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真正改變生活的20個瞬間,哪一個你最有同感?

十年前,我們去銀行取錢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隊伍快接近的時候,銀行櫃員擺了擺手對後面的人說,快下班了,後面的人明天再來吧。

十年後的今天,當朋友用支付寶、微信、智付等移動支付應用給我們轉賬五千元的時候,在那個我們微微一笑的瞬間,錢就到賬了。

短短几年間,移動支付行業規模已將近100萬億了,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是顛覆性的。雖然這些改變也許是漸進的,但這些改變能讓我們產生不少的感慨:移動支付時代的到來將不可逆轉,無論我們是否願意!

"老扒手"的煩惱,一個古老職業的沒落!

山東濟南,一位有20年盜竊生涯的"老扒手"在一次扒竊後被警方抓獲。他在錄口供時稱:現在扒竊的活兒不好乾了,坐車吃飯都手機支付,走路逛街手機不離手,上哪摸那麼多現金去?看來,扒手這個老行當也要迎來其發展的瓶頸期了。

一個藏私房錢男人的告白:移動支付改變的不是生活,是命運!

以前移動支付不是很流行的時候,老婆一個月給我1000塊錢用於吃飯和抽煙。基於食堂吃飯價錢不貴的原因,我每個月月底還能剩下點錢拿去買22塊的小蘇抽,過點小資日子。但是,移動支付普及以後,我的每一筆錢老婆都知道,消費記錄全部在移動支付APP裡面。這樣,所有的私房錢都無處遁形了。

盲人按摩院的福音:改善經營的移動支付技術

在盲人按摩院,由於盲人行動不便,他們只能根據帶有聲音提示的計時鐘來計算按摩的時長。收銀就更麻煩了,盲人只能根據經驗摸摸紙幣金額,而且只能摸個大概。自從有了移動支付以後,支付寶、微信、智付等都有掃碼支付功能。盲人手機上的移動支付APP只需開通語音提示,就能知道顧客付款的金額了。而營業收入只需讓親友定期轉賬提現就行了。省去了收現金、找零、提現的煩惱。

移動支付顛覆了工資福利發放的形式

從直接把錢塞進信封的現金髮放形式,到把錢直接打到員工銀行卡的銀行轉賬形式,再到購買福利卡犒勞員工的購物卡抵現金形式,工資與福利發放實現了從現金到電子貨幣的轉變。現在,它又迎來了新的形式-批量轉賬。這種由一個主賬戶同時向多個分賬戶進行轉賬操作的功能,可實現收款人信息的批量導入、發款人集中分組管理,批量轉賬到分賬戶,並有資金監測功能,這種功能已經在智付錢包等移動支付應用上出現了。

搭訕神器:移動支付APP

搭訕從掉錢、掉書發展成現在的沒帶手機了。有一天,同事李哥發現地鐵站服務台的妹子很漂亮,然後他假裝沒帶手機、沒帶現金、沒帶銀行卡,求著服務台妹子幫忙買了張票,接著更近一步非說要發紅包給她,順帶加了妹子的微信號,然後他成功脫單了。

移動支付讓銀行倍感危機了

幾年前,馬雲的一句「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它」並沒有引起銀行業的重視,反而是一堆冷嘲熱諷。但是,自移動支付誕生的那一天起,銀行業就沒有幾天好日子過。裁員潮、高管離職潮、關店潮……銀行業似乎四面楚歌。現在移動支付公司的很多業務已經能夠代替銀行了。比如線上辦理銀行卡這種形式,如智付E卡。這種世界通用的電子銀行收款賬戶,在用戶在無需親自櫃檯辦理的情況下,即可通過相關的移動支付APP進行遠程開戶,並可通過網銀、櫃檯、境外第三方支付等向該卡進行轉賬操作。

移動支付消滅了傳統支付的抹零和找零習慣

以前去小店買菜買水果,每次結賬的時候如果價格是15塊3毛,那我們一般都說老闆給15塊就行了。但是自從掃碼支付普及後,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老闆絲毫沒有抹零的意思。而與抹零相關的找零,也發生了變化。買賣雙方有時候嫌麻煩,拿幾毛的找零就不要了。而有些店鋪結賬時使用支付寶、微信會有隨機立減、鼓勵金等,這相當於優惠了。而這種不會像硬幣那樣佔地方的的優惠方式是大眾喜聞樂見的。

