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唐朝,我們可能就會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畢竟在他的統治下,唐朝出現了一個盛世。但是提到李世民,就不得不說說玄武門之變。在這場兵變中,李世民打敗了他的兄長李建成,成為了唐朝的一代明君。對於李建成,熟悉他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以為他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但其實不然,如果是李建成當了皇帝,那麼唐朝應該也會是另一個景象。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1張

由於歷史原因,李建成被人們遺忘,但他其實一點也不比李世民差。當年李淵起義,命他留守河東,結交了大批能人志士。並且他指揮和參與指揮的西河之戰、霍邑之戰等等戰役,都顯示了他的領導才能。唐朝建立後,李建成被李淵當做接班人培養,而李世民被派在外出徵作戰。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2張

但是李淵的這個安排引發了一場爭奪皇位之戰,不可置否,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他不單單是想成為一個將領,而是想成為一國君主。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李建成已經被默認為將來的一國君主,李世民想要上位,就只有除掉李建成。李世民的野心被李建成身邊的心腹魏徵察覺到了,就給李建成獻計,說可以保李建成成功當上皇帝。但是魏徵獻出的這一妙計,李建成置之不理!想想之後李世民登基,估計他腸子都悔青了。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3張

但因為李建成的決定,他後來喪命李世民手下。很多人並不知道,玄武門兵變前,魏徵曾獻出一道妙計,可保李建成穩坐皇位,但是他沒有採納,最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魏徵讓李建成把李世民趕出長安,李世民會成為他繼承皇位的最大絆腳石。李建成沒有這麼做,也有他自己的思考,因為這條建議有利也有弊。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4張

只要把李世民趕出長安後,李建成就再也沒有威脅了,李淵去世後,自己就可以上位。但是李建成驅趕李世民有一點難度。李世民徵戰多年,戰功赫赫,並且擁有軍權,李建成想要把他趕出長安,只得處死李世民。可是李建成始終不是李世民,他沒有那麼心狠手辣,比較仁慈,他考慮了很多後最終沒有動李世民。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5張

這幾點都是李建成不除去李世民的原因,第一,當時李淵年事已高 ,李建成作為太子,只要自己不出意外,小心辦事,皇位遲早是自己的。第二,如果李建成除去李世民,必將背負殺害弟弟的罪名,李建成講究仁義孝的儒家傳統,不會去做一件不好的事。第三是,當時大權還掌握在李淵手裡,如果李建成除去李世民,李淵可能就不會把國家交給李建成,畢竟除去自己弟弟不是一件好事。

魏徵獻出一妙計,此人置之不理!否則,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新聞 第6張

因為李建成的仁慈,使自己丟失了皇位,丟失了性命。令人欣慰的是,心狠手辣的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大唐在他的手上空前繁榮。因為皇位,兄弟反目,李世民和李建成終究不能兩個都留下,這樣印證了那句話:“自古君主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你這麼看待李世民和李建成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