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質心姐姐在《如懿傳》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

如懿被毒蛇咬傷

凌雲徹的解決方案是把毒血吸出

這套操作讓我一臉問號

《如懿傳》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

都知道蛇毒治療需要用到血清

凌雲徹這番操作顯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那麼古代沒有血清是怎麼治蛇毒的?

難道真的和一代武林高手洪七公說的一樣

「毒蛇出沒之處,七步之內必有解藥」嗎

經過一番科(bai)學(du)的查證

七步之內應該是找不到解藥的

還不如吟詩一首抒發心情來得有用

實際上

古代如何治療蛇毒的記載真的非常少

我猜想應該不外乎貼草藥和找老中醫這兩種

用嘴吸毒這種方法看電視劇演一演就好

畢竟正常人都不自帶 X 光功能

沒法知道胃裡或嘴裡是否存在傷口

如果你恰好有口腔潰瘍或是胃出血

再如果你又恰好中的是

蝰蛇科(Viperidae)攜帶的血液毒素

一旦毒血接觸到傷口

毒素中的抗凝血成分

會大量侵蝕血液中的血小板

導致血液無法凝固產生嚴重內出血

結局可能會導致雙雙中毒

假如碰到的是

眼鏡蛇科(Elapidae)、環蛇屬(Bungarus

攜帶的神經毒素

也千萬別覺得會好些

要知道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因為這種毒素還分為好幾類

如α-銀環蛇毒素(α-Bungarotoxin)

會同乙醯膽鹼競爭

β-銀環蛇毒素,γ-銀環蛇毒素等

會阻止乙醯膽鹼的釋放

使肌肉失去收縮能力

且傷害不可逆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毒素組分

看到這裡

你可能會覺得神經毒素也太強了吧

那眼鏡蛇科不就天下無敵了嗎

錯了

我們熟悉的平頭哥蜜獾(Mellivora capensis

就能抵抗這種毒素

因為它們的肌肉型煙鹼性乙醯膽鹼受體有突變

進化出了不與神經毒結合的能力

所以蜜獾甚至能把眼鏡蛇當做玩具

這種抗毒能力可能是與生態存在有關

一種是為了捕食毒蛇時不中毒

另一種是防止被毒蛇捕食

類似蜜獾的動物們只好進化出抗毒的生存能力

那麼又有一個非常科(rao)學(kou)的問題來了

用蛇毒毒毒蛇毒蛇會被毒毒死嗎?

經過 Kellaway 在 1931 年做的科學實驗

1.給一條體重206克的虎蛇

皮下注射134mg虎蛇毒液

虎蛇還能活蹦亂跳

2.再給一條120g虎蛇

皮下注射94mg同是澳洲蛇家族的南棘蛇毒液

虎蛇僅僅出現了輕微的癥狀

3.但是給一條120g虎蛇

皮下注射2.3mg印度眼鏡蛇毒

24小時後虎蛇就是蛇皮了

得出結論:虎蛇好慘

好吧

真正科學的結論是

澳洲蛇對同類和關係較近成員有顯著免疫力

抗毒能力往往與地域有關

一旦同類出現變異

這種能力可能就會失效

那人與蛇的關係近嗎?

從東西方的歷史文化來看

人類與蛇的關係非常「密切」

西方《聖經》中提到

亞當和夏娃之所以生兒育女創造人類

是因為一條蛇

在中國傳說裏

女媧造人的故事更是盡人皆知

而女媧的原型正好是蛇

質心姐姐掐指一算

(並且開始胡說八道)

蛇不但是我們的造物主

還是我們的近親?

同學們別著急

現實生活中

無論從地域還是生態來講

人類與毒蛇的關係都非常遠!

質心姐姐要特別提醒大家

如果真的被毒蛇咬到

記得拍照和打120!

ps:拍蛇,別拍自己

pps:拍不到...就算了....

參考文獻:

[1]The immunity of Australian snakes to their own venoms. Med. J. Austr., Vol. 2: 35-52.

[2]Drabeck DH, Dean AM, Jansa SA. 2015. Why the honey badger don』t care: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venom-targeted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in mammals that survive venomous snake bites. Toxicon 99:68–72.

文中專業知識出處:B站世界記憶大師龍雅、質心團隊老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