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所有的道路都通向遠方、所有的河流都匯入大海。我們的夢想終會被時代所侷限,我們的生活也終要與大勢偕行。

然而,在看似註定的因果裏,總有人在不停地探尋。這個時代從不辜負人,它只是磨鍊每一個試圖改變命運的平凡人。這是最好的時代,幸而我們身在其中,一切故事才剛剛開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過去的幾十年裏,我國的電力人篳路藍縷,從無到有,走出了一條艱難的創新創造之路。從供電可靠性和供電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到三峽工程、西電東送、特高壓交直流、青藏聯網等國家級重大工程。從設計、建設、發電、電網、設備等多個方面,幾代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前輩做出巨大的貢獻。這些光榮屬於他們,也永遠激勵我們後來者。

幾乎每一個工科大學都會設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路理論原理、模電數電、自動化控制原理、電機學、電力電子、電力系統穩態暫態分析、工程電磁場、單片機等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設置的專業課多且複雜,內容難懂,很多門課程被稱為「天書「。筆者也是本行業本專業曾經的一名一線工人,我熱愛我的專業,更深知本專業有太多的知識要去學習、要去理解,也一直沒有停止學習,很多內容我至今也沒能完全搞透搞懂。

在我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工科中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是就業好,工作穩定的代名詞。但其中的辛酸和無奈,又不為外行人所理解。電力行業屬於傳統行業,有著自身的特點,工作穩定固然好,但意味著缺乏變化。就業好令人羨慕,但不等於具有發展空間。

在目前的行業格局下,有很多本專業前輩們發揮了自己的才智、能力,為中國的能源類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但是,如果可以給更多沒能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以平臺空間,創造出的價值將難以估量。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有著中國最有才華的工科人才和最聰明的大腦,應該從事更多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本專業同學有能力有潛力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值得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多可以選擇的出路。電子專業有華為等優秀企業可以選擇、計算機互聯網行業有BAT這樣的平臺。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似乎缺少可以與之相比較的出路或者平臺。人才不應被埋沒,這一切都應該有所改變。

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

2016年,新的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正式啟動。電改的意義在此不用贅述。在整個電力體制改革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增量配電網試點改革。

目前推進的三批試點,已經實現了地級市的全覆蓋,而2018年12月19日剛剛發布的第四批試點的徵集文件中,試點將向縣級進一步擴大。無論從發改委的政策力度,電網公司的表態,還是地方政府的支持鼓勵,增量配電網必將成為未來電力改革的重要領域。而這些也將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同學提供最好的舞臺。

1、增量配電網需要電力專業人才

增量配電網,可以比作是一個小的區域供電公司,具有設備資產,提供電力供應服務。這裡面需要專業的電力行業人才,來進行設計規劃、運維,甚至是區域能源調度。

2、增量配電網需要進行能源技術創新

增量配電網是能源互聯網的入口和綜合能源服務的平臺。微電網控制技術、分散式能源、各類新型儲能等新技術都可以應用其中,物理結構的變化需要新的控制策略和優化方法等等。信息產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和能源產業的融合,也為利用數字化技術輔助增量配電網運行,減少配電網一次投資和運維成本提供了可能。

3、增量配電網需要設計新的商業模式

隨著分散式能源的發展,用戶的身份從消費者轉移為產消者,對外的電力交易決策和對內部的電力交易規則設計等等新情景,將催生出更多的消費模式和商業模式。

展望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不是已到末路??

www.zhihu.com
圖標

我之前回答過一個問題,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不是已到末路?2018年末的電改再次啟航,也是給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2000年至今的互聯網浪潮,「它是一個機遇,是唯一一個年輕的中國公司全面戰勝跨國公司的機會,它是一道光,照亮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互聯網+「的浪潮,我們有幸見證,但無緣參與。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的能源領域一定會出現BAT一般體量的民營企業。而這能源互聯網的大勢,我們都恰逢其時。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的年輕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未來,所以如果你僥倖可以,請千萬不要錯過「——吳曉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