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姜的種植面積比較大,大蒜也有,但面積小點,根據我們這裡的種植經驗和化肥的銷售量來看,主要以有機肥和高氮高鉀複合肥為主。

一,大姜

我們都知道大姜喜肥,而且生長期近六個月以上,所以必須施用速效加長效的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一般都在年前深翻土地時,施入大量的優質完全腐熟好了的有機肥,在種植大姜時,用商品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混肥作底肥,生長中後期,一般追施硫酸鉀型高鉀複合肥,而且不定期沖施水溶性肥料。

二,大蒜

大蒜的施肥同大姜相似,在我們這裡,也是以有機肥為主,硫酸鉀型複合肥為輔。

一般來說是一次性施入硫酸鉀型高鉀複合肥,因大蒜有地膜覆蓋,所以後期一般不追肥。看大蒜生長情況,後期施用水溶性沖施肥。


蔥蒜類蔬菜包括韭菜、大蒜、大蔥、洋蔥、韭蔥、分蔥等。洋蔥、大蒜、薤等均以鱗莖為主食部分,韭菜以食葉為主大蔥以食葉鞘形成的蔥白為主。蔥蒜類蔬菜中都含有揮發性的辛辣味,同一品種在土壤乾燥及含硫多的土壤中栽培,則辣味較濃。

蔥蒜類蔬菜

蔥蒜類蔬菜一般耐寒性較強,耐熱性弱,在髙溫炎熱季節到來之前停止生長,韭菜等雖可繼續生長,但品質粗硬、老化。這類蔬菜有很強的耐寒力。種子和鱗莖可以在2C~5C的低溫下發芽。在鱗莖形成以後,耐寒能力大大加強。通過低溫春化以後的植株,在長日照和溫暖的環境下,開始開花結實.

蔥蒜類生長的主要部分是葉子和葉的變態部分,葉面積小,蒸騰量小,施用氮肥對促進葉片的生長很有作用。

蔥蒜類蔬菜

蔥蒜類的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而有不耐乾旱的弦線狀鬚根從退化的莖部生出。根羣分佈的範圍比其他蔬菜小,主要鬚根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耕作層中,所以它們適於密植,並需要勤灌溉和施肥。

蔥蒜類對養分的要求一般以氮為主,並且配合適量的磷、鉀肥。增施廄肥、人糞尿等,對於品質和色澤的提高有明顯效果。但洋蔥、大蒜等在鱗莖膨大的後期,不宜多施氮肥,否則會造成鱗莖的破裂而延遲成熟期,而且不耐貯藏。

蔥蒜類蔬菜

蔥蒜類蔬菜根系吸肥能力弱,但養分的吸收量較高。因此,要獲得高產量必須加大施肥量,增加施肥次數。對於洋蔥和大蒜等鱗莖膨大的蔬菜,要注意施用催苗肥,促進幼苗迅速返青;還要注意施催頭肥,以促進鱗莖的膨大。對於無發達鱗莖的韭菜、分蔥等,每收割1次要重施1次氮肥,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保證下茬產量。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確實要想種菜長得好,合理合適施肥是關鍵。施肥分為施底肥和追肥,在種菜過程中,既要有底肥也要追施化肥,很多人是似乎對施化肥很反感,其實沒必要那麼敏感,化肥對提高產量和果實品種有很大作用。有些人家庭種菜想著是不是可以不是化肥,我想說不施化肥種出的菜也沒想像中那麼好喫。針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說說種姜種蒜如何施肥。

施基肥:基肥一般施腐熟糞肥,姜和蒜的生長週期都很長,秋播大蒜從陽曆九月份一直長到第二年六七月份,姜大約在三四月份播種一直到十月份採收,所以為了防止植株早衰一定要多施基肥,一般每畝地施腐熟有機肥3-5噸(其中雞糞、牛糞可以各佔一般,或者全部為農家肥),再施複合肥50斤,如果有草木灰每畝地施200-300斤。

追肥:我們分開來說姜和蒜如何追肥

生薑:發芽期不需要追肥;苗高30cm長有1-2個分枝時如果苗長得弱追施壯苗肥,每畝地施複合肥40斤,苗很壯可以不追施;當苗長到「三股杈」時追施第二次肥,這次追肥促進姜塊膨大,可以多施一點,每畝地追施餅肥300斤和複合肥100斤;九月中旬立秋前後補充追肥,追施複合肥50斤,追施三次肥就可以了。

