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抗爭運動,絕對是民眾無法錯過的話題,每天Google熱門關鍵字和網路議題,瞬間從馬卡茸轉換成太陽花、新聞中立性、蕭家淇;自許為專業行銷人員的我,雖不太瞭解反服貿的政治意涵,倒是可分享反服貿(or反黑箱?)帶給我的行銷意涵.

 

第一件:找到全民洞察是可能的?!

行銷人員往往花了大把錢,做盡焦點訪談、問卷調查以及網路口碑監測後,還不一定能瞭解鎖定目標族羣的想法,但學運人士就很厲害,可以迅速地瞭解全體學生要什麼、羣眾要什麼,甚至可以代替他們發言.究竟他們如何能這麼快速地掌握民之所欲,這的確是行銷人可學習看看的獨門技巧.

 

第二件:實驗精神要高

曾有朋友提過,現在國會殿堂就像是數位實驗室,可看到學生利用不同的數位平臺,增加活動的能見度.對於平臺的選擇,不若品牌般有沈重的包袱,需要經過數家比稿、關關評估後,才決定能否使用新平臺,深怕使用失敗後,會讓品牌形象扣分.但經過此事件,我倒改變自己的想法了,我或許該勇敢點,勇於嘗試新的平臺,在不同平臺創造內容看看,就算新平臺效果不佳,但透過不同平臺的嘗試,反而能刺激你跳脫原本框架,在既有平臺激盪出更棒的社羣內容.

 

第三件:激起擁護者共創內容

這就是行銷人最望塵莫及的地方,網路上各式正反面意見不斷,但是支持反服貿者卻能因興趣(理念)的相同,願意主動地產出長短不拘的文章,協助宣揚理念.這點,就是令行銷人難過之處,我們在品牌定位的規範下,經過熬夜不間斷的行銷企劃,卻連上傳照片活動都要考慮參與難度.而這段時間,卻讓我幾位很久沒寫長文章的朋友,都願意引經據典,用長文表達自己意見.

 

以上三點,是個人的淺見,通常,學運和行銷活動不能相提並論,但一旦把兩個不搭的事情放在一起比較時,反而會讓人產生新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