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最近天天忙於應酬,大魚大肉,一天要拉幾次肚子,且大便都浮在便池裏。

  上網一查,大便漂浮很有可能是“脂肪瀉”,王先生心裏非常緊張。

  他馬上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就診。

  通過系統的檢查,脾胃病科徐寅醫生告訴王先生,這種腹瀉是脂肪性腹瀉。

  是因爲他每天進食過量的肉類或較多油膩的食物後,再喝點冰啤酒飲料導致的。

  腹瀉跟脂肪瀉有本質的區別。

  什麼是脂肪瀉?

  脂肪瀉是一種症狀,非獨立疾病。

  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營養物質不能完全吸收,而從糞便中排出,引起營養缺乏的臨牀綜合徵羣,亦稱消化不良綜合徵。

  脂肪瀉的病因

  胃源性脂肪瀉

  源於各種原因如萎縮性胃炎、胃癌、胃大部分切除術後引起的胃酸分泌不足。

  胰源性脂肪瀉

  由於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引起腸道對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所知。

  多見於慢性胰腺炎、胰腺萎縮、腫瘤完全阻塞胰管等。

  肝膽道疾病

  重症肝臟疾病及長期阻塞性黃疸,膽汁形成減少或引流不暢,可導致脂肪的消化吸收不良。

  可見於肝硬化晚期、先天性膽管梗阻及感染性黃疸等。

  腸道疾病

  各種原因導致小腸粘膜吸收面積減少、粘膜表面病變、腸壁浸潤及酶缺失等,均可影響脂肪在小腸的攝取、加工和吸收。

  見於小腸大部分切除術後,小腸缺血、各種腸道感染、克羅恩病等。

  其他

  如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與血清蛋白異常有關的胃腸道綜合徵、結締組織病等都可以引起脂肪瀉。

  如何識別脂肪瀉呢?

  糞便量及次數增加,呈灰白色,含脂肪。

  由於腸內存儲不消化物質,同時腸肌軟弱無力,使腸內積存氣體增多,而有腹脹、腹鳴、排氣多等症狀。

  由於腹瀉和脂肪吸收不良,多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等症狀。

  脂肪瀉往往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腸道吸收不良,常繼發各種維生素缺乏症、營養不良性貧血及水腫、電解質缺乏等表現。

  徐寅醫生介紹,如果像王先生一樣短時間內進食了大量脂肪類的食物,導致糞便變輕、大便稀爛、浮在水面或大便次數增多,這是由於過食脂肪而導致的一過性的腹瀉,多數情況下無需治療。

  只要清楚了腹瀉的原因,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即可恢復。

  如果經常發生脂肪瀉,而且這種腹瀉又與進食脂肪量無關,或者腹瀉超過了5天,身體也日漸消瘦,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及早地針對病因治療,才能真正的治癒脂肪瀉。

  (編輯Max。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徐寅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