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的汽車經銷商都有了自己的DCC部門,負責網路線索的跟蹤和成交。這些網路線索基本是2、3家垂直網站通過會員服務的形式提供的。這些從網路而來的線索已經大約佔據了經銷商車銷售成交的20-40%。

但是,隨著大多數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加入,也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我們也不難發現,線索的數量雖然越來越多,但是質量也在下降,導致經銷商的DCC部門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但是成交缺越來越難;還有還有為了爭奪排名,不斷刷文,挫敗感十足。經銷商進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中,誰也不想放棄,但是結果卻對大家越來越不利。

而且我們也會發現這些大型汽車網站也在打傳統媒體廣告,補充自己的流量和線索供應能力。

汽車經銷商和這些網站的會員合同,大多規定了網站提供相應的線索,相關的排名規則,培訓計劃,但是對於這些線索的來源和性質卻沒有明確的定義。

大家做進口車還是貿易的,都知道原產地證明( certificate of origin),無論是葡萄酒、鐵礦石等等,都需要相關第三方權威機構的產地和品質證明。

網路搜圖,僅作樣例。

比如,義大利葡萄酒行業過去曾經醜聞纏身,被貼上「基安蒂紅酒Chianti」標籤的葡萄酒,根本就不是來自義大利肯特地區的葡萄酒。不擇手段的商人購買劣質葡萄酒,並將其貼上基安蒂紅酒標籤,因為他們知道美國人喜歡這種葡萄酒。但是義大利和葡萄酒種植者聯盟馬上意識到,這種做法會毀掉葡萄酒產業。

因此,義大利制定了一個標籤制度,以保證瓶中葡萄的質量和來源。用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DOCG)標籤貼在軟木塞上的粉紅色紙帶,顯示政府檢查了葡萄酒的來源,它支持義大利該地區已知的價格/質量比率。

我想,我們的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也可以在和這些網站簽署合同的時候,要求這方面的證明或明確以下的來源和定義:

1)是否是該網站自身的瀏覽客戶「主動」留下的線索

客戶是獨家或是多家留資,給同品牌/他品牌?

2)或是該網站從其他數據供應商那裡購買客戶信息、然後分發給經銷商的數據

客戶是「被動」的,這些客戶信息是獨家或者多家推送給自己和其他經銷商?

3)是否擴大推送了留資客戶的信息給自己和其他經銷商

客戶是「被動」的,得到信息的經銷商超過了客戶的意向範圍。比如客戶只選擇了同品牌的3家,但是信息被推送給了同城同品牌所有的8家;或是把通用的意向客戶信息也推送給了福特的經銷商。

很顯然,我們加入會員的目的是獲得1)類中的客戶信息,質量最高。但是現在2)和3)或其他低質量的線索卻在增加,而我們也沒有得到「原產地證明」。在大數據的今天,我想汽車網站給經銷商提供這些線索的明確分類,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情,而不是打包混在一起。

同時汽車經銷商也要仔細判斷一下:在當地的汽車市場上,通過網路「主動」留資、到店購買的客戶大約會有多少,自己能夠分到的蛋糕有多大?和自己的人員投入是否匹配。這些充滿挫敗感的工作,導致的員工壓力和不良情緒,如何化解。

汽車經銷商購買網路線索,比起數量,質量是更重要的。如果有了網路線索的「產地」和評級制度,也許可以大大減少大家的無效勞動,或是做出性價比更好的選擇。其實在美國的汽車垂直網站線索供應商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混搭」情況,在業內也出現了相關的討論。

美國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把優良貸款資產和不良資產混在了一起,剛才的義大利葡萄酒的例子也是一樣,甚至我們最近的「疫苗」事件。這種「混搭」導致的連鎖反應也是巨大的。希望我們的汽車經銷商的網路線索,不要成為「拼多多」。

現在已經九月,快到年底的「集采」談判期間了,希望廠家和經銷商們可以藉此溝通這方面的要求。我相信這一定是雙贏的:汽車網站可以提高服務品質,汽車經銷商也可以應用更清晰的數據來評估自己的表現:是線索質量下降了還是自己的服務接待表現出了問題 。

(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