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確定高鐵一地兩檢,圖為高鐵西九龍站大廳的「跨境高鐵」指示牌。 中通社
香港確定高鐵一地兩檢,圖為高鐵西九龍站大廳的「跨境高鐵」指示牌。 中通社

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港府提交的「一地兩檢」條例草案,高鐵香港段的八年爭議就此告一段落。誰都不願點破的重大意義在於,經香港本地立法,大陸在香港鬧市車站中就此有了一塊象徵主權的執法飛地(指在某地理區劃境內有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屬地區與國家間的相對關係),這條高鐵則有了象徵統一的京港直通。

香港這條高鐵,名字叫廣深港高鐵,但名字取得十分委婉,因為真要是通往深圳、廣州那點距離,哪裡用得著費那麼大的勁去另建高鐵,更用不著爭什麼「一地兩檢」。這條高鐵,實際上早寫在中國大陸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的京港高鐵中,即從北京直通到香港,跟另一條京福高鐵延伸至臺北,是一樣的戰略規劃。

如果沒有這個偉大意義,香港這一段短短的高鐵,早在二○○九年的市民抗爭中,就可能胎死腹中。誰料在費用超支、工期延誤、環保爭持等爭議中,高鐵站建到了鬧市尖沙咀,還得在高鐵站中實施「一地兩檢」,這意味著香港回歸廿一年後,香港境內除了駐港解放軍,還有另外數支帶槍執法人員在限定區域內執法。

所謂「一地兩檢」,按香港政府的解釋,就是以租借方式,允許大陸方面在香港境內設立「內地口岸區」,執行中國大陸法律,不僅海關、邊檢、公安等執法單位可在此執法,大陸法院亦會在「內地口岸區」行使司法管轄權。

香港人會比較有興趣的,是按照新通過的法律,因應大陸執法人員在口岸區具備的刑事執法權,所以將設羈留室和儲存槍枝的器械室。並基於「保安利益」,雙方協商後通過讓擁有刑事執法權的大陸執法人員帶槍至西九總站。

而外界關注的可能是,通過「一地兩檢」香港本地法後,香港政府將把西九車站中的內地口岸區象徵地租借給大陸方面,而租借期限是否會如外傳般,設在二○四七年六月卅日,即作為一國兩制主要政治承諾「五十年不變」的到期之日。更有趣的話題是,那時大陸的內地口岸區會和「一地兩檢」繼續存在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