大蒜:我們以秋播大蒜為例

3月份氣溫回升,要追施返青肥,以氮肥為主,促進植株生長,每畝追施尿素30-40斤,4月份葉片進入旺盛生長期,並且為抽薹做準備,每畝含氮較高的複合肥50斤,5月份蒜頭進入快速膨大期,追施含磷鉀較高的複合肥50斤;在大蒜生長期間如何出現黃尖時可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的葉麪肥。

適時適量的追施化肥是蔬菜穩產高產的關鍵,只要不過量施化肥,對蔬菜口感和品質是沒什麼影響的。施肥不簡單,希望上面說的能給您些許幫助。


感謝邀請,歡迎關注【愛農幫】!

生薑的施肥原則:

因為重型姜在幼苗期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幼苗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也較少,但生薑長到三股權期以後,植株生長速度加快,分杈數量增加,葉面積迅速擴大,根莖生長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增加;

生薑的基肥:生薑的基肥可以結合深翻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雞糞3000-4000kg、或優質圈肥4000-5000kg,純硫基複合肥50kg,硫酸鋅1-2kg,硼砂1kg;

生薑的追肥:1、生薑壯苗肥:於6月中上旬幼苗長出1-2個分枝時,結合澆水沖施二次肥,間隔10-15天,每次每畝沖施高氮複合肥15-20kg;

2、生薑拔節肥:又稱轉折肥(立秋前後),三股杈階段,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每畝追施高氮複合肥70-80kg;

3、生薑的根外施肥:在塊莖膨大期進行,9月中旬植株出現6-8個分杈時,每畝沖施高氮鉀複合肥50kg左右,分兩次施用間隔15天左右;

生薑套種大蒜方式:

本模式適宜打算秋播區水澆地;畝產姜2500-3000千克,蒜薹400-500千克,蒜頭800-1000千克;

種植形式:東西向作畦,畦寬1米,種4行大蒜,套2行姜。大蒜採取大小行種植,大行距30釐米,小行距20釐米,株距6-8釐米,每畝栽3.3-3.5萬株。2行姜套種在蒜的大行間,行距50釐米,株距12-15釐米,每畝0.88-0.95萬株。

栽培要點:施足基肥,每畝用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碳酸氫銨100千克,深翻30釐米,作畦。適期早播,大蒜秋播覆蓋地膜,姜春播,二者比單作時適播期提早10天左右。播前做好種子挑選和處理。搞好追肥,姜要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間分3次結合澆水追肥,苗高15釐米前後追施提苗肥,每畝用尿素10千克;植株具有2~3個分枝時追壯苗肥,每畝用複合肥15~20千克;進入旺盛生長時重追肥,每畝用複合肥40千克;大蒜一般不追肥,但為增加蒜薹產量,一般在蒜薹採收前15天左右,追一次催苔肥,每畝用尿素10千克,同時葉面噴施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2次;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不清楚的,歡迎評論區留言,或在愛農幫主頁私信提問!


大蒜施肥

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兩種。

1、大蒜的基肥:

大蒜的基肥最好以有機肥為主。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

雞糞

、鴨糞、廄肥、堆肥、餅肥等。基肥的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係到大蒜蒜頭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因此在生產上應施足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大蒜的目標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的需肥量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確定。有條件的可施用棉籽餅等餅肥50-100公斤。配合有機肥作基肥施用的化肥通常有過磷酸鈣、氮磷複合肥、氮鉀複合肥或

三元複合肥

等。每667平方米施用標準氮肥75公斤左右。氮素化肥要有2/3作基肥施用,1/3作追肥施用。磷、鉀肥絕大部分作基肥施用。磷肥使用過磷酸鈣30公斤左右。磷肥作基肥施用時,無論是過磷酸鈣,還是鈣鎂磷肥,都要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淺耕翻入耕層。鉀肥的施用數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鉀30公斤左右。

2、大蒜的追肥:

