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攜隱分享會或是瞭解攜隱諮詢申請流程的人一定會知道,攜隱和其他諮詢機構不一樣的在於前期對於申請人自我挖掘及賣點分析的著重程度,but why is that important?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世界上沒有另一個人與你有一樣的家庭、相同的成長經歷、相似的求學過程或雷同的工作經驗,I mean… NO ONE! 所以before we even get started,請牢記這一點,你很獨特,你是與眾不同的,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你只是不知道你自己很特別而已,所以你在申請MBA這條路上所該踏出的第一步就是 —— 「挖掘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今天讓David哥帶你走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

Step 1:打從心裡接受「你很特別」的觀念

之前,我曾多次分享過,許多中國MBA申請人錯誤的觀念及想法其實都是科舉制度下的遺毒,其實這裡也不例外。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在人才選擇上,必須要有傳統科舉或是今日中考、高考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選才方式,這樣便造就了每個人都必須要「一樣」的問題,因為每個人拿到的考卷是一樣的,每一題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每個人必須在這張一樣的考卷上考到最高分才能進去夢寐以求的夢校,而要考到高分準備的方法也是類似的,就是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但,你現在要申請的學校是在美國!美國是一個推崇適性發展的國家,從小美國的小朋友中午或是下午三點下課後就開始一系列的活動,足球、美式橄欖球、marching band、AP課程、不同社團活動等,這造就了美國人在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這現象也延續到高等教育上,成績好在大學可以拿到獎學金,但運動能力好一樣可以拿到獎學金,甚至成為校園內的英雄人物,故此,美國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強項,在申請MBA時,也可以很直覺的把自己與眾不同的強項和優點放膽地陳述出來。

所以中國申請人真的每個人都「一樣」嗎?其實不然,那只是傳統觀念造成的假象罷了!在看似相同的評量標準下,其實每一個人從小的經歷、家庭的教育、求學的過程、喜歡的領域、課外的活動、工作上的強項弱項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沒有所謂的好和不好,那就是「你」,你很「特別」,而你該做的是一步一步挖掘、探索你是如何成為現今的自己的,並且充滿自信的相信這獨一無二的你可以給你所申請的學校帶來價值。

Step 2:挖掘人生故事

下一步就是挖掘人生故事了!一般MBA申請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童年階段、求學階段及職場階段,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探討這三個人生階段所該挖掘的方向。

童年階段:Who am I?

一個人的人格個性是由兩個元素組成的:即「nature」與「nurture」,而童年是一個人個性塑造的foundation,因為這個時期同時體現了我們的nature及家人、親戚及同儕對我們的nurture,我們童年時的所見所聞有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們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和擁有什麼樣的性格。

正因為這樣,嘗試去回憶並仔細紀錄下小時候在生命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常常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並釐清自己的各種性格,因為我們今天的性格、個性的養成往往可以追溯到我們童年的經歷。最常見的莫過於父母、親人小時候與我們的互動方式所帶給我們的影響,小時候父母關係、親子關係、父母親人教我們的事情及處事態度、親人陪我們玩些什麼都會對我們人格和發展有顯著的影響,這些必須好好去挖掘、回憶。

舉個例子,一個在極度有愛的家庭長大的人,個性往往與在單親家庭或者父母親嚴重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人有很大程度的不一樣,或者,一個獨生子女長大的人的性格與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會與家中有多個兄弟姐妹的人迥異,這都沒有哪個好或是哪個不好,但一定會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同。

此外,小時候和表兄弟姐妹、family friends、小區裡面的其他孩子等的互動也會對我們人格發展造成影響,將這些互動模式都寫出來後你一定會看到現在個性與當時成長背景的正向關聯性,所以,once again,你很特別!So don』t be afraid to be yourselfand be different!

求學階段:Where does it take me?

求學階段是銜接童年性格養成與進入職場開始培養工作技能兩個重點階段之間的時光,但是求學階段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小覷的,畢竟,對大多數的申請人來說,這個階段是申請MBA這個moment佔據人生時光最久的階段(抱歉了...大齡申請人...)。

對一般中國申請人來說,求學階段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探討:第一是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第二是大學還有研究生

小學到高中階段

這個階段對許多在體制內的申請人來說或許是段痛苦的回憶,從小升初到中考再到高考,無止境的讀書和考試,但這時期也常常是奠定我們未來基礎的time period。常看到的是,我們從小學、初中因為某一個科目的老師對我們影響很深遠而喜歡上了某個科目,而因為在這個科目的關係在高中選擇了文科或是理科,最後就因為這樣而在填本科志願時上了某個系,這個人生選擇的脈絡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這段時期除了學習以外對一個人最大影響無非是賀爾蒙同儕造成的了。在賀爾蒙方面,大部分的人在這段時間經歷了叛逆期、早戀、性意識啟蒙及對自己性向的發掘和掙扎等,這些都會對一個人的人生和人生觀有著深刻的影響。而在同儕方面,正面的影響包括和同學的情誼、求學期間結交的手足或閨蜜、和同儕所一起培養的興趣等都會給我們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影響,反之亦然,對在學校被霸凌或是人際關係不好的人來說,同儕在求學階段的傷害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與行為。這些在這個階段所發生的事,回頭細數,都跟我們今天的個性有著極顯著的關聯。

