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終結者》裏的液態金屬,是否會掀起一場“芯片革命”?)

摘要: 雖然這項技術尚有距離,但已經為很多計算機科學的問題指明瞭未來方嚮。其實芯片為軸心的計算機與半導體産業看似神祕,但其本身絕不是永恆的真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提起液態金屬,大傢會想到什麼?可能果粉會想到經常傳說在下一代iPhone中使用的黑科技,硬件愛好者可能會想到散熱器。但更多人估計會第一時間聯想到《終結者2》裏的反派T-1000。

電影裏這哥們的身體就是液態金屬做的,可以隨便改變形狀,受傷瞭能自我修復——當然最後還是被老州長乾掉瞭。

《終結者》裏的液態金屬,是否會掀起一場“芯片革命”?

那麼提起芯片,我們會想到什麼呢?估計最近大傢對它的聯想都是這樣的:這東西我們好像造不齣來……

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要知道一枚並不大的芯片,是建立在整個半導體革命,和背後工程學、材料學、計算機科技、精密工業等技術體係和産業鏈之上的。

歐美國傢用幾十年完成瞭這場變革,並且不斷加強信息和技術封鎖。這種情況下中國想要短時間內掌握這門核心技術顯然不可能。即使奮起直追,也需要漫長的時間給予配閤。

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芯片本身的材料和工藝發生瞭翻天覆地的革命,新的材料和工藝讓大傢重新迴到同一個起跑綫上?上麵提到的T-1000身上那種可控製、可塑形,能夠自由在固態液態間轉化的金屬,說不定就是這種可能性的開關。

當然瞭,今天看來這還有點遠,但並不妨礙我們去瞭解一下科學界普遍看好的這場“芯片革命”。

已經顯示齣威力的可編程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其實並不算特彆前沿的技術,但真正令人期待的是將液態金屬與計算機相結閤,達到人類可以控製液態金屬的效果。這被稱為可編程液態金屬。

去年10月,英國薩塞剋斯大學和斯旺西大學聯閤公佈瞭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對外展示瞭他們通過改變電場強度,讓液態金屬變身為各種二維形狀的技術。比如說讓液態金屬給你比個心,變成各種字母什麼的。

《終結者》裏的液態金屬,是否會掀起一場“芯片革命”?

由於這項技術中,控製液體成型的電場由計算機産生,這就意味著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來遠程控製液態金屬,並可以操縱它移動。

之所以必須是液態金屬來接受編程控製,是因為相比於其他液體,液態金屬本身導電性非常好,適閤通過電場激活其狀態;而相比於普通固態金屬,液態金屬又具備非常強的流性,從而具備瞭編程可控性。

換句話說,假如人類想要一種可以極其精細、復雜改變形狀與移動軌跡的位置,那麼液態金屬近乎是唯一的選擇。

當然瞭,英國科學傢們研究的可編程液態金屬目前隻能在平麵上移動。想要像終結者那樣做齣隨意變形的液體金屬機器人還不靠譜。

但即使這樣,也已經給很多産業帶來瞭新的想象空間。

比如軟體機器人的連接器、高強度的柔性顯示屏、像水滴一樣進入體內的體驗機器人等等。但比起這些,可編程液態金屬真正引人遐思的地方,在於它可能是取代晶體管的最佳選擇。

造終結者不大可能,升級計算機有點靠譜

根據著名的循馮·諾依曼體係,今天通行的計算機硬件係統由運算、存儲、控製、輸入、輸齣五個部分構成。而構成這些信息運算部分的最基本原件,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晶體管。

無論是芯片還是其他運算設備,基本原理都是調整通過晶體管電壓的高低,來讓晶體管現實齣1或者0,從而達成二進製的經典計算。極大數量的晶體管在集成電路上協同工作,就構成瞭最近咱們非常熟悉的那個詞:芯片。

由於以上工作機製,新上集成的晶體管數量越多,計算性能就會越好。

所以這幾十年人類沒忙彆的,就是在努力縮小晶體管的尺寸,提升單位麵積中的晶體管數量。由於晶體管在不斷縮小、集成工藝越來越好,就齣現瞭我們熟悉的“摩爾定律”。

於是問題來瞭,那就是無論晶體管的大小,還是芯片製造工藝,都肯定是有盡頭的,甚至很多科學傢認為這個盡頭已經迫在眉睫。

但毫無疑問,人類對算力的呼喚是深不見底的。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

一種思路是乾脆咱們不要0和1經典計算瞭,用量子糾纏的方式重新構建計算邏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量子計算。

但還有一種思路,是直接在計算原件上下手,從材料上突破算力的限製。這個思路上的方案有不少,但今天最接近應用也最具有長期投資可能性的,就是編程液態金屬。

由於液態金屬具有很好的流動性、錶麵張力和導電性、散熱性,可以說是快速傳輸信號的理想材料。如果能夠通過電、溫度、磁場等條件來刺激液體金屬完成計算,那麼很可能突破摩爾定律的限製,讓人類的算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想象上,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實驗室和企業開始以液態金屬為基礎,重新設計和開發新型計算機。比如IBM著名的類腦計算項目REPCOOL超級計算機。就是通過模仿人類大腦的信息傳輸和存儲機製,以液態金屬作為信息和能量的傳輸載體完成快速計算。

這個項目的預期,是到2030將一颱性能達到1 peaflop每秒的計算機,從今天一間教室那麼大縮小到普通的颱式機的大小。而編程液態金屬,是這一切的先決條件。

淘汰晶體管的大革命

既然液態金屬是一種被廣泛看好的計算設備原件,那麼一旦成熟起來,直接淘汰今天的晶體管和芯片並非沒有可能。

比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非常知名的軟機械實驗室,就在開發開發一種由銦和鎵為主要物質的閤成技術。其目的就是將計算單元轉化為液體,從而淘汰傳統晶體管。

等一下,怎麼好像這麼多事還都是外國人在乾啊?

那就算成瞭我們不是又落後一大截?到時候搞個禁止齣口液態金屬給我們不是更被動?

萬幸的是,在液態金屬編程這個今天還處在探索期的方嚮上,中國人並沒有落後世界。

國內最著名的業態金屬研究部門,是中科院的劉靜教授團隊。很多液態金屬領域的突破,尤其是液態金屬編程和將液態金屬轉化為計算單元方麵,今天都在由中國團隊主導完成。

《終結者》裏的液態金屬,是否會掀起一場“芯片革命”?

比如劉靜團隊曾率先證實瞭可以藉助溫度變化,讓液態金屬在固態液態間轉化,從而以電阻值的不同來達成經典計算。

相比今天的芯片係統,液體金屬計算機至少有這樣幾個想象力:可以受到多種環境指令,同時完成復雜的並行計算,比傳統芯片又速度優勢;液態有更好的散熱性,可以極大程度避免計算發熱問題;能夠隨意改變形狀,做齣來軟軟的芯片。

雖然這項技術尚有距離,但已經為很多計算機科學的問題指明瞭未來方嚮。其實芯片為軸心的計算機與半導體産業看似神祕,但其本身絕不是永恆的真理。各種各樣的科學突破都等在路上,說不定哪天就給你來個“農民起義”。

而最重要的是,下一次計算迭代,中國極大概率會是重要的參與者,甚至推動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