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對中國人來說,“民以食爲天”這句話被詮釋得淋漓盡致。中國人對食物的熱愛,反映在各種不同口味不同風格的菜系,反映在各家各戶獨有的“家的味道”,反映在外出遊子想念家鄉時腦海裏浮現出的第一種味道。對中國人來說,無論是自己喫過多少美食,終究沒有家裏一碗家常飯菜來得香,在家做飯也就成了不少中國人最滿意的生活。

  新加坡美食街

  但這樣的生活目標,似乎在新加坡人身上沒有體現。如果你到過新加坡旅遊,你一定會對新加坡乾淨整潔的環境印象深刻。但要是告訴你,新加坡人甚至把這種理念放在自己家裏,在家甚至都不開火做飯,你們相信嗎?事實上,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喜歡在家做飯,不排除一部分華人熱愛烹飪,但絕大多數人家的廚房冷冷清清,就像一個擺設。

  新加坡巴剎

  新加坡人爲什麼不愛在家做飯呢?第一個原因是他們熱愛乾淨,新加坡人提供的房源分有幾個標準,不可煮、可小煮、可煮共三個等級,明確告知你這間房子能不能做飯。他們對廚房的清潔程度要求明確,可小煮的煮飯就是以蒸煮爲主,不能放油炒菜,防止油煙污染,而且做完飯後必須把廚房收拾得乾乾淨淨,包括牆壁和竈臺都要清理一遍。

  在家做飯

  新加坡美食街一角

  第二個原因是價格昂貴,這裏的價格昂貴指的是新加坡食物的物價較爲昂貴,外賣的費用也很昂貴。新加坡的食物多是進口,買菜都要到超市裏,魚、肉、雞、鴨等食材價格昂貴,更不要說蔬菜的價格,隨便買幾樣就要花掉不少錢,用來煮飯的煤氣也要40新幣。新加坡又是單人生活或雙人生活居多,食材買多了喫不完,放久了不新鮮,於是大家紛紛放棄做飯。

  新加坡超市

  新加坡超市一角

  第三個原因是沒有時間,新加坡是一個快節奏國家,一般工作時間是5.5天,一週七天要花上將近六天的時間工作,有時候加班,公司就會發放飯店煮出來的食物當晚餐和夜宵,這些食物可以打包回去喫,也可以在公司喫完,回到家後就不用開竈做飯,也算是節省開支。

  第四個原因是當地天氣炎熱,新加坡幾乎一天四季都是夏天,最受歡迎的食物自然就是各種冰品甜點,清涼可口的冷飲在各個超市、飯店、餐館和巴剎都能找到,喫起來清涼爽口,振奮精神,到了炎熱的中午時,來上一碗冰品,才能提起精神來面對下午的工作。

  新加坡冰淇淋

  那麼新加坡人不在家做飯,他們又是在哪裏解決一日三餐呢,難道天天下館子嗎?其實在新加坡的居民區都有一個24小時開放的巴剎,相當於食堂一樣的地方,到巴剎喫飯是最普遍的情況,巴剎提供各種菜餚,有馬來菜、福建菜、川菜、海南雞飯等等家常菜,一般5塊錢新幣就能解決一頓飯。

  新加坡美食

  若是你想要換換口味,喫喫其他地區的不那麼家常的菜餚,新加坡遍地的美食餐館也能滿足你的需求,從中國的東北菜到日本的壽司料理,從韓國的烤肉到墨西哥餐廳,異域的美食在新加坡完美落戶,提供給當地人各種不一樣的味道。所以即便新加坡人在家不做飯,依然能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

  據說最近幾年,新加坡的學校開始要求學生們回家後自己的父母一起做飯,可以增進感情和家庭範圍,這還成爲了一項作業。看到這裏,你們對不在家做飯的新加坡人有什麼看法呢?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生活簡直太適合我這樣的懶人了,對“廚房終結者”太友好了,真想去那裏生活。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