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豐的作品(水彩8K)

國中美術班是彥豐的志向,雖然我有推一把。但最終跟他再三確認,他肯定的說他要念美術班,這約莫是一年前的事。雖然周遭的人或是鄭老師都有提醒美術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未來同樣也是要考高中美術班,接著還要考美術相關系所,未來是否能夠以此專長就業又是一個未知數,種種對未來的不確定,看來沒有影響彥豐的決定,也許他年紀還小,但以自己的興趣適性發展下去,何嘗不是一個值得讚許的事。

再過不到2個月的4/1,他將報考五權國中美術班,這所傳言中部地區美術班的第一志願,想必是高手雲集,競爭激烈。光是在同畫室理今年要報考這所的同學含彥豐就有4位,每個都經過鄭老師的調教,個個看來都有希望,但是對未來總有許多不確定,內心終究帶著一些徬徨,一些緊張。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在畫室裡短暫的幾年時間,相較於未來的試煉與挑戰,多年後回想起來,會覺得那是多麼渺小,但是小學時期的記憶通常會是最深刻的,因此,我相信這段期間的所見所學會成為他的養分,滋長著他茁壯。如同高齡88歲的畫家孫少英老師所說,他還要繼續畫下去,這是何等的抱負與堅持,讓孫老師可以樂此不疲,我相信這是每一位身為美術人應有的態度。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有題及: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未來的志向是孩子的課題,父母通常會擔心孩子未來找不到好的工作,擔心未來會被人看不起,因此,會將自己的期望加諸在孩子身上,而這通常也是親子關係的爆裂點,如果孩子真的依照父母的期望考上理想的大學,甚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從現在開始孩子必須割捨他的志向,這等於辜負了上天對於天賦的恩賜,孩子永遠沒有機會看到另一條路的好山好水,也沒有辦法體驗工作與興趣結合的未來。如果不幸的話,循著父母期望走下去,卻一路跌跌撞況,或是最終無法學以致用,苦無機會伸展所學與抱負,孩子會不會回頭再次加深對父母的不諒解。

我不清楚我們這樣不介入彥豐的課題是不是正確的決定,但我們看到的是,他現在快樂並堅定的往他自己要走的路開始走下去,可以畫一整天仍不覺得疲累,這一年進步之神速令我很喫驚。這幅畫是最近幾天畫的,雖然仍是臨摹鄭老師的畫作,但是用色,明暗與玻璃瓶的透明感都有畫出來了,相較於一年前,他的自信增加不少,也愈能體會成長的喜悅,我也是暗自替他高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