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和紅豆常常被人混淆一談,很多時候還以為是同一種東西,那麼究竟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有哪些?它們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不一樣,祛濕食材的話,選用哪個比較好?現在就讓小編給你介紹一下!

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

1.赤小豆和紅豆形狀上的區別:

兩者顏色相同,但是形狀不同。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

2.赤小豆和紅豆煮後的變化區別:

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但是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煮不爛,吃著比較硬。

3.赤小豆和紅豆的體積和功效與作用的區別:

紅豆, 又叫紅飯豆, 個頭稍大,就是常用來做豆沙的豆子, 有祛濕作用。 而赤小豆體積比較小,最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適合產婦食用。可見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4.赤小豆和紅豆在食用上的區別:

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一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一般適合熬粥;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葯,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捨


【紅豆&赤小豆有何區別?】同為豆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營養該有的都有了,兩者性質和營養成分接近。紅豆最突出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是補血佳品,尤其女性特殊時期吃紅豆除了補充丟失的鐵元素還能補充優質蛋白。而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這種成分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除濕的功效較強。赤小豆供藥用調理,而紅豆主供食用。

從烹飪的角度來對比【紅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粥】:紅豆比較容易煮爛,容易出沙,口感綿密;赤小豆相對來說比較硬,不太容易煮爛,也不容易出沙。赤小豆的豆香味比紅豆稍顯。


  赤小豆的功效和作用:赤小豆又名紅飯豆,具有酸瀉、消腫、健脾養胃、利尿、解除部分毒素等功效。赤小豆可治療因腎臟病導致的水腫,同時赤紅豆因含多種B族維生素,可治療腳氣病,但宜少放糖。赤小豆功效作用多,搭配其他食物更有驚人的食療功效。

  赤小豆和鯽魚

  赤小豆鯽魚是利水「良配」,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兩者相搭,經典之作。

  原料:赤小豆500克,活鯽魚1條,蔥、姜、鹽適量。

  製法:將赤小豆洗凈,活鯽魚宰殺乾淨,加水、蔥、姜、鹽做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補虛消腫。適宜腎性水腫患者食用。

  赤小豆和薏苡仁

  「赤小豆」和「薏米(薏苡仁)」的祛濕組合有多強大?且看書籍記載的「痕迹」,赤小豆出現的地方必出現薏苡仁,可謂是「孿生姐妹」,兩者相搭促進代謝,利水消腫、美容養顏、瘦身減肥。

  原料:赤小豆30克,薏苡仁60克。

  製法:浸泡半個小時左右然後一起下煲做湯,武火煮開後文火煮1.5小時。

  用法:吃渣喝湯。

  功效:清熱解毒,補虛消腫,減肥,雙倍祛濕。

  赤小豆和鵪鶉

  鵪鶉能活血化瘀,氣血雙補,兩者相搭「鴛鴦配」,不僅味美、滋補還能去火。

  原料:鵪鶉一隻,赤小豆20克,生薑3~5片,食鹽小許。

  製法:將鵪鶉去毛及腸雜,與赤小豆、生薑同煮湯,加食鹽調味。

  功效:健脾、除濕,利水。適用於痢疾、腹瀉等症。

  赤小豆和大棗

  如何才能讓自己每天都神采奕奕?中醫處方中,紅棗是最好的藥引子,補血養顏抗衰老。赤小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鐵和維生素B12,有很好的補血和促進血液循環功能,兩者相搭功效更上一層。

  原料:赤小豆、大棗、花生各50克。

  製法:以赤小豆、大棗、花生共煮湯。

  用法:常服。

  功效:清熱消腫。對於全身水腫有一定的療效。

  赤小豆和水

  赤小豆也可當茶水飲,見怪不怪吧?一身寶的赤小豆,煎茶喝有什麼功效呢?

  原料:赤小豆120克。

  製法:赤小豆加水煎。

  用法:當茶水飲

  功效:消腫解毒。適宜水腫患者食用。

  赤小豆和山楂

  應用非常廣泛的赤小豆和生山楂,可食療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水腫病、腳濕氣、食積停滯,肉積不消等症。

  原料:赤小豆100克,生山楂15克,大棗5枚

  製法:水煎服,每日1劑。4周為1療程,據報道,2個療程即可獲明顯效果

  以上介紹的6款食療方可根據自身所需使用,一般而言每周2~3次最合適。在赤小豆選擇上建議選用抗衰老、抗病、提高免疫力都有突出功效的巴馬赤小豆,亦舒堂巴馬赤小豆產自世界長壽之鄉,富含多種人體缺少的微量元素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

  今天我們談的是祛濕,那就不得不說赤小豆。赤小豆和我們平常說的紅豆很類似,但是卻有差別,赤小豆的功效較強,而紅豆主要供食用。中醫認為赤小豆健脾利濕,消腫解毒。

  一、赤小豆健脾祛濕 和鯪魚同煮更好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主治水腫、腳氣,而有產後缺乳、腹瀉、黃疸或小便不利、痔瘡也可通過用赤小豆熬湯或研磨成粉服用輔助治療。

