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號,香港中文大學李月裳教授應大米和小米邀請,在大米和小米(深圳)兒童成長中心,為各地自閉症家長和有需要的特殊教育老師帶來了主題為《促進兒童溝通及語言能力基本方法》的講座,很多家長覺得受益匪淺。

在上篇文章孩子多說話就是會溝通?錯!專家教你有效幹預中,我們介紹了當天講座的上半部分內容——溝通的基本原則「賞面同衡動」。

但如果孩子還無法做到和別人溝通

甚至還沒有開口說話

家長又該怎麼做?

李月裳教授將在今天的文章繼續為大家出謀劃策,分享為不能說出單字無語言的小朋友準備的教學策略,以及語言教學訓練中的錦囊——

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

語言教學可以這樣做——

口述 |李月裳

PS:目前,大米和小米言語治療二三級老師均由李月裳教授帶領的團隊全程培訓。

假如家長能夠做到溝通基本法「賞面同衡動」,就已經非常優秀。

但假如還不夠的話,我再多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語前階段孩子的技巧,即對未出現單字的兒童教學策略。

1

仿

模仿是有層次的,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能不能進行「仿說」,最好先退一步看看孩子能不能模仿發音和嘴型。

如果這兩點孩子都不能做到,那就應該再退一步,按照下列的次序來一步一步讓孩子進行模仿的訓練:

從大動作到小動作 如:跳VS 錘大腿VS 拍手

身體部分由遠至近 如:拍打手掌、手腕、手肘、手臂、肩膀

從頭部到五官

從非語言到言語

從嘴形到聲音

從聲音到言語

除了要求孩子模仿大人,我們也可以去模仿孩子的動作和發音,這樣,孩子就會關注到大人的行為,慢慢地,就會越來越多出現被大人模仿過的行為。

2

無論是動作還是聲音,重複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途徑。

例如天線寶寶的節目中,情節一再地重複,大人會覺得很悶,但是孩子卻非常需要這個重複,大人在平時的幹預中也應該不厭其煩地一直重複到孩子不再願意聽為止。

3

大人和小孩說話時的語音語調是與大人和大人說話時不一樣的,這種話語就叫「母親語」。

一般來說「母親語」比較誇張,音調較高,聲調變化較多。這非常有助於孩子對語言的感知。

4

聲音遊戲是基於孩子的發聲做一些模仿和重複,再加入聲音的高低、大小、長短、節奏等變化。

同時,「賞面同衡動」都要齊,培養孩子願意多發音的信心,持續努力發音的下一步就是出有意義的單字了。

一模一樣的字詞句發音語氣語調不一樣,傳達結果就會不一樣。具體怎麼不一樣,可以參照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

在學習了這些語言教學策略後,想必家長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與小朋友在生活中訓練了,別急,我還準備了三個語言訓練中的小錦囊。

一、指令要清晰、直接、簡潔。

指令過於複雜、冗長不利於孩子的理解和執行,要盡量精簡。

在上述圖片中,藍色的口令既不清晰直接,也不夠簡潔,綠色的指令較為清晰,直接,卻不夠簡潔,小朋友假如語言能力不夠的話,家長可以直接使用橙色框裏的指令。

另外,家長在給出指令時,不能只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否則不但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也會讓孩子陷入迷茫,不知道應該幹什麼纔好的境地。

家長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辦,通過清晰、直接、簡潔的指令幫助指導孩子的行為。

例如——

二、善用非口語手段給孩子所需的提示。

例如:肢體提示是透過身體接觸引導孩子作出目標行為;

視覺提示是用玩具、圖像等提示孩子;

動作提示是用手勢、表情等提示孩子;

口頭提示可以利用話語誘導孩子作出回應。

三、多用正面反饋、同時強調要有建設性。

對孩子的表現,家長要及時給予反饋,但是要考慮如何使用正面有建設性的反饋。

假如把反饋的正面/負面和是否有建設性作為坐標,可以通過分析四種不同的說法分別屬於哪個象限,來指導大家日常如何給孩子正向有建設性的反饋。

家長可以比對上圖的坐標,檢查反饋是不是正面,有沒有建設性,來檢查自己的反饋是不是合適。

???

到這裡,李月裳教授《促進兒童溝通及語言能力基本方法》的講座內容已經全部介紹完畢,有需要的家長或老師要了解更多關於言語的文章請點擊下面的鏈接學習——

點擊瞭解更多關於李月裳教授的文章

孩子多說話就是會溝通?錯!專家教你有效幹預

74%自閉症兒童存在情緒調節能力不足問題——

李月裳: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李月裳專欄②| 如何讓孩子說說在學校發生了什麼

港大語言治療系主管李月裳專欄①|家庭多語環境,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

點擊瞭解更多關於語言學習的文章

言語治療師這樣擴大小朋友辭彙量和提升理解力!

言語治療師是怎麼讓自閉症小朋友學會提問的?

速看!42年經驗的語言治療師帶來攻破孩子語言瓶頸祕籍

別再為孩子的自言自語而頭疼!

送你8個語言訓練的小技巧

孩子口齒不清,三個輕鬆居家訓練法

語言治療師:該不該讓孩子背唐詩?

家長們如果在語言教學方面還有什麼疑問,就在下方留言討論吧~

整理| 夢心 梁雨

編輯 | 噹噹 內容顧問 | 孫旭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