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一生勞碌卻食不果腹?

為什麼有人談笑間一個億的小目標?

為什麼辛辛苦苦唸到博士、每天996,累得像條狗掙得卻不如一個唱唱跳跳搞直播的小網紅?

「錢」的本質是什麼?

錢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所謂生財有道,「道」又在何方?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

錢就是錢呢,是金銀珠寶,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啊!

果真如此嗎?

看看辛巴威,通貨膨脹錢不如紙,1千億也只能買1個麵包。

那麼,錢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財富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研究了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規律,如圖所示,勞動分工、產品、貨幣之間是互相循環促進的,沒有一個終點。那麼,財富到底是在哪個環節產生的呢?亞當.斯密認為,財富是人類勞動創造出來的,貨幣只是一個交易的中介物品,用來方便大家交換產品的,它不可能成為財富本身。金銀貨幣和其他產品一樣,它們的價格本身也會波動。

即使如此,而產品本身價值又從何而來?錢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亞當.斯密認為,勞動是一切產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一件物品的真實價格,對於想要獲得它的人來說,是它能為自己節省而又轉嫁到他人身上的艱辛和煩惱。比如我們想喫肉,又不願意自己去養豬、養牛,只好花錢去買肉,那麼肉的價值就體現在為了生產肉其他勞動者需要付出的「艱辛和煩惱」。

而產品的生產就需要結合三種東西:勞動、資本、土地,勞動的回報就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資本的回報就是投資收益,又叫利潤; 土地的回報,就是地租。目前社會,大家的收入來源基本上還是這三種,大部分人通過勞動取得收入,部分人通過投資經營企業取得收入,還有一部分通過土/地房屋的租賃取得收入。

很多人感嘆,錢越來越難掙了。尤其是靠勞動取得收入的大部分人,每天只有24小時,哪怕24個小時全部用來勞動,也只能勉強溫飽,難以大富大貴,更別提財富自由。

因為,當今社會,是一個「資本」驅動的社會。資本會促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朝著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會資源將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項目、最有效率的個人。

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財富分配模擬實驗:房間裏有100個人,每人都有100元錢,他們在玩一個遊戲。每輪遊戲中,每個人都要拿出一元錢隨機給另一個人,最後這100個人的財富分佈是怎樣的?

我們假設:每個人在18歲帶著100元的初始資金開始玩遊戲,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歲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錢」可理解為基本的日常消費,以此計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遊戲,即獲得17000次財富分配的機會。

在上述規則下,遊戲運行17000次的結果如下圖所示:(當某人的財富值降到0元時,他在該輪無需拿出1元錢給別人,但仍然有機會得到別人給出的錢。)

如果允許負債,也就是可以找親朋好友、銀行、投資人等借錢的話,圖表會成為下面的形態:

沒錯,無論是否允許負債,財富的分配都接近於冪律分佈:

- 最富有的人的財富值約為初始財富的4倍;

- top10%的富人掌握著大約33%的財富;

- top20%的富人掌握著大約56%的財富;

- 大約25%的人背負著債務,最高負債約為200元;

在真實社會中,總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財富遊戲的開始就佔盡了便宜。這一點也應該被考慮到我們的模型中。為了簡化計算,我們假設只有兩類玩家:90個普通玩家+10個富二代玩家。

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財富是500元。遊戲結果如下圖所示(紅色柱子為富二代玩家,綠色柱子為普通玩家):

雖然這個分佈形態與全是普通玩家的結果基本一致,但仔細來看,前10名中有7名是富二代,Top5全是富二代。普通人要有極好的運氣,才能到達與敗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

社會殘酷的一面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城市的建造者

3

沒有資本

怎麼更值錢?

從經濟層面講,今後社會上只有三類人:資源者、配置者、資本家,按照這三種不同性質的角色扮演,今後的個人如何獲得財富?無非只有三條渠道:出售資源、配置資源、掌握資本。

1、資源者。他們是資源的最直接擁有者,依靠出賣自己的資源生存,比如農民靠耕地、工人靠體力、醫生靠技能、作家靠寫作,還有老師律師打工族等等。

2、配置者。資源是誰的不重要,關鍵要有資源配置權。這類人依靠配置資源掙錢,從事資源的投入-整合-運營-產出工作,以企業家為主,創業者也屬於此類。一旦從「資源者」升級到「配置者」,就意味著不用再出賣自己的技能,而是開始經營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經濟都實現了自由,從而實現人格上的自由。

3、資本家/投資人。他們離資源最遠,但是所有資源卻統統歸他們掌控,他們只躲在幕後玩操作遊戲。風險投資者就屬於此類人,比如孫正義投資馬雲,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獲成功。資本家無國界,他們可以控制全球資源流向;可以通過金融體系支配大量別人的資產。

鑒於大部分都屬於資源者,即勞動者,本文就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看,作為一個勞動者,如何實現自身增值,基於實現從3到2到1的跨越。