從大蒜的幼苗期到鱗莖收穫前的各個生育時期,根據其生長發育和需肥、吸肥特點,分期進行施肥,即為追肥。

  大蒜的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需要時氮、磷、鉀肥及各種元素應配合施用,這有利於大蒜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利於促進養分的吸收利用和增進品質。氮肥對大蒜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在給大蒜追施氮肥時,應注意可能引起的不利影響。另據試驗,氮肥的追施效果與種蒜蒜瓣大小有密切關係,種蒜蒜瓣越小,施氮增產幅度越大。因此,在用小瓣蒜作種蒜時,應適當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大蒜追施磷肥、鉀肥可以增進氮肥的平衡吸收利用,促進大蒜生長發育,提高蒜薹和蒜頭的產量。大蒜後期不僅要追施氮肥,也需要追施磷、鉀肥,要氮、磷、鉀肥配合按2:1:1比例施用,或施用複合肥。這對防止大蒜後期葉片早衰、促進葉片養分向鱗莖運輸有利,能顯著提高蒜薹和蒜頭產量。

生薑膨大期怎麼施肥

  7月底8月初開始,姜塊進入膨大期,是產量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這時養分供應不足,就會影響姜塊膨大,使姜塊瘦小,不飽滿,產量明顯下降。所以,在姜塊膨大期要加強施肥管理,以保證養分及時、充足、合理、均勻、全面供應,才能使姜塊充分膨大,提高產量,獲得好收成。

  具體施肥方法如下:

  在姜塊膨大期間,必須每15天根部施一次肥,每次每畝施三元(15-15-15)複合肥75~80公斤,硝酸鉀15~20公斤,磷酸二氫鉀10~15公斤,兌清水或沼液50~60倍後淋施。同時,每10天葉面噴施一次0.1%硫酸鎂、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600倍氨基酸複合微肥、1000 倍KT-30(氯此脲)混合液,連續噴施8~10次。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從葉面補充養分,提高葉片的營養水平,延緩植株早衰,有利於姜塊膨大,使產量明顯提高。

 生薑的追肥

  1、生薑壯苗肥:於6月中上旬幼苗長出1-2個分枝時,結合澆水沖施二次肥,間隔10-15天,每次每畝沖施高氮複合肥15-20kg。

  2、生薑拔節肥:又稱轉折肥(立秋前後),三股杈階段,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每畝追施高氮複合肥70-80kg。

  3、生薑的根外施肥:在塊莖膨大期進行,9月中旬植株出現6-8個分杈時,每畝沖施高氮鉀複合肥50kg左右,分兩

 


生薑、大蒜每年我都會種一些,但種的量不大,都是自家食用為主,有多餘賣點或送點給朋友喫,生薑、大蒜的肥料平時都要注意準備一些土雜肥,如牛、羊、雞、鴨等糞便,及腐爛作物搞桿、落葉、草木灰等,在播種前將這些土雜肥收積在一起,加一些油菜籽枯粉,尿素伴勻,用人畜糞水撥濕,水分的掌握能手握能成團,丟在地上能散,就可以了。放地上堆起來,蓋上塑料薄膜。讓其充分發孝。這樣裡面會產生很高的溫度。裡面的寄生蟲基本上可以得到全部殺死。起到消毒殺死病蟲害的作用,20至25天以後打開肥料散熱,就可以使用了。生薑、大蒜播種以後蓋在上面,效果非常好。很有利生薑大蒜的出苗,下大雨以後依然非常疏鬆,而且肥效非常持久,並且不容易流失。每畝用量在15擔左右,多點也沒有關係。到後期如苗發黃缺肥,每畝可用20一25公斤複合肥,加10公斤尿素拌勻作追肥也比較好,還可以根據生薑、大蒜的長勢進行葉面施肥。但還要接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撐握,如土壤的肥力。雨水的多少。看苗施肥,這也是很重要的。


因大姜為弱根系地下莖塊作物,前期增施有機菌劑,生根劑,促進根系發達。配施平衡肥。中期可施硝硫基,分三至四次並逐次增量,配施硫酸鉀和鈣鎂鋅中微元素。後期沖施高鉀水溶肥。配沖硝酸鉀或硫酸鉀。保證高產.高品。


姜蒜我種植沒專門研究過,叢蔬菜種植角度上講用硫酸鉀複合肥加生物有機肥比較好。太忙了。忙裡偷閒就不多說了。


種姜一般情況下用農家肥,雞豬糞便作底肥,如果有牛糞作底肥應該效果更佳。在平整土地的時候把農家肥均勺撒在地裏,進行翻耕平整。


先說種姜.政地前一定使用一部份土雜肥:然後再撒一部複合肥:以鏤鉀肥為主:然後種姜.的時候還得使複合肥:然後在立秋前後培姜的時侯:姜二邊還的使用複合肥∽:種蒜↘政地前使土肥:複合肥方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