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過了二十多年,最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大概是2009年,認識到自己一切的一切,自我的認為,那些定義,體驗,自己的感受,全都是欺騙自己的。

我不想再繼續活在自我欺騙中。

--------------

眾生,在心靈織造的夢境中活著。

妄念與習氣織造的夢境,裹挾著心靈,被恐懼與希望所活著。

那就是自我。

如何在我們活著的時候,讓自我死去?

學法!自檢!禪修!

心靈好似一個盒子,盒子容納事物的空間是有限的。

儲存慾望的情緒多了,盒子容納其他事物的份額就少了。

接納清涼的法義多了,盒子中被垃圾佔據的空間就少了。

在我們的肉體身心中,真正容納儲藏信息的,並非是大腦意識,而是心靈體驗。

大腦意識只能分別信息,而確認信息、並且接受信息,將信息固化、予以儲備的是心靈體驗。

這就是為何老年人,大腦意識記憶衰老後,想不起剛發生的事情,卻清晰記得兒時經歷的一切。

那是因為心靈,被最初裝進去的體驗,佔據了絕大部分空間。

如何將佛法義理順利地裝入心靈空間,替代凡夫一生的體驗記憶?

首先是心靈對真理極度的渴望,因為心靈形成的一切體驗,都是以願望作為凝固的基礎。

對於真理極度的渴望,可以稀釋心靈儲存的,人性對其他慾望的願望。

心靈凝固的體驗感受,在對於真理的極度渴望中,被一點一點的替代、融化、稀釋、分解。

體驗冰釋了,儲存在心靈中,曾經的記憶認知也就融化了。

心靈儲存的細膩認知融化了,附著在認知之上的習氣情感也就融化分解了。

內心深處,種種願望形成的自我人格,以及自我人格體現出的我執秉性,就會稀釋融化消散了。

此刻,頭腦意識的分別,失去了心靈願望感知的推動力。

記憶,思維,概念,就如同玻璃上的冰花一樣,融化脫落了。

你會發現,真正認知世界,對感知進行分析的,並不是大腦意識。

而是心靈深處清醒的覺知。

你會驚訝的發現,原來生命並不僅僅是肉體與精神。

你可以不依賴於大腦意識,不依賴於肉體感官而存在。

你可以獨立於肉體身心,脫離於大腦意識,脫離於感受慾望,而清醒獨立。

此時,就是心靈重新認識心靈自己的時刻。

真正的禪修,就是由此開始。

心靈如何認知心靈自己?

首先,認清大腦意識並非是自己,因為心靈覺知可以獨立於意識,清醒存在。

其次,覺察肉體感受並非是自己,因為心靈清澈脫落了感受習氣,清爽安詳。

進而,確定心靈體驗並非是自己,因為心靈能對體驗認知的純澈明晰,是體驗無法束縛牽引的單純。

至此,心靈進入極深極深的覺知,覺知在深邃無限的清澈中,覺照熄滅了心靈殘存的習氣覺受。覺知中本沒有自我,不受自我監禁的覺知,是純澈明媚的光芒,是安詳舒適的自由,是單純穩固的喜悅。

