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飛機被各國軍隊裝備,空降兵也就應運而生了,早在一戰時期就有用飛機攜帶士兵潛入後方,偷襲敵人倉庫的戰例。1930年蘇聯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支傘兵部隊,咱們國家陸航部隊成立於1950年。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我國的第一位女傘兵,她退休後先後爲家鄉捐獻了1000萬元,他的名字叫做馬旭。

  馬旭出生於哈爾濱,14歲便報名參加了軍隊,先後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作爲醫護兵的她在戰場表現的非常突出,她也因此被推薦到第一軍醫大學學習。1962年進入空降兵部隊負責傘兵的保障工作,既然來到了空降部隊,跳傘是必不可少的,這對於馬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年秋天他就第一次在飛機上空降,成爲我國第一跳傘的女兵。

  此後的20多年時間裏,他先後進行了140多次空降,不僅是第一個跳傘的女兵,也是我國跳傘次數最多、同時跳傘年齡最大的女兵。九十年代馬旭退休了,但是他缺沒有選擇安度晚年,一直從事跳傘方面的研究,想要用自己的經驗繼續服務部隊,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馬旭退休之後和老伴一直都住在武漢的一個軍區大院旁邊,生活簡單樸素而低調,碰見她的人也絕對不會想象得到,這個老太太就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女傘兵!作爲老一輩的革命軍人,她退休之後的待遇自然也很高,而且她本人也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不僅填補了我國空降兵病理學方面的空白,也收穫了不少稿費。她根據多次跳傘的經驗發明瞭“充氣護踝”和在高原跳傘使用的背心,這些發明也都獲得了發明專利。

  這樣看來馬旭和老伴的晚年生活應該很好,但事實上他們兩個人從家裏的裝修,到穿着的衣服都非常簡單,他們甚至都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所以平時馬旭穿的最多的就是軍裝了。那麼馬旭的錢都去哪裏了呢?

  答案是他把錢捐獻給了自己的家鄉,這樣一個省喫儉用的老兵把一輩子的積蓄多達1000多萬元全都捐獻給了自己的家鄉用於教育事業。木蘭縣政府在得到了這樣一筆捐助之後,也在研究如何使用這筆錢。

  馬旭是老一輩革命軍人的典範,她自己省喫儉用卻想着自己的家鄉和祖國的下一代的教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某些明星,出場費動輒幾千萬,還偷稅漏稅,拿出一點錢做慈善就到處宣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捐了錢一樣,實在是令人憤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