移動支付改變我們的花未來錢的方式

在沒有信用卡以前,我們借錢只能通過熟人或者高利貸,在信用卡被廣泛使用以後,我們可以通過刷信用卡的方式來解決資金難題。而在移動支付誕生以後,花未來錢的方式就更加多樣化了。目前智付錢包等移動支付APP上會有信用卡個性化管理這個功能,我們就可以通過支付APP,對信用卡現有額度進行相關管理操作。這樣提現、額度調整等操作就更加便利了。

移動支付讓假幣無處可逃

在車站旁開小店的,每天都能見到不同地方過來的各色各樣的人。就算店老闆有著十幾年驗鈔經驗,使得他對假幣有了火眼金睛的識別能力,也難免還有看走眼的時候,而驗鈔機本身也有失靈的一天。一年失手幾次收到幾張百元大鈔,對店家來說也是一件心疼的事情。自從支付寶、微信、智付等移動支付工具出現以後,這個問題幾乎不再成為問題了,收現金的次數就大幅下降,收到100元的次數也就跟著下降。有時候,店家發現錢不對,也懶得驗證,就直接說沒零錢了,讓顧客直接掃碼。

移動支付能讓人上癮

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只帶手機的國人,到了國外取了一疊外幣瞬間就覺得很不習慣了。要付錢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掏出紙幣而是拿出手機。一群人出去吃一頓飯,錢都要好久才數清楚,根本不像手機支付輸個數字就行。手機不見了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想著無法打電話,而是在想自己的支付寶、微信錢包、智付錢包還有那麼多錢,趕緊把賬戶註銷。


樓盤網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腦洞很大啊!現在的引動支付就是依靠著互聯網的存在才能夠發展壯大的,一旦沒有了互聯網,那麼移動支付肯定會消失。

移動支付就是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感測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

簡單來說,就是移動支付十分依賴互聯網,如果沒有互聯網那麼移動支付也會滅亡。那麼問題是互聯網會消失嗎?科學家David Eagleman卻曾經撰文指出有四種情況可能導致互聯網遭到嚴重威脅。

第一個就是劇烈的太陽耀斑,它會導致大量衛星都同時停止工作。除去衛星外,耀斑還可能導致磁暴。「一次主要的太陽活動將會摧毀整個互聯網。地震、爆炸或者恐怖襲擊都無法完成的事,太陽耀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第二個就是網路戰爭,這個已經無需多說。

而第三個就是政治。在2010年的選舉後騷亂中,伊朗政府就曾關閉網路達45分鐘,據猜測是為了過濾來自YouTube和Twitter的信息。埃及在2011年早期也曾這麼做過。不過不要以為只有在動亂地區才有這種情況發生。美國總統曾經被授予過一項權力,可以發動」Internet kill switch」。 在私人或政府網路遭受可能造成大規模傷害的攻擊時,可以關閉網路。

第四就是光纜斷裂。儘管衛星在互聯網通信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99%的全球互聯網流量都是依賴于海底光纜。這些光纜已經經歷多起事故,事實上,它們會因為低防衛和高影響,很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

所以互聯網想要消失很難。而且計算互聯網消失了就不會說沒有網路,會有更新的替代。


如果互聯網消失了,還是可以有移動支付的。早在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前,別的國家就已經有移動支付了,只不過不是依託於互聯網。

有一個在其官方地圖上沒存在過的非洲「國家」 早就實現了全民移動支付。

大家都聽過「索馬利亞」,可是大家應該都沒有聽過「索馬利亞蘭」這個國家。

不但沒聽過,而且也找不到。

因為在其官方的出版地圖上,「索馬利亞蘭」這個於1991年就宣布「獨立」的「國家」並不存在。

但是,確實是有這麼一個國家!

