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期不少新興市場貨幣面臨重貶困境,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印尼等,導致新興市場股市跟著走軟,投信法人指出,受到新興市場債務問題惡化、美元攀升、貿易戰爭等利空衝擊,引發新興貨幣接連重貶,股市也受到拖累,進而影響整體投資信心。不過展望至年底前全球經濟成長趨勢不變,此時宜採取多重資產策略強化下檔保護。

統計今年來以阿根廷披索、土耳其里拉、巴西黑奧、南非蘭特、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智利披索七個新興國家貨幣走勢最疲弱,累計兌美元貶值幅度都在一成以上,其中,阿根廷與土耳其匯市近期更是分別暴貶逾五成與逾四成,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憂心這波匯市重貶是否演變為新一波金融危機。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投資人無需對新興市場過度憂慮,由於不少新興市場央行已經開始啟動升息循環、祭出貨幣緊縮政策以拯救匯市,且現在新興市場體質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了少數國家經常帳赤字有擴大問題外,多數新興國家經濟基本面已大幅好轉,債務狀況亦較金融海嘯前明顯改善,預期要演變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機率不高。

她指出,全球景氣展望正面,股優於債的資產配置仍是布局主軸,投資人若想降低波動風險,可透過多重資產策略分散持有股、債、REITs、特別股、美國抵押證券等標的,並因應市場靈活調整避險策略,加強下檔保護。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在美國領頭下維持增長態勢,市場情緒雖幾度為消化對美升息預期、中美貿易談判角力等而出現較大波動,但期間隨著非經濟因素影響淡化、市場再度將關注度拉回到基本面。

林素萍表示,美國經濟領頭復甦腳步不變,加上貼近大美國、且採取具「追漲抗跌」特性的多重資產投資組合,仍是較佳應對市場波動起伏的較佳策略。

建議投資人可採取「成長」搭配「收益」策略,當市場震盪時,仍有收益部位可陪伴投資人度過難關,減少震盪;當市場脫離混沌不明之際,成長部位也能讓投資人充分掌握資本利得契機,從容跟上景氣腳步,因應市場起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