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張

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

景泰藍是明清時代的器物,真名叫銅胎掐絲琺琅。

瞧這精巧的紋樣和頗為考究的形狀當年可只有皇帝才配擁有!要是在客廳擺上那麼一件兒,格調瞬間就高大上了。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3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4張

以細銅絲做線條,以五彩琺琅做點填,

景泰藍的外觀不僅晶瑩潤澤還很典雅。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5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6張

▼有一種美無關起源

盡管關於景泰藍的起源並沒有定論,但大家都認同明代宣德皇帝把掐絲琺琅玩到了巔峯,宣德的兒子景泰立志要超過他爹,然而他爹在鑄煉上已經到達頂峯。

於是只有在顏色上另闢蹊徑,

“景泰藍”就醬紫誕生了。

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於是那深邃的藍也成了御用的寶貝。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7張

△明朝景泰年掐絲琺琅龍耳扁壺

扁壺也稱為背瓶,清代稱之為寶(抱)月壺,造型吸取了遊牧民族汲水皮囊的精髓,攜帶方便。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8張

△明景泰款掐絲琺琅象足洗

洗內鍍金,器表藍地飾轉枝番蓮;洗底邊緣飾一圈如意雲頭紋,次圈為轉枝番蓮間七珍。這些紋樣在古代大都是和平、吉祥的象徵。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9張

△明景泰款掐絲琺琅鹿鶴長春花插

▼有一種匠心點石成金

不管是紙稿設計、胎型製作,還是掐絲、點藍、燒藍,還是最後的磨光、鍍金,每一步都需要細致入微才能成就如此精品。

所以景泰藍的工藝總有種點石成金的趕腳。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0張

其中掐絲最費時,能將銅絲掐出神韻生動的畫面,大概匠人們也都是細節控吧。

而點藍的釉料也很厲害,這種釉料與瓷器不同,它經過了細致的配比然後燒制而成。

除了盛水的器皿,

清代有才的匠人還將景泰藍製成了各式物什。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1張

△清掐絲琺琅圍棋、象棋盒

長方屜式型的圍棋盒,盒底有一橢圓形孔,方便將內屜頂出;象棋盒為蓋盒,內有象棋盤。不論是實用還是做擺件都是上好的精品。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2張

△清掐絲琺琅夔龍紋鏡

夔龍紋鏡的正面鑲玻璃鏡而非青銅鏡;夔龍紋則是漢族傳統裝飾紋樣,常見於古鐘鼎器物上,象徵最高的祥瑞。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3張

△清掐絲琺琅龍紋文具

天寒地凍,墨水容易凍結,“暖硯”就出現了。左邊的匣子就是“暖硯”:長立方形匣口,卡一放硯的平臺,放置兩方端硯,平臺下方的空間用來放熱水或炭火。中間的筆架做成了山峯的形狀,有“筆山”之稱。 右邊分別是提供研墨用水的“水盛與勺”和防止寫作時紙張飄動的紙鎮。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4張

△清掐絲琺琅方勝式盒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5張

△清掐絲琺琅燭臺

▼有一種皇帝不愛金銀愛景泰藍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也是個景泰藍控。宴會時只有他一人專享景泰藍膳器,而陪同用餐的其餘人員,只能使用金銀或瓷質餐具。

金銀居然都淪落到被“只能”修飾了啊喂!

乾隆是有多寶貝景泰藍!

來看看乾隆的寶貝藍們吧: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6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爵、盤

爵是商周時期的飲酒器,也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只有貴族中的貴族才能用此飲酒。後世仿古作品常加託盤搭配成套,作為祭器或陳設之用。掐絲琺琅爵的三足,安穩地插立在託盤中央突起的爵座當中,風格獨特,實顯巧思。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7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獸面紋方鼎

造型花俏的鼎形器,器腹中央及四角都裝飾稜脊,上層飾夔龍,下層飾獸面紋,足飾龍紋。與著名的周文王鼎在形制與紋飾上均相仿。獸面紋不僅是“守護”的象徵,還象徵財富和光明。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8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奔巴壺

奔巴壺俗稱“藏草壺”,又叫“賁巴壺”、“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凈瓶。壺分四層,工藝精美而設計巧妙。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19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天雞尊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0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扁壺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1張

△清乾隆掐絲琺琅十相自在梵文碟

▼有一種景泰藍帶身上

清以後,民國的景泰藍水平不及前代,做工變得粗糙;建國後景泰藍工藝又開始復興和繁榮。到了今天,景泰藍已經不主打容器了,各式的景泰藍擺件兒品類繁多。

看了這麼多你可能會說“美,但我又用不上”

沒事,還有一種景泰藍可以帶身上。

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2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3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4張乾隆皇帝終於有一件審美在線的物件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新聞 第25張

耳環、胸針、串珠、項鏈……愛美的菇涼們不妨來一抹藍去點綴春天叭!

如今的景泰藍雖不再是皇帝獨享,品類也不再侷限於家居陳設,然不論是用途還是寓意上,景泰藍都以其無可比擬的工藝和華麗奪目的形象,散發着其自有的魅力。

嗯,置一件景泰藍,

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格調不高了!

-END

-文章| 地道風物

-圖片| 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館官網及其他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