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尼泊爾有不少苦行僧。這些人是印度教徒中的獨特群體,被視作來凡塵普度眾生的「神的使者」,人稱「Baba」(聖人)。印度教產生於2000多年前,由婆羅門教發展而來,並吸收佛教和耆那教思想。它將人生分成凈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人需經過多次輪迴才能進天堂。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今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就被認為是「終南捷徑」。

苦行在印度能經久不衰,除了信仰外,還和種姓制度有關。希望廢除種姓制度的人想通過加入不分尊卑貴賤的苦行僧行列,得到神的庇護,實現種姓平等。如今,種姓歧視仍存在於印度社會生活中。不少人對當今社會的物慾橫流心生厭倦,渴求精神升華,苦行便一直延續到現在。解脫,是印度教徒生命的最高目標。苦行僧之所以「虐待」自己,就是因為他們把身體看作是罪孽的載體,希望通過降低物質需求來獲得心靈的解脫,擺脫輪迴之苦。

目前,印度有四五百萬苦行僧。苦行僧也分派別。以所信奉對象的不同來劃分,信奉毗濕奴神的「毗濕奴苦行僧」和信奉濕婆神的「濕婆苦行僧」是最主要的兩支。如果按衣著來劃分,苦行僧可分為青衣派和天衣派。青衣派身上塗抹著炭灰甚至是骨灰,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多信奉毗濕奴,穿著黃色棉布服;天衣派與崇拜濕婆神有關,總是裸著身體,頂多用布條遮住下身,表示追求原始狀態、與世無爭。

 當然,隨著物質生活的誘惑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利用苦行來牟利。有些苦行僧表演的「特異功能」讓人瞠目結舌,分不清他們到底是虔誠的教徒還是戲精;還有一些世俗中人乾脆濫竽充數,將自己打扮成苦行僧的模樣,獲得可持續的收入。


印度的苦行僧在我們印象中,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帶著象徵濕婆神的三叉杖,邊走邊吟誦古經文。

他們對自己的嚴苛程度,使我們所想像不了的,而他們的目的也是挑戰忍耐自己的極限,追求內心的光明。

這個苦行僧的修行就是高舉右手,44年以來從未放下。

大家可以看到,因為長期高舉,他的手嚴重瘦的皮包骨,並且嚴重變形了。

手指扭曲,指甲都發黑了。真的是很不容易,佩服他們的忍耐力。

我小時候曾經試過舉起手,看自己可以堅持多久,結果不到半天就受不了了,因為太累了,而這位苦行僧竟然舉了整整44年。

苦行僧必須做到「三不」,即不性交、不撒謊、不殺生。

這名苦行僧把自己掛在樹上,來達到自己修行的目的。

恆河邊修行的苦行僧,一缽一人,就是自己的世界。

他們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是一種超越現實的自我,相信他們內心的世界,是安寧而愜意的。只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到那是什麼感覺。

我們不能持批評嘲笑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因為他們心中是有著自己的信仰的,我們沒有權利去點評。

要是有幸去印度旅遊遇到他們,我會很虔誠深鞠一躬,送上我的敬意。


印度苦行僧顧思義就是一群怪物,一群懶漢,他們有的只用一塊布遮羞,他們聽說人要經過幾道輪迴,吃萬般苦才能進入天堂,俱說做 ,。,、, 、|,。、苦行僧就能一步登入天堂於是印度苦行僧才會


苦行僧不苦,只是外界上看著苦,苦的是生活,凈化的是心靈。不要把凡人的想法,去理解苦行僧的生活,人去除了對物質的慾望,就更本不知何為苦。人只有心苦,沒有辛苦,心不苦的人,那來辛苦二字。我們不必做苦僧,要安於現在生活,物質無止境,何時才是個頭?享受生活中點滴,你不會有心苦。


印度也好尼泊爾也好都有很多苦行僧,可能是宗教對精神的控制,也是人們對肉體上的考驗!


印度的苦行僧與其說是修行,我覺得更像是一群想逃離現實卻生活在現實中理想主義者。真想修行應該去隱居,如果他們去隱居,我想他們可能會餓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