不過這個國家卻是個確確實實的貧困國家。由於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並不認可,致使該國的貨幣「索馬利亞蘭令」貨幣只能在本國流通。走在索馬利亞蘭,你會以為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是富豪,因為他們拿著成捆的錢在街上的現象並不罕見。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由於該國隨意印刷貨幣,致使貨幣貶值,在大家的人們也只是等著來旅遊的人和他們換取本國貨幣,因為在當地人眼裡,歐元美元要更值錢。

也許就是以上的種種原因,加快了該地區的移動支付的發展,「索馬利亞蘭」成為全球一個唯一無現金支付的地區。

通過與金融公司和電信運營商合作,將手機號碼與銀行賬戶綁定,通過收發簡訊兌換現金。

不需要依靠互聯網技術,只需利用通訊就可以完成轉賬支付。

在中國還不知道微信付款、支付寶付款是什麼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已經實現了移動支付。


謝邀,就算互聯網沒有還可以通過電話、信件進行找回,突然延伸更重要的問題,就想趙本山小品中說的:「如果有一天人沒了,錢沒花了,那多可悲啊「。關於這個你想過么?

中國的年輕人不愛立遺囑,覺得晦氣,支付寶、微信賬號很少告訴家人。但根據這些平台的一些條款,如果我們「沒」了,這裡面的錢還真的可能跟著沒了。怎麼辦?聽聽律師、理財師、專家有什麼對策吧。

網友提問:我沒了,支付寶的錢咋辦?

「我支付寶有7萬多,微信有2萬多,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我的家人並不知道這筆錢,這些錢會怎麼處理?最終去向是怎麼樣的?」近日,有網友大開腦洞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和所有網友一樣,小編也覺得這個話題,並不是一個玩笑,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實問題,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因為我們都會使用支付寶和微信。至少,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使用了微信。

據《揚子晚報》報道,現在很多年輕人一部手機走天下,手機里各種支付應用多多少少都有些錢。一個人在蘭州上班的馮先生,就在自己的支付寶賬戶上存了10萬多元,但是這筆錢沒有人知道,包括他的父母。

我們都知道,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用戶註冊時都只能綁定一個手機號碼,這個手機號碼當然都是用戶自己在用。萬一遭遇不幸,根本來不及通知家人和朋友,誰會知道這裡還有一筆錢呢?計算支付平台好心通知一下,也只能聯繫到出事人的手機號,那這個「通知」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部分存在於第三方平台里的財富,多數有帶有一點「私房錢」的性質,比如有網友就提到,家人知道自己的哪些支付賬戶上有錢,但不知密碼。另外,時下流行發微信紅包,許多用戶的微信錢包會有幾百上幾元錢,但因為發紅包時進時出,也根本沒把它當回事。

如果因為用戶死亡,其支付寶和微信里的錢就此「被充公」,對其家人來說,就是一筆損失。

協議藏「風險」條款,我們都點了「同意」

正當大家討論上述話題非常火熱的時候,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支付寶、微信、QQ等登記註冊時的協議暗藏一些帶有風險的條款。估計你們和小編一樣,在註冊賬號時,並不會細讀這些協議內容,而是匆匆點擊了「同意」。當然不同意也不行,否則就使用不了。

《支付寶服務協議》第四部分第三項第5條就規定:「為了防止資源佔用,如您連續12個月未使用您的支付寶登錄名或支付寶認可的其他方式登錄過您的會員號或賬戶,支付寶會對該會員號或賬戶進行註銷。如該會員號或賬戶有關聯的理財產品、待處理交易或餘額,支付寶會協助您處理,請您按照支付寶提示的方式進行操作。」

意思是,如果用戶突然死亡,甚至即便沒有出事,但只要一年時間內不使用支付寶,自己的賬號就會被註銷。

當支付寶的用戶去世,按照協議規定,賬戶里的錢可以讓親人來繼承,支付寶「會協助處理」。但很實際的一個問題是,支付寶如何協助你?在世的親人又如何知道這個有錢的賬戶?至少到目前為止,小編還沒有看到有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的案例。

怎麼辦?理財師、律師、銀行人士支招

如果真的忌諱立遺囑,那也是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以免真的出現錢跟著沒了的結果。下面我們來聽聽專業人士有什麼高招。

理財師的對策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合理配置。意思是,即便支付寶里的錢沒了,但也只是一部分。這個辦法似乎並沒有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只是說降低了一點點損失。

銀行人士的對策是:對於網路平台里的財富,可依照銀行資金的提取方式,提供死亡證明、戶口本、公證書或者法院判決書來提取。嗯,這個辦法相對比較靠譜一些,但還是沒有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家屬如何知道死者在支付寶里有那麼一筆錢?

