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感謝生命裏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零號財經】 新聞 第1張

人物簡介

周潤發,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憑《英雄本色》、《監獄風雲》、《賭神》等電影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為“雙週一成”。1995年遠赴好萊塢發展。主演了《安娜與國王》、《臥虎藏龍》等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曾兩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

1999年在洛杉磯中國城“中央廣場”留下手印,2000年獲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特別成就獎,2004年憑《喋血雙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槍手形象成為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員前三名。2005年被香港網民評為“經典電視劇小生”第一名;2007年獲美國AZN電視臺 “亞洲卓越獎頒獎禮”終身成就獎。

此外,周潤發還熱衷於公益事業,2000年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2003年獲頒特區政府銀紫荊星章,同年其奮鬥歷程被寫入香港啟思出版社出版的中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成為首位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演藝界人士。

正文講述

所有的安全感和底氣,終究只能靠自己給予。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因幼年時家境貧寒,少年只能早早輟學去當洗車工,賺錢養家。

有一天,洗車店來了一輛勞斯萊斯。從沒見過勞斯萊斯的少年感到十分新奇,於是忍不住打開了車門,摸了一把方向盤。

誰知正巧被領班看見,上來狠狠地抽了少年一記耳光,用刻薄的語言對他嘲諷道:“把你的臟手拿開。像你這種人,一輩子也坐不起勞斯萊斯!”

正是領班的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少年。遭受冷眼後的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少年在心裡暗暗發誓,早晚有一天他要出人頭地,然後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勞斯萊斯。

若干年後,當年那個被斷言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的洗車小弟,終於逆襲成功,成了香港影壇的頭號明星。

他紅極一時,擁有資產幾十億,傳聞其名下有五輛轎車,其中就有一輛超豪華的勞斯萊斯。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潤發。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輕易把你打垮。你被別人踩在腳下的尊嚴,終歸還是要靠自己一片一片地撿回來。

正因為經歷過種種困苦與磨難,你才會拼了命地想要擺脫現狀,去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

面對那些打擊和羞辱過你的人,你更應該不卑不亢,紮實地走好自己的路,憑本事和能力去還給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劉若英曾經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其中有一個情節至今讓我過目難忘。

林見清花光了年終獎,租了輛小車,拉着一車的禮品,風風光光地去參加同學聚會,卻被老同學一眼戳穿了他裝大款的事實,並對着他極盡嘲諷。

好勝心極強的他,回北京之後發憤圖強,終於做出了一款備受歡迎的網紅遊戲,在業界一炮而紅。之後更是與知名遊戲公司簽約,人生從此走上巔峯。

這是一個虛榮而勢利的社會,你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帶着某種功利色彩的。所以,與其一味地抱怨社會規則和價值觀的不合理,倒不如讓自己盡早融入其中,一步步地實現人生的進階。

無論你出身如何,學歷多高,只要願意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總會有突圍的機會。而這,恰恰就是這個社會最公平的地方。

當你遭受他人的質疑時,最有力的反擊,不是在背後極盡詆毀,而是盡可能地讓自己變得優秀,活得比對方好。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強大。你所受過的傷,最後都會長成你身上的鎧甲,讓你不再懼怕來路的風雨。

劉哥是我的一個北京朋友。

那年,他談了一個對象,兩人很快也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姑娘帶着他回家去見家長,當姑娘的父母得知劉哥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市場專員,沒房沒車,甚至連幾萬塊錢的彩禮都拿不出手時,他們怒了,不留情面地把劉哥從屋子裡趕了出去。

和女友分手後,劉哥站在人行天橋上,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車流,內心充滿着絕望與無助。

這時的他纔想明白過來,一個沒有經濟實力的男人,拿什麼去對自己心愛的女人負責?

接下來,劉哥過上了一個人奔波忙碌的日子。他投入了自己的所有時間,不分晝夜地工作,只為了換取一個確鑿可見的未來。

某天深夜,總經理回公司取東西,發現偌大的辦公室裏只剩嚴哥一個人在加班。總經理感覺這小夥子挺踏實靠譜的,沒隔多久就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

幾年後,劉哥成了公司華北地區的市場總監,管理着手下幾千號的員工。他一躍晉升為精英階層,住着高檔住宅區,去哪裡都有專職司機接送。

《紙牌屋》裏有一句臺詞,真正有價值的奮鬥,它的動力絕不來自敬重,而是來自恐懼。

你真該感謝生命中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才讓你有了不斷進取,扭轉頹勢的決心,否則你可能將永遠蜷縮在自己的保護殼中,不去改變,繼而放棄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30年前,馬雲去肯德基面試。

面試時,馬雲滔滔不絕地向人事經理介紹什麼是電子商務,人事經理看着眼前這個說話不着邊際的應聘者,馬上得出一個結論:這人滿嘴跑火車,絕對不會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好員工。

據說,當年總共有25個人去肯德基面試,其餘24個人都應聘上了,只有馬雲一個人被拒絕了。

而如今,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市值早已遠遠超越了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餐飲。

去年年底,“馬雲以4.6億霸氣收購肯德基”的重磅新聞,更是刷屏了朋友圈。

有人說,這意味着馬雲30年之仇,終於得報。

馬雲用了30年的時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那些曾經不看好他的人:謝謝你們當年的不收之恩,最終把我逼成了你們害怕的樣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