  在西方營養學裡,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且富含葉酸,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針對需要祛濕健脾的朋友來說,可用鯪魚和赤小豆共煮來調理,因《綱目拾遺》里提到,鯪魚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的功效,兩者一起煮湯,對祛濕有較好的效果。還可以喝一種健脾去濕茶,怡清茶。

  二、赤小豆和紅豆易混淆 吃前分清楚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一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一般適合熬粥;

  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葯,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捨。

  三、三豆都祛濕 各有差別

  赤小豆、綠豆、黑豆,三者都有利水消腫,解毒療瘡作用,對於水腫脹滿、濕熱黃疸、癰腫熱毒等均可應用。但又各有所偏,赤小豆善長利水祛濕,故水腫,瀉痢黃疸多用之;綠豆擅長清暑解藥毒,故暑熱煩渴及藥物中毒等多用之;黑豆擅長祛風解毒,故風痹筋攣,產後風痙,癰腫熱毒等多用之。

  因此朋友們在選擇五穀雜糧時,一定要看仔細,別以為同是豆子就一把煮,還是要多了解各自的功效。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有各地的習俗,所以同物異名,同名異物的現象也是特別多。比如紅豆,有的地區稱海紅豆為紅豆,有的地區稱相思子為紅豆,有的地區稱赤豆為紅豆,名稱比較混亂。但是這些,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劇毒不能食用,還是需要注意區分的。

《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的紅豆,有海紅豆和相思子。海紅豆就是王維的詩 「紅豆生南國」中的紅豆,色澤鮮紅美麗,可以作裝飾品。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相思子,產於台灣、廣東、廣西、雲南。上部約三分之二為鮮紅色,下部三分之一為黑色,色澤華美,可做裝飾品。但有劇毒,外用可治皮膚病。

《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的赤小豆,是豆科豇豆屬的,我國南部野生或栽培。我們現在吃的紅豆,在《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為赤豆,也是豆科豇豆屬的,我國南北均有栽培。大部分地區都稱為小豆,廣州稱紅豆,東北稱紅小豆。赤小豆和赤豆的親緣關係比較近,但也不是一種東西。

藥典中,赤小豆是豆科植物赤小豆和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也就是說,赤小豆和赤豆(我們吃的紅豆)都做赤小豆入葯,但是祛濕作用還是赤小豆比較強。食用赤豆為佳,藥用赤小豆為佳。

參考文獻: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3.

作者:張培 單位:北京丰台醫院臨床藥學室、葯事網成員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紅豆,中文學名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紅豆主要有兩種用途,裝飾和醫用,紅豆的色澤紅艷,可做裝飾品,但是有劇毒;紅豆有毒可以催吐、驅蟲、拔毒消腫等功效。

赤小豆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外形與紅豆相似而稍微細長。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全國各地普遍栽培。赤小豆可整粒食用,或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常用來做成豆沙作為餡料,美味可口。

綜上,我們平時所食用的那種紅色的豆子是赤小豆,而具有除濕功效的也是赤小豆。

紅豆,赤豆是一種東西,赤小豆也是紅豆的一種,常用還是紅豆。紅豆,性平偏涼,味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鉀、鐵、磷等。紅豆能促進心臟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壓、容易疲倦等現象的人,常吃紅豆可改善這些不適的現象。另外,紅豆還有健胃生津、祛濕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藥用和健康食品。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 

紅豆, 又叫紅飯豆, 個頭稍大,就是常用來做豆沙的豆子, 有祛濕作用。赤小豆, 個頭較小, 有紅有黑, 紅如朱,黑如漆, 有毒。 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裡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來催吐的。祛濕效果還是紅豆最好。


兩者顏色相同,但是形狀不同。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但是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煮不爛,吃著比較硬。紅豆, 又叫紅飯豆, 個頭稍大,就是常用來做豆沙的豆子, 有祛濕作用。 赤小豆, 個頭較小, 有紅有黑, 紅如朱,黑如漆, 有毒。 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裡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來催吐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區分,別跑藥店買個有毒的赤小豆回來吃了。

赤小豆性質平和、味甘、酸,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6克,鈣67毫克,鐵5.2毫克,還有磷,維生素B1、B2、煙酸以及皂草甙等營養物質。 由於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內臟疲勞,對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對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減肥效用。

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腫,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則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湯,有驅暑健脾的功效。 赤小豆質地堅硬,難於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後,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本地市場,赤小豆和紅豆則是兩種色澤接近,長相卻不一樣的干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 向幾名中醫師查詢,他們說,赤小豆與紅豆儘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葯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難道不是一種東西?逗我!

?