看來,理財師和銀行人士的答案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那我們來聽聽律師的建議。

有律師建議:一是可以學西方國家,直接立遺囑;二是賬戶持有人可以以寫日記的形式,把自己財富賬號記下來,生前不透露,但死後家人就知道了;三是可以向自己的親人坦承賬號信息,裡面涉及到的部分錢物數額。小寶君認為,這些建議都是說給用戶說的,只是單方面解決了問題。

《中國青年報》文章則建議:「人沒了支付寶還在」並非杞人憂天,這是未來所有人不得不面對這一問題。無論是從對用戶負責的態度,還是從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角度,都應該在立法層面上重視這一問題。

看到最後,小寶君覺得,需要用戶自己不要過於保密小金庫,要想辦法讓家裡人知道,比如寫日記記錄下來,講真真的發生了意外,這些錢還是希望能留給家人,而不是支付寶里。


如果互聯網消失了,所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必然要找一個新的支付方式來代替。不過你放心好了,你的移動支付是綁定你的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的。這些信息移動支付系統它是會在自己的系統內保存的,只能說你不能跨網跨單位去幹什麼了,到時候你可以憑你的身份信息找回,然後再啟用新的支付系統。

我們可以從二戰時期的事例來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死了很多人,尤其是美英等國,因為戰爭的原因,多少家庭人員失散,後來就遇到了親人確認的問題,以及財產的繼承問題。這個時候,那些國家啟動了血型確認來解決冒領財產以及冒認親屬的問題。現代當然是用到了最嚴格的親子鑒定了。

所以這個問題不用杞人憂天,不過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來預測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來玩玩的。


我們小區門口有家超市 有一天我下樓買飲料 有個年輕小伙進來買煙 然後舉著手機問有沒有微信 老闆說沒有 小伙又問那支付寶呢 老闆說沒有 小伙一本正經吐槽了一句讓我笑了好幾天的話:

「那請問你有什麼 勤勞致富的雙手嗎?」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至少是發現了支付寶和微信里的一個重大漏洞,人走了錢還在,親屬又不知道,不知道密碼又沒法查詢。問題的關鍵就是,對支付寶和微信所設置的制度進行修改,大家一起呼籲,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重視,向馬雲和馬化騰施壓,對不合理的制度進行修改。修改的建議是:如果一個賬號在支付寶和微信里有一年沒有使用,其所有的錢全部自動轉入對應的銀行賬戶,如果是這樣,其親屬在一年後還可以到銀行查詢獲得相關資金信息,確保老百姓的錢能夠讓其親屬繼承。

同時也提醒了大家要預防萬一!給自己的親屬有知道你資金的去向和提取的方法。


這個問題我在多個論壇上提醒過。什麼無現金支付,全靠網路?忘了大自然的電磁暴和軍事電磁暴,一下子可以把一大區域內所有機芯全燒了就是你和支付寶和銀行的cpu全毀存多少錢雙方都無憑證你就哭去吧,遠不如手裡有「原始的」一張存摺。且不說一朝有什麼黑客攻擊篡改數椐。


最簡單實際的做法是增加支付寶(微信支付)資金往來補充條倒,強制實施一定期限內無發生事實的支付寶微信內資金按提現方式自動返現捆綁或對應的銀行帳戶,如果銀行帳戶已註銷則應由支付寶微信主動聯繫戶籍管理機構。


如果互聯忽然沒了 你銀行里的也取不出來 現在銀行的數據也是保存有伺服器而不是本地數據的 郵政的有一次伺服器出了問題幾個小時櫃員機櫃檯都辦不了任何業務 在任何地方也刷不了郵政卡 打客服電話說緊急處理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