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港-梧棲漁港(水彩4K)

梧棲漁港

每年大年初一都會到廟裡拜拜,拜拜後會前往梧棲漁港漁市逛逛,偌大的停車場總是停了將近8成的車輛,雖說不怕沒車位,但來得晚了就須要走比較遠的路才能到達漁市的入口,可以預見漁市內人聲鼎沸的狀況。

20幾年前還在高四班的時候,三五好友時常翹課前往臺中各處晃蕩,梧棲漁港是我們常來的地方。高四班在大家的映像中是落榜生棲身的地方,一般都是苦讀修練期待來年能夠考取理想的大學,高三畢業的那年我落榜了,而且早已心知肚明不會考取,也已經作好念高四的準備,同學中當然也有落榜的,就相約到臺中商專附近找尋棲身之所,臺中商專是臺中大學未改制前的名稱,這裡是補習班聚集的地方,如果說這裡如同南陽街,相信有許多臺北人就會明白了。

當年的第一類組錄取率只有30%,所以會有將近70%的高三畢業生沒有大學念,錄取率偏低造就了補習班的榮景。補習班內一個班總會有100多位學生擠在空間侷促的教室內,平面的地板擺上逐漸加高的桌椅,讓坐在後排的學生也可以看到黑板,因此,後排的學生就如同坐在吧檯的椅子一般在上課,勉強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字,但為了進大學的窄門,同學們也只能設法熬過這段時間。枯燥、對前途的迷惘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瀰漫在教室裡每個角落,可能因為同病相憐,我們幾位畢業於相同高中的同學除了念同一間補習班之外,下課時總是聚在一起,互相訴苦,到後來甚至開始翹課,逗留遊戲場與撞球間,到處晃蕩,純然是以一種逃避的心態面對未來。因此,註定要再次落榜了...,現在回首那段荒唐的日子,雖然非常不可取,但是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其實,補習班的日子還有許多可以聊的,下次吧!

梧棲漁港已經跟20多年前不一樣了,以前只有漁市,沒有觀光,有的只有漁港、漁船以及遠處的臺中港碼頭設施。喜歡來這裡只是為了遠離塵囂,看著漁船進港或出港,聽著海水輕輕拍打停泊在港邊漁船的聲音,有時雜亂有時帶著節奏,短暫地逃避未來的挑戰。當年的漁港現在已經被觀光漁市所包圍,喧囂已經填滿了漁港的孤寂,不知道是因為景色的改變,讓我心境起了變化,還是因為當年的小夥子已經長大並且成家立業,想法已經改變,現在的幸福感也已填滿了當年的惆悵。

刻意走出漁市來到當年駐足的港邊,隨手拍了照,打算有空的時候把這一景畫下來。這些天剛好有空,也有興致,完成了這幅畫作,感覺自己又進步了一些,對於初學者來說,每次的作畫都有進步的感覺,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