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0日晚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佈後

  有網友發現

  在視覺中國網站上

  那張黑洞照片

  被標註版權爲視覺中國所有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隨後迴應稱,“用此圖蹭個熱點用於公司廣告等商業目的有風險”。柴繼軍解釋,任何一張照片都有版權,取決於版權人希望這張照片如何使用。這張照片在視覺中國網站上圖片說明中已經表述明確:“此圖由歐洲南方天文臺提供,僅限於編輯類用途,使用請署名歐洲南方天文臺,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事實上,包括歐洲南方天文臺、NASA等科研機構網站上的物料通常都使用知識共享署名4.0(CC 4.0)國際許可協議,只需清晰可見地註明來源即可免費傳播。

  緊接着,@視覺中國影像 官微也在當天下午15點對“黑洞”照片版權作出了《聲明》:

  網友紛紛提出質疑

  緊接着

  @共青團中央官微

  就國旗和國徽圖片使用版權問題

  點名視覺中國

  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第一位

  評論量超過10萬!

  @共青團中央官微

  直接點名視覺中國

  “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配圖顯示:

  國旗和國徽的圖片出現在了視覺中國的版權圖庫中。

  其中,國徽照片版權標註爲視覺中國,圖片爲限價圖片,用於內文(報紙、網站、雜誌內頁)不低於150元,整版跨頁(報紙、雜誌)不低於500元,雜誌封面不低於1000元,商業價格使用另議。

  國旗的照片標註爲編輯圖片,如需商業用途,則需致電客服。

  道歉,網站關閉整頓,股票跌停……

  視覺中國面臨“涼涼”局面

  儘管視覺中國緊急進行危機公關,連發兩次道歉信,並稱自願關閉網站整改,但大家似乎並不買賬。

  4月12日(今天)上午,視覺中國股票開盤即跌停,報25.20元。根據計劃,今日視覺中國將有3.88億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開盤跌停意味着這部分股票在一夜之間蒸發超過10億。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蒸發就像“黑洞”一樣,一眼看不到盡頭。

  國旗標價3000,

  又一家圖片網站無法訪問…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連鎖效應仍未停止。有網友發現,除了視覺中國外,同類圖片平臺“全景”也將國旗、黨旗、黨徽照片及衆多前國家領導人的肖像照片等進行售賣……

  全景網在其介紹中自稱“中國領先的視覺內容提供商”,而在網友曝光的截圖中顯示,全景網將國旗圖片據尺寸分爲S、M、L、XL型號,其中明確寫着“廣告用途幷包含標準授權所有用途”,最高售價達3000元一年。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明確規定,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中也規定,國徽及其圖案不得用於商標和廣告。

  目前,全景網網站目前已無法訪問。

  類似網站不止一家

  盈利模式引發質疑

  ……

  據悉,視覺中國十年來設計法律訴訟案件1.2萬件,絕大部分爲起訴他人公司作品侵權,視覺中國2018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爲4.8億餘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84%。

  據北京商報報道,外界認爲,視覺中國存在“維權——訴訟——和解——簽約”的“商業模式”。不過對於網友所說的釣魚維權模式,視覺中國曾做出否認的迴應。

  也有自媒體吐槽全景網絡“套路自媒體”,對自媒體進行1萬元一張的圖片維權。

  自而媒體從業者認爲是全景網絡“套路營銷”使他們中招,因爲全景網絡多次宣傳過非商業用途使用圖片免費,且“全景”上的照片是可以免費下載的。但是如果自媒體的微信公衆號一旦真的使用了其圖片,就會被按“張”起訴。至於什麼是非商業用圖,全景網絡說了算!

  而據天眼查統計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全景網絡的開庭公告多達1870次:

  圖片來源:天眼查

  全景網絡在2017年的公司年報裏公開講道,爲了開展維權式營銷組成新團隊,比上年員工增加了62人,由此導致人員、房屋租賃等營業總成本增加6.09%。全景網絡當年員工總計才195人。

  “維權式營銷模式”立刻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財報顯示圖片維權收入增加了2100多萬。

  圖片來源:全景網絡2017年報

  網友則表示,類似亂象是時候整改了!

  國家版權局迴應:

  各圖片公司要規範版權運營

  不得濫用權利!

  據微信公號“國家版權”4月12日消息,近日,“黑洞圖片”版權問題引發關注。國家版權局重視圖片版權保護,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

  國家版權局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這些年來,大家越來越重視版權,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尊重知識產權的價值,纔可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然而一些類似的圖片版權公司,就利用“知識產權保護”的旗幟,用“釣魚”來尋求暴利。

  打擊這樣的版權釣魚,惡意天價索賠的行爲,不會阻礙中國社會版權意識的進步。尊重著作權,不意味要“尊重”視覺中國等的經營方式;吐槽視覺中國,也不能損害來之不易的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共識。

  期待版權行業越來越規範,讓更多的好內容、精彩圖片可以被傳播。

  來源:民生週刊(ID:msweekly)整理自新華社、中青報、澎湃新聞、新浪微博等

  編輯:王迪

  責任編輯:劉燁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