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共电视有部系列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看过预告,看过导演访问,就这么二次而已,看完就决定不看这系列电视剧,
大麦问我为什么不支持优质电视剧?

不是不支持,我支持,只是我看不下去。
对我来说,那是恐怖片,我不想面对也不愿亲眼去看去听的现实人生恐怖故事。

自己求学的日子没有经历这样的痛苦,以致于我不懂那些因课业压力过大失控的孩子们,
后来我懂了,但也只懂一部分,我怜悯他们,逃脱不了那些压力,来自于家人、同侪、老师...

我永远记得刚谈恋爱时,向好友诉苦,好友说了一段我至今仍忘不了的话,
不过记忆差如我,我只能转述大意,完整的字句就无法了。

「了解不代表理解,理解不代表谅解,谅解不代表做得到」

我懂部分的他们的痛苦,但无法直视他们的痛苦,
那些痛苦将他们压垮,撑得过去的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是不会将同样痛苦加诸在自己孩子上的大人?还是根本不想生孩子了!?

(摇摇头)我无法想像。

导演的理念,是希望大人们正视这些事,不要一直恶性循环,也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有人理解他们,
他们不是真的那么孤单无助,人生还很长,当下的苦痛不会是一辈子的苦痛,
要学会跳出来,考差了,日子还是继续过,考坏了,你还有美好的人生等著你,
分数或大人的期望,不应该影响你的未来,放下吧,让他走吧,
一时的丢脸或被痛斥,那不算什么的,想想未来吧,放下吧,让他走吧,让自己好过啊。

附上导演的访谈,前面是在讲拍摄过程,最后面三段才是我想说的重点,大家可以点进去看一看。
专访/《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导演陈慧翎 X 制片周毅铨:用新类型开启台湾戏剧的可能性

在PPT里有更详细的资料,也欢迎大家点阅。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29288746.A.723.html



我也常常这样鼓舞自己,人生不会只有当下,也不会就此永恒了,
该放下的要放下,要更爱自己和家人还有爱你的人。

还是可以心情低落,但要记得爱自己(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