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了一個高峯論壇,其中的幾位大佬有央視的,廣電的,某地方衛視(不是芒果的),TX的某副總編輯等等的一眾大佬,拋開會議內容先不談,從幾家大佬的講話中我看到了以下內容:

央視大佬講媒體大環境,廣電大佬講嚴格把控媒體環境,某地方衛視大佬講他們電臺立足於巴拉巴拉的國家政策和上級精神建設節目,只有TX大佬講的是關於媒體市場。

看到這觀眾老爺們有什麼感想?

就我自己的看法是:一些傳統媒體還停留在政策導向型的運營方式,而大多數新媒體則是市場導向性的運營方式

首先跑題說幾句,沒有評論那種運營方式的好壞,直說市場結果

如圖所示,在移動互聯網媒體的衝擊下,近幾年傳統媒體廣告量呈下滑之勢。這意味著首先傳統媒體對於廣告主的吸引力在逐年下降。

為什麼呢? 因為電視對於觀眾的吸睛程度在降低,所以在傳統媒體上投放廣告的效益在下降。

所以這就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傳統媒體的轉型。怎麼轉型呢?從過去傳統的政策導向型轉變為已觀眾喜好為主的市場導向性。成功的案例有許多,例如芒果臺,藍Z臺啊之類的。

但是這個中國綜藝喜歡抄襲韓國綜藝有關係嗎?

有!

市場導向性就註定了觀眾的喜好決定了節目的安排,不管是新媒體還是舊媒體都是一樣。

萬事都有兩面性嗎,雖然商業化和市場化給大家帶來更多吸引觀眾的作品。但是他的這個屬性決定了一個東西,就是利潤,利益最大化。

好了終於回歸到本題,中國節目為什麼要抄呢? 不用多說了吧, 看看TX就懂了。

首先你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節目真的能吸引觀眾麼?未知!

想出點子就一定能把點子完美轉化成節目麼?未知!

這個節目成本太高,能收回成本麼?未知!

有利潤麼?利潤有多少?未知

說的再細緻一點,這個節目做出來,什麼時間播出?是該放到黃金時間,還是什麼時間才能收益最大化?

以上這麼多未知,意味著什麼?-----風險!

但是,如果有一個已經在其他地方得到成功,獲得市場的肯定了,而且國人基本上沒幾個人看過!那麼 copy it and get money!

只要有資本,這回報率可比存銀行賺的多的不知道哪裡去了。

至於法律風險? 我不知道,也不懂。反正沒見過TX被怎麼滴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