純澈明了的覺知,熄滅細膩覺受的過程,就是心靈自夢境中蘇醒的過程。

夢境中心靈深藏的,無限深層認知,在舒適安寧的清醒心靈中,開始一幕幕、一段段、一層層、自發的揭露出來,展現出來,釋放出來。

心靈深藏的深層認知體驗,是覺知在過去無量世中,對心靈世界的認知痕迹。

猶如你在深夜黑暗中,眼睛被亮光閃耀的瞬間,眼睛中形成的光暈痕迹。

曾經被習氣體驗、意識思維活過的痕迹,會在心靈覺受中,形成一層層凝固的體驗,覺知被習氣體驗蒙蔽,透過覺受體驗而認知,認知就形成了世界。

當心靈覺知,脫落了肉體大腦意識,脫落了感受慾望凝固的束縛。

心靈明晰覺知中,累世輪迴的記憶,猶如虛空中綻放的焰火,無盡無限,無邊無止。

心靈覺知,在泛濫浩瀚的習氣、場景、體驗、覺受、認知中,寬恕一切,寬恕所有,只是安詳溫暖的覺知一切。

覺知安詳在,不拒絕一切的愛、也不改變一切的寬恕中。

覺知就是寬恕,寬恕就是釋放,釋放覺受的心靈,習氣在愛與安詳中消散到最後。

那明澈裸然的覺知,在凈化的習氣夢影中,見到了覺知自己。

真真切切的,你會在心靈極深極深、極深極深的清醒無限中。

在純澈離惑的,離辨空寂中,見到今生的自己,真真實實的、完完整整自我形態。

你會完整性、系統性、立體性的看到,構成你今生自我的一切因素。

你的肉體細胞,構成你細胞以下的,各類能量原子,你的思維、記憶、概念、念頭、情緒。

你心靈感受中,深層次藏匿的細膩動機、覺受體驗、慾望感受,以及剎那間生滅的習氣覺知、心識取捨。

就好像你在鏡子面前照鏡子一樣,只不過你可以穿透鏡面,無限深邃地看到鏡子中,構成你自己的一切因素。

你能夠完整系統、究竟無礙的,纖毫無漏的,看到你今生,與無量過去世,以至於未來無盡的,生生世世中,構成你無數「自己」的一切因緣。

就證明生命,已經完整徹底的,從構成自己的因果習氣中,究竟解脫了。

眼睛,是看不到眼睛自己的,身心靈中,能覺知一切的,只會有一個主體。

你看到了構成自我的,過去未來一切微細因素,所有細膩業緣,覺知一切的清澈,就從業境夢幻中,徹底解脫了。

當下,覺知與所覺的自己,面對面。

覺知是無限的清醒明了,所覺,是存在初始的移動。

那個真實細膩、具體飽滿、情感鮮活、立體生動的自己,連帶著構成自我的,無限深邃習氣,如霧氣消散在清澈覺照中。

習氣就是能量。

覺知無限,穿透宇宙原始細微能量,洞照「存在感」於剎那中。在剎那中,無限深邃的明澈,脫落了剎那中,無盡細膩習氣之相續。覺照「存在感」的清醒,是確定「存在」的本初,是空間最初移動,是時間最初誕生之錯覺。

覺知就是錯覺。

微妙覺照,洞照時空誕生的瞬間;瞬息中,是時空的緣起與盡頭;剎那間,能量宇宙的誕生與熄滅,只是當下。

覺知「存在」的明了,對所覺存在的「確認」,本質是一瞬錯覺。

錯覺失去了,繼續覺知的習氣幻影,覺知本身就是錯覺之夢因。

覺知中是明了,明了平復了覺知,心靈對所分別,冰釋前嫌。

分別熄滅,心靈熄滅,世界分解,虛空融化。

恍若夢醒,宇宙蒼穹,微塵世界,浩渺星雲,無限眾生,瞬間成一幻念。

三界蒼茫,過去未來,只是太空中漂浮的一粒灰塵。

你是沒有自我的無限,而無限就是當下。

你是逝去光明的極耀,你是脫落喜悅的大樂。

你是失去生滅的普照,你是無掛十方的充滿,你是熄滅瞬息的莊嚴。

以一切眾生心,呈現無心自在的清凈。

經云:無所住而生其心。

依所有眾生相,展現隨緣不變的圓滿。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諸佛。

——法義

在其後尋尋覓覓很多年,找到了佛法,真理,解脫,這一生只為此而活。


以前我也這樣茫懂,活在這個世界為了什麼呢,金錢嗎,還是愛情,還是成就、為什麼親情會因為錢而變得不好,為什麼友情會因為幾句話變得破裂,為什麼明明互相深愛的女朋友甚至把我看得比父母重要的女朋友說有新歡就有新歡了呢。

而且這個世界放眼下去各種混亂、矛盾、計較、吹捧、嘲諷,不好的事情新聞天天在寫,美好的事情卻寥寥無幾,做好心人會被說是老實人,自私自利的人卻獲得很多人崇拜。

我當時也想不通,直到我遇到了一本書。原來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奇蹟呀,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從此之後,看這個世界,迷茫不再,感恩常有。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太傻天書》


我來告訴你,其實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極其悲哀的,因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還有一部分人更慘,被天意所針對,基本屬於幹啥啥不行,做啥啥不成的那種,怎麼慘呢,慘到你明明知道被天意戲弄,卻無能為力。這裡應該不只是天意,還有更多的東西,大部分的人,基本屬於存在沒有太大的意義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單純的給這個世界湊人數的。除去那些大部分的人,剩下的人就是這個世界還算重要的組成部分了。不說了,說多了也是假的,只要你沒死,就跳不出這個囚籠。即使死了,也跳不出。就算你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那麼簡單,也沒用,因為,你只是湊人數的之一。


緣生緣滅,人生就是這樣

一生,生老病死都要經歷,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一生首先要為了生存,然後就是事業,婚姻,子女,財富,

其次是為了孝敬父母,報答父母親人的養育之恩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最後才是布施四方,走南闖北,回報社會。享受自然。

樂知天命,安享人生即可。


謝邀我覺得有明確人生地圖的人太少了,我周圍的人以及我,沒有在生活中不迷茫的。生活中略微不迷茫的人是那些對生活稍微有規劃或者對生活沒那麼敏感的人。當我碩士畢業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個人租房子,新的環境,感覺世界一下子就靜下來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自己要努力重新認識自己,然後重新規劃生活。自己一個人有時候很寂寞,但是也有助於尋找自我。自己以前迷惑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自己就會相應找來各種各樣的書籍和資料,27年經歷過的事情和感受就是我的素材。自己會有意識的遠離他人,周末也喜歡自己一個人去看書去思考。這樣的生活很寂寞,但是每當想明白一些問題,自己也會無比的欣喜,解開一些困惑,睡眠和整個人的狀態也會不一樣。自己漸漸喜歡寫日記,從原來想寫的時候寫,到現在每天都會寫。寫日記就是總結,總結了才會有收穫,變成意識中很實質的東西。到現在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一生為了什麼,但是漸漸會發現自己更了解自己,面對選擇,自己也漸漸不會迷惑。制定階段性計劃,自己也更務實,也知道自己需要提升的方向,且執行程度也會比以前好。以前整個人會很情緒化,經常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說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話,現在人理智很多,也不太會後悔什麼。以前或多或少喜歡和別人比,現在也很少受他人影響了,生活更踏實。我覺得很深刻體會的是,就像周國平所說,「就好像有一個更智慧的人在後面指導你」。「知道這一生到底為了什麼」,我想,這絕不是一個僭越的結果,它一定是一個過程,從量變到質變。人生其實很短暫,認識自己,是一種能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