,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已發布2017年年報的上市券商中,共有13傢券商資産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速為正。

太平洋證券錶示,公司積極開拓專項資産管理業務,雖然資産管理規模有所下降,但業務收入穩定增長。此外,一些大型券商如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等資産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對此,有券商錶示,主要是由於受市場行情影響,業績報酬降低。

提升主動管理規模

2017年,資産管理業務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麵對金融去槓桿、銀行去通道、市場資金麵持續緊張等諸多挑戰,各傢券商資管業務從多方麵發力,提升業務質量。

中信證券錶示,2017年公司堅持“服務機構、兼顧零售”的客戶理念,從投資業績卓越、産品佈局完善、信息係統高效、服務體驗優質等多個維度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增強客戶粘性,充分發揮公司平颱優勢,不斷提升綜閤服務能力。

國元證券指齣,公司資産管理業務從業務定位、業務模式、管理機製和業務思路等方麵進行瞭一係列改革。公司資産管理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主動管理規模穩步增長,資管收入創曆史新高;強化平颱功能,主動引導和支持分支機構業務轉型實現收入多元化,取得明顯成效;投資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多傢券商認為,2018年行業發展將受到資管新規的較大影響。華泰證券資管人士指齣,將依託華泰證券集團“全業務鏈”戰略,以金融産品為紐帶,深化協同作戰能力,將監管升級轉化為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動能,努力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綜閤解決方案。具體措施包括重視産品佈局的體係化、規模化,全力打造係列具有市場辨識度、市場影響力的拳頭産品,構建有華泰特色的金融産品庫,通過多種策略打造各種收益水平的産品係列;繼續鞏固和擴大在資産證券化業務領域的先發優勢,加強ABS全産業鏈拓展深耕,服務實體經濟;抓住資本市場雙嚮開放的戰略機遇,全麵深化跨境協同聯動,加快重點領域突破,為客戶提供全球化、差異化和定製化的資産配置服務。

光大證券錶示,2018年光證資管將順應新的市場環境,進一步積聚人纔,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加強投研綜閤管理能力,全力以提升投資業績為核心競爭力,打造産品品牌;大力發展主動管理業務,打造綜閤金融服務平颱。

中國銀河證券指齣,2018年旗下資管子公司銀河金匯將繼續貫徹穩健型主動管理投資策略,切實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鞏固和發展現有貨幣型、純債型和混閤型固收産品規模優勢,以FOF産品為主綫形成權益類主動管理産品的規模化經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