大學與研究生階段

相較於小學到高中階段都是以讀書及面對考試為主,大學及研究生的生活相對來說就顯得多采多姿多了,大多數的中國申請人在這個時刻才開始第一次離鄉背井自己生活,並且可以自己選擇priorities,是要瘋狂玩社團呢?好好讀書呢?做公益實踐呢?還是好好談場戀愛呢?(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人對大學階段課堂裡面學習的內容,印象都是非常低的)。

很多人在這個階段積極參與了學校組織、學期間搞學校活動、做個social butterfly、暑假參與社會實踐或者在國內或是出國旅遊等等,這些選擇不僅讓人更瞭解自己、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請見:GPA太低怎麼辦?),更shape了我們將來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除了心智上的成長外,這個階段另外一方面的成長莫過於未來職業的探索了。大部分申請人是在大學期間才開始經由實習慢慢探索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而這些實習的經驗也會直接、間接地左右他們未來選擇行業的方向,所以,挖掘並記錄下每段實習經驗常常能夠理出一個人職業選擇的方向來。

職場階段:What skills did I acquire?

最後,跟MBA最相關的階段莫過於職場階段了,畢竟,和我們是否夠優秀、能夠申請上top MBA最大的關鍵就是我們的工作表現、職位晉陞和職業發展。但往往我在閱讀人生故事的時候常常發現,即使有人在童年和求學階段可以寫得精彩絕倫,也很有可能在職場階段的故事突然變得很平淡無奇,原因在哪呢?因為,對很多人來說,他們的工作常常是比較周而復始、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對在金融、諮詢和審計這三個行業的人來說,另外,有許多申請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缺乏passion,所以寫起來也會顯得不帶勁。

所以對這樣的人來說,最容易寫出職場階段人生故事的方式可以從skillset來下手,在每段工作經歷裏,你各培養了什麼樣的skills?Leadership(e.g. leading a team, managing up,managing projects/clients, etc.)?Communication(e.g. persuasion, negotiation, cross-function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tc.)?Problem-solving?Creativity?Diversity?Teamwork?

只要抓對了這些skills,至少在紀錄人生故事時能夠重點掌握這部分的內容,此外,真正開始寫essay的時候,學校的essays裏也常常問到這些skillset的體現,這實為一個很好的回憶方式。

此外,在寫這些skillsstories的時候,最好的寫作方法莫過於STAR原則了,即Situation、Task、Actions、Results(請見:攻略 | 來自星星的簡歷!文書!推薦信!),如果能把這四個部分很systematic的記錄下來,不管在接下來的essays、resume還是面試都能夠更輕鬆的面對。

Step 3:賣點分析

在整理好人生故事後,最後的集大成就是賣點分析了!

首先,從頭看一次人生故事並從中找到關聯性,重點放在個性上,總體來說,小時候的成長背景造成的個性和這些個性對後來人生所造成的影響,不論是personal還是professional的影響都是值得highlight的。

再來,在求學及工作階段,highlight出不同種類leadership、communication與problem-solving skills體現的例子,這些都是你實際能力的展現,也會是你和別的申請人一分高下的地方。

最後,標記出來剩餘的skillset,例如:diversity experience、volunteer experience、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等等,這些也會是區分你和其他申請人的素材,因為MBA不只是要一個會工作的申請人,學校也希望招到允文允武且生活體驗豐富有趣的學生。

切記,在賣點分析階段,不僅要自己做分析,更重要的是要請專業人士(譬如說攜隱諮詢

)或是公司主管、同儕等多方面點評,原因是常常自己覺得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卻可能是你很大的賣點(因為你覺得這就是你,沒什麼特別的,殊不知有可能某項個性或是能力是你極大的賣點),反之亦然,或許你覺得自己很大的賣點在AO眼中只不過是個陳腔濫調的技能而已。

Closing

對大部分走過MBA申請的人來說,再度回首,最大的收穫常常是經由申請的過程更仔細地審視了自己、瞭解了自己,且對自己的累積有了更大的自信。

一個好的自我挖掘和賣點分析可以主宰你往後的申請package和結果,讓你在essays、resume和麪試上都能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你跳過了這個步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像是從頭開始、舉步維艱。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一開始要跳過這個最重要的步驟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