「資源者」通過出售自己資源生存,也就是資源者的技能,即:時間+體力,這也是社會上分佈最多的人羣。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業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換來財富。然而普通人的時間、體力都是相差無幾的,他們能夠出售的資源都是差不多的,於是為了讓自己的資源賣上好價錢,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練水平。亞當.斯密認為,勞動者的工資差異水平主要取決於以下幾方面:

1、 學習這種技能的難易程度、學費多寡,比如醫生、律師等職業,學習週期長、學習費用高,一般情況下收入比普通勞動者要高。

2、 職業的穩定性。現在很多白領感嘆收入不如農民工,但是農民工要忍受風吹日曬,以及工作的不穩定性,所以從日薪角度看,的確他們收入比白領高,但是綜合來看,還是白領收入穩定,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農民工還是極力供孩子上大學的原因。

3、 職業所承擔的責任輕重程度。

4、 這種職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現在文憑帶來的技能差距差別越來越小,一個普通的一本學生與二本學生已經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反而不如藍翔挖掘機學的好的人附加價值高,這是因為前者數量多,後者數量少,而且後者更加註重實踐,供需關係決定了資源的價格,因此讀書無用論早就開始流行。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要麼通過讀書獲得更高、更稀罕的技能價值;要麼通過愛思考、會做人、大量實踐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另外,對於「資源者」來說,還有天生稀罕資源,比如外貌。長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獲得很多額外的財富;如果長的好看再加上運氣好就可以進入演藝圈,成為明星之後自己的資源就成了稀缺資源,資源的價格遠遠高於一般人!

那到底怎麼樣從第1種人進化到第3種人?

第一步,你要進行資本積累,你願意打工也好,願意自己做產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認為在創業了),先完成資本積累。這一步最重要,也是發揮大家的想像力和實力的時候了,擺地攤、開淘寶、做網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購、開設計工作室、賣肉夾饃、給幼兒園攝影的,等等等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話,這步就是出賣你的個人資源,就看你賣不賣的上價了,多學習吧,即使不為了文憑;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賣健康。

第二步、善用資本,用資本賺錢。怎麼用資本賺錢?問你們個問題你們就明白了。如果你家開了個小飯店,每個月能賺1萬,但是需要個廚師。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當廚師,飯店每月凈賺1萬;如果僱傭一個廚師,每月花8千,飯店凈賺2千。你怎麼選擇?

答案:僱一個廚師!這樣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貸款,再盤下一個飯店,那個飯店也能凈賺一千了。而你,只需要這樣盤下100個飯店,每個月就能凈賺10萬,而你這時,卻在國外旅遊,成了第3種人。

城市的美容者

4

從零售時間到批發時間

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作為一個勞動者,就要儘可能使單位時間的產出最大化,如下圖所示:

現代社會,出售時間基本分為四種方式:

第一,零售時間:

把時間單份售出,核心是如何提高時間單價。如大部分勞動者,與一個組織簽訂勞動合同,他的時間就出售給這一個組織,他所創造的價值就是:比如一天工作8小時,時間單價=100元,這一天的個人生產總值就等於100×8=800元;

第二,批發時間:

把同一份時間賣給儘可能多的人,要學會善用互聯網技術把邊際成本降為零。最典型的就是現在的網紅經濟,比如一個網紅同樣每天工作8小時,但是他將這8個小時批發給了1萬名粉絲,哪怕他一小時的單位產出是1元錢,他每天的個人生產總值即:8*1*10000=80000元,也遠遠超過哪怕一個企業高管零售時間的產出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網路上湧現出各種大V、網紅,他們的課程1小時能便宜到1元錢,本質就是儘可能將時間批發給更多的人,實現「薄利多銷「

第三,買賣時間:

本質是個放大器,通過買入別人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效率、提升時間單價、擴大生產規模,這就是很多創業者、企業主都在做的事。

第四,收時間稅:

建立一個平臺,讓儘可能多的人在上面出售自己的時間,通過收時間稅、智商稅來賺錢。比如各大知識平臺,如知乎、豆瓣、喜馬拉雅等,以及我們最常見的公眾號,我們每在一篇文章上停留1分鐘,就會給平臺帶來1分鐘的收益。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提高一個人的生產總值的方法有兩種:

1. 提高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

這也是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不可替代性,還可以通過升職加薪提高單位時間的價值。

2. 提高時間的批發量

比如你的本質工作是一個企業的翻譯,企業按小時或者按月付給你報酬,但是如果你在各大平臺開設翻譯培訓相關課程,你就將自己的時間批發給了更多的人,從而從總體上提高了自己的個人生產總值。

正能量傳遞者

5

行動起來

生而為人,本就不易。

如何利用自己的長項、天賦,並結合時代的需要,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為家人、自己創造更美好、舒適、從容的生活,是大部分普通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轉發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麻辣書評」

weixin.qq.com/r/4DpcRK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