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章,是時候該交代一下對我影響深大的各種機運,

從初出職場開始交代人生,想也沒想過,半入網路圈。

我是一個思想非常快速的人,講白一點是沒什麼邏輯的人,還非常跳TONE。

臉皮非常厚但也非常薄,所以自認文筆還算不錯,但在經歷這一段把想法雲化為企劃的過程,深深感到挫折無比。

面臨一連串的轉變,見識到更多人的熱血,我不能在假肖下去。


青春熱血人生 從22K開始


初出職場的菜鳥,面臨隨時對任何人簡報的狀況,此一刻要思考彼一刻的模式,自覺感到相當困難且無法理解。

先前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資X會合作、打交道,不過,成天再讀內部的文章,卻也是一些內部文化與先進科技的訊息來源。

後來有機會瞭解電子書的議題,對這個趨勢感到深厚的興趣,雖然也是自己去參加了新聞局、電信局的講座,最後也是無疾而終。

沒想到後來的電子書協會社團,發現召集人是之前有接觸過幾次的內部員工,不過都過了8個月,他可能忘了吧!!

不管是什麼長期或短期的專案,一路有負責的帶領我們的主管,提供很多資源跟想法,並不吝給予建議與肯定。

這也讓我短時間就知道自己擅於與別人溝通,也更追求能夠擁有自家產品的發展跟推廣的成就。

行銷的底子 是自己K書打出來的


其實大學有上過Marketing的課程,卻對於裡面的知識感到模糊,很愚昧吧。

從報名考試後,我只花了14個日曆天(還要在扣除上班時間)準備考某家通訊產業的行銷職位考試。

一字不漏的K完了行銷、企管的各個章節。考完了,結果沒上。

以這樣的成績,我頗為滿意。然而,也對於行銷很多的觀念及發展,有了基礎的學習。


Change X Challenge X Chance


因為開始專注的工作,四月起開始加入手機開發程式Team的工作。

HTC的實習經驗,讓我對Device的介面不陌生...,工作的原因上了Mr.PM 老師的Mobile app 開發課程。

這些網路上看得到摸不到的大師,一一出現在眼前,攤開的經驗,更熱衷於分享的熱血


我開始了一連串的課程:

Anderson的 Facebook行銷課程 x Jeremy的字型與UI x Mr.PM的Mobile App開發 x 蔡志浩的認知心理學...

聚會更是大大小小的主題數都數不完...

我沒看過哪些講師這麼認真,真的對於你的學習負責到底!


上完課我也不曉得這些到底有多少的幫助,但它們時常會從我腦袋中略過。

蔡老師:『懷著單純的好奇,而非任何其他目的的學習。』


正式面對自我的恐懼


我什麼都不怕,因為我相信悠識的團隊,總是規劃出不同的主題,帶來的新的知識、經驗分享,更意外地接觸專案、企劃以外的領域跟知識,這次聚會的重點,我想我應該有抓到。


每個分享的講者說的話都太有道理,我逐一表列(給大家想像的空間):

Michael(吳君瑤)

IMG_0348.JPG "相信你的直覺,相信你自己"
 "瞭解你的長處與特質,知道自己的熱情,克服短處與弱項"
 "決定上路之前跟過一個良師,出發之後一定要找到一個典範,找不到就自己創造一個典範"
 "突破、進步、成功都只是一時而已,學習纔是一輩子的事情,追求成長的渴望"
 "Pay the price that you can afford"
 "Burn , But not Burn Out"
 "Stay Open , Stay Hungry"
 "Stay Young , Stay Passionate


 

符敦國

練習意識偏見的存在

HPX29  



蔡志浩

IMG_0352.JPG

柏拉圖說:『強迫式的學習記憶,在腦中是留不住的』。恍然大悟,原來我以前的學習都是強迫式的!

首先,找回動機→瞭解自己→自我認同→肯定自我(不要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期待)→信任自己
"人生的過程,每一個挫折讓你跟別人不一樣"

"充實自己,在每一個不確定的能力培養好奇/興趣"

"請尊重自己的好奇心"


朋友們說:『我下班後的人生,好像是一連串的上課。』,的確連回家看爸媽的時間也變少了。

我覺得這些課程、聚會、人的接觸,讓想法跟機會不是以加法而是乘法的倍數成長。

儘管未來的發展不曉得何去何從? 反正未來,它就只是未 來罷了!

這些不一樣的生活跟職場的經驗與氛圍,讓我結交了很多朋友、前輩們。

我並不悔恨為何不早點遇到,因為要不是這一切,人生不會這樣發生,很感恩也很幸運。

人與人的認識都是因為緣份,請記住永遠感恩給你機會,教導及提拔你的人事物。

讓每一天都希望比前一天過得更好、更有意義。

(我果然不是會用140字,就交代完一切的人 不知道有沒有扭曲講者的意思,筆拙還請多見諒 :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