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追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拿到一個景區你到底怎麼做旅遊策劃?「心理佔位」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現在看來,在信息高度過剩和廣告高度集中的旅遊行業,景區策劃作業正在迷失方向。

  筆者研究了世界上最頂尖級的三本營銷書籍:唐·E·舒爾茨的《整合行銷傳播》、里斯和特勞特合著的《新定位》及《營銷革命》,全球最前沿的營銷觀念讓我一定要重新認識旅遊策劃的方向,而「奪取遊客的大腦——心理佔位」,也許纔是最終答案。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醒那些需要策劃的旅遊景區:

  先看幾組數據:

  而在中國,報紙總計2100多種,通訊社2家,廣告電臺1200多座,有線和無線電視臺3000多座,還有雜誌和互聯網等,這些媒體每天投放的廣告數以億計;那麼試問:在這些廣告中,有多少能傳播到位呢?又是誰在閱讀、關注或者聆聽這些傳播的內容呢?

  我們因為傳播需要而發明的媒體數量太多,就連人的身體也成了廣告位……成千上萬的廣告信息爭著在預期客戶的頭腦裏搶佔一席之地,20000家全國旅遊景區數量。2005年以來,全國已經新增4A景區185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233個。

  但是遊客對信息量的接收是有上限的當他們面對如此多的廣告媒體、高度同質化的旅遊景區、大眾傳播的效果越來越小,所有旅遊企業、銷售人員及廣告業者都困惑了,怎麼辦?別人搞促銷你就跟著搞,別人做廣告你也跟著做,別人打折你也跟著打。誰究竟搶佔了遊客大腦的最佳位置?

  問大家幾個問題:

  世界上最高的山峯叫什麼?珠穆朗馬峯!第二高峯呢?全球計算機業的老大是誰?IBM!第二呢?第二呢?你第一次愛上的人叫什麼?那麼第二個呢?酒店、機票網上預訂找哪個?攜程旅行網!第二呢?

  作為有雄心的旅遊企業,你必須先入為主捷足先登,進入遊客大腦的捷徑是爭當第一。假如別人已經搶佔了你的位置,怎麼辦?效仿只會加速滅亡,我們能做的就是給競爭重新定位在小池塘裏當大魚(然後再擴大池塘的規模)要強過在大池塘裏當小魚,心理佔位成為必然。

   遊客的大腦有嚴格的1234567排序,他會給任何一個信息選定一個空當並將其保留,而旅遊策劃就是爭取最佳的大腦的空當或位置。心理佔位的結果就是顛覆旅遊策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