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為非常喜歡張若昀的一首歌,叫《堅強的人》,其中,有幾句歌詞唱到了他的心裡:

我想做人一定要堅強,有時候你我一樣,掙扎著尋找方向,漸漸觸摸到世界冷暖。生命旅程就是戰場,別再逃避,別再失望。

初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他還不滿18歲,只是因為聽到這首歌,覺得歌詞特別有力量,能跟他產生共鳴。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吳大為逐漸明白,生命的旅程就是戰場,要竭盡全力,去佔領高地,要勇於走出舒適區,擁抱困難,迎接挑戰!

旅程的開始

吳大為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男孩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從骨子裡面透出來一股堅韌的勁兒。

吳大為,代號黑狐,成長在甘肅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小時候的他膽子小,學習成績也一般,所以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那時候的吳大為,既膽怯又自卑。

高一那年,他開始學習美術,起初只是想應付高考,但是後來他發現,在不知不覺中,畫畫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那年,因為美術省聯考失敗,他與本科擦肩而過,只能選擇上一所普通的大專。一直以來,同學和老師的看不起,再加上高考的失利,讓他一度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在天津上大專的那三年,我找回了一些自信。」吳大為說。在大學裡,他擔任了學生會的部長,同時也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他結交了五位意氣相投的兄弟,他們六人是班上公認的「笑星組合」,他們在哪裡,哪裡就會有笑聲。

大學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半開玩笑地說,笑星組合終於要解散了。但是吳大為他們知道,這並不是開玩笑,這是一種對學業生涯的告別。雖然已經畢業半年了,在機會很少的聚會中,他們還是會找到當年的「笑聲」。

學習,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大學實習結束以後,吳大為意識到了社會競爭的殘酷性。簡歷投了幾個公司,收到的反饋都是:我們的職位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高考失利時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湧入他的腦海,學歷像壓在他身上的一塊巨石,每每想到,都覺得不甘心。

說來也巧,吳大為在北京找工作期間,曾經三次路過尚德機構的分校,「這個世界在殘酷懲罰不改變的人」深深地觸動著他的內心。

認真思考後,吳大為決定報名自考,提升學歷,他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也可以很優秀。他認為,只要想做好一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來得及。

尚德的格局和實力,堅定了他的選擇

今年5月份,吳大為來到尚德機構,學習行政管理本科課程。他感覺,在線學習的模式很新穎。

他坦言:「尚德的課程是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這種模式,打破了地域和空間的限制,把最好的教育資源普惠到所有人,讓教育平等,讓我們可以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這裡,我還遇到了很多年輕的優秀教師,他們的上課方式很有特點。還遇到了幾位很有責任心的班主任老師,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同學。」

在尚德學習的這段日子裡,吳大為最想感謝的,就是馨美老師。在高中之前,吳大為的學業生涯,可以說是並不愉快的,是在歧視中過來的,直到遇到馨美老師,他才第一次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表揚是什麼感覺。

吳大為以前不太願意跟人交流,直到遇到了馨美老師,他才開始嘗試去相信自己,也是讓他改變的最大的動力。馨美老師對他的支持,讓他堅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

吳大為同時還很想感謝,薛洋洋老師和周天琦老師。

吳大為說,每次有事情,找薛洋洋老師,洋洋老師都會解釋地很清楚,很耐心,1810考期考完試之後,也是薛洋洋老師第一個去詢問他考試成績的。

周天琦老師,除了學習上的事情,生活上也會時常幫助他。

記得有一次,吳大為到北京遊玩,返程當天,因為買的是早班飛機,凌晨四點半就要辦理登機手續,所以吳大為就決定,在機場待一晚上。天琦老師知道他在北京後,就主動邀請吳大為去他們家住一晚上,然後第二天再送他去機場。

在尚德的老師和同學的影響下,他發現自己與過去相比,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更加積極向上了。目前,吳大為已經是他所在班級的班長。

選擇大於努力

在學習的同時,他還有兩份兼職工作,一份是美術老師,另一份是健身教練。

「健身教練是一個最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職業」吳大為說,「想要干好這份工作,首先就是要本著對會員負責,為會員著想的想法,幫助每一個會員,達到他們的要求,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蛻變。」

「做美術老師,很辛苦,但也很快樂,因為這是我的夢想。我目前教課的對象,是即將高考的學生。考前的學生嘛,多少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我作為老師,不僅會要求他們技術上有突破,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以一個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考試。」

「因為我也是從這條路上過來的,也會給他們講一些自己的經歷去鼓勵他們」

吳大為的作品

吳大為的作品

吳大為的作品

吳大為說,自己接下來的任務有兩個,一,是爭取早日在尚德順利畢業,實現自己的本科夢。然後,就是準備公務員的考試,即便這次不能成功,至少也曾努力過。

吳大為覺得,自己選擇在尚德學習,是很慶幸的一件事。在這裡,讓他既能懷揣夢想,又能腳踏實地。

吳大為始終認為,選擇大於努力,方向對了去努力,才會事半功倍,否則的話,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

最後,他想跟所有還在迷茫期的同學們說:「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感覺到不舒適和擔憂未來,是所有焦慮的源泉。不要去厭煩它、恐懼它,而是把它當做提示,提示我們去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然後去實事求是地去分析問題,找出路徑的關鍵。剩下的就是堅定的行動,並且堅信自己的行動能夠成功。

「真正的戰鬥,現在才開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