「赤」在文言文中也有紅的意思,紅小豆和赤小豆就是同一種。可能是由於題目給人造成了混淆。

紅豆的功效有很多,補氣健脾,補血祛濕等……

要說起祛濕,紅豆薏米是絕配。可以將紅豆薏米提前泡一宿,第二天加水熬粥,也可以加入銀耳紅棗等,這樣更加有利於補氣養血,對女生來說真的很好,也可以加入冰糖調味,更加增加口感。

紅豆的很多做法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這就需要大家去慢慢發現了~

記得關注作家我呦~


說到祛濕,紅豆薏米水的名聲實在響亮,於是有人買來紅豆和薏米煮著喝,卻不見有啥用。 問題很可能就出在——這豆子沒選對! 紅豆和赤小豆雖然長得像,但作用卻不同。紅豆多作日常食用,更擅長補養氣血,而要論祛濕作用,則遠遠比不上赤小豆。 赤小豆能祛濕、利水、消腫,葯食兩用,很適合痰濕體質的人食用(表現為體胖、舌苔厚、口中黏膩)。

Tips:紅豆、赤小豆,怎麼區分?紅豆也叫赤豆,呈短圓柱形,兩端較平或鈍圓,表面暗棕紅色,有長條形白色不凸出的「臍眼」;赤小豆比紅豆略微細長,色澤偏暗紫,白色「臍眼」凸出。另外,紅豆硬度較低,經過烹煮變得粉糯;赤小豆的硬度較高,即使長時間泡水後烹煮,還是一顆顆很完整,煲煮時不易爛,湯液較稀。

↑↑↑紅豆

↑↑↑赤小豆還有一種長相相似的豆子叫相思豆,粒圓、表面鮮紅,靠近臍部的一端呈烏黑色,有毒,不可食用。曾有人誤把相思豆當作紅豆服用而引起中毒,大家吃前一定要留心。

↑↑↑相思豆

清熱解暑,不輸綠豆

赤小豆能清熱、解毒、消暑。末伏到處暑的這段日子裡,暑濕來襲,人也容易上火,吃點赤小豆解暑熱之毒,再合適不過。 可能有人會問,清熱解暑不是應該首推綠豆嗎? 綠豆清熱解暑是一把好手,但它偏寒涼,多食易傷脾,脾胃虛、濕氣重的人,更不宜常吃。 都說「長夏養脾」,所以,夏秋之交清熱解暑,不妨選擇赤小豆。 除了祛濕清熱,赤小豆還有不少好處。它富含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還有催乳下乳的作用。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赤小豆利水,尿頻、小便清長、身體瘦弱、陰虛而無濕熱者,最好少吃。

赤小豆吃法有很多,煮水、煮湯、做成雜糧粥都很美味,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種做法。

9種花樣吃法,簡單易做又美味

【煮粥】1. 解暑二豆二米粥做法:用赤小豆、綠豆、薏米、大米各30克,熬煮成粥,冷、熱食用均可。 2. 黃芪苡仁粥材料:黃芪15克,薏苡仁、赤小豆各20克,糯米60克。

做法:

先將黃芪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煎煮後取汁待用;

然後將薏苡仁、赤小豆、糯米和黃芪汁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粥,米熟即成。

作用:和胃消食,適宜有脘腹脹悶、食欲不振、體困便溏的人食用。

【煮茶】 3. 黃芪赤小豆茶材料:黃芪10克、三七3克、赤小豆15克。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鍋或壺內,加入1500毫升清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煮15分鐘即可。

作用:黃芪補氣利水,三七活血,赤小豆利水,三者並用,可通氣血、排出濕氣。

4. 赤小豆玉米須茶材料:赤小豆30克,玉米須20~30克。

做法:將玉米須洗凈,與赤小豆同煮至豆熟,即可飲用。

作用:玉米須性味甘、淡平,利水消腫、清肝膽濕熱。此茶適用於脘腹脹滿,納減尿少或水腫等濕熱證。

【煮湯】5. 消暑五豆湯材料:赤小豆、綠豆、炒扁豆、黑豆各30克,甘草6克。

做法:

將豆類及甘草洗凈,浸泡幾小時,放進鍋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

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可加糖食用。

注意:陽虛、氣虛的人可去掉綠豆。

6. 茯苓雙豆祛濕湯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薑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做法:

將茯苓、陳皮洗凈,生薑切片備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凈,浸泡數小時;瘦肉洗凈切大塊。

將所有原料放入大燉盅內,加適量清水,加蓋後隔水燉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7. 黃瓜排骨小豆湯材料:排骨400克,黃瓜4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5克,食鹽適量。

做法:

將排骨洗凈後斬件飛水,黃瓜洗凈切件,赤小豆、陳皮洗凈浸泡半小時;

將全部材料放入燙煲中,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小時,下調味料即可。

作用:利水養陰,益氣養血。特別適合孕婦和身體虛弱者。

8. 赤小豆冬瓜祛濕湯

材料:茯苓25克,赤小豆50克,冬瓜100克,白朮15克。

做法:

赤小豆浸泡半小時,茯苓、白朮洗凈,冬瓜切塊(不用去皮);

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煲1.5小時,食鹽調味即成。

9. 赤小豆燉鯉魚

做法:赤小豆90克,500克以內的鯉魚1尾(去內臟),水、米醋各半,放砂鍋內略加生油,煮1小時。

作用:這是著名的消腫食療方,適用於水腫、浮腫、腹脹等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