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中國多地發生了地震。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縣發生了7.0級地震,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短短兩天的時間,中國就承受了兩次強震的侵襲。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不像雷雨天氣一樣可以提前知曉。因此,每次大地震都會帶來巨大的傷亡。從古到今有多起大地震給中華民族帶來重大的打擊,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都在不斷的努力探索預測地震的方法。東漢時期的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成為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地震檢測儀器。張衡是誰?張衡出生在東漢時期,是有名的天文學家和科學家。張衡家原本也是個大地主,在其父親手中逐漸敗落。因此,張衡並沒有優越的生活環境。生活的貧苦造就了他刻苦鑽研、獨立思考的作風,少有因循習舊、阿諛逢迎的迂腐。公元109年楊震、張衡等學者被朝廷所賞識。111年張衡應詔任郎中,115年升任太史令,改進了「渾天儀」,撰寫了《靈憲》、《算罔論》等大量天文學著作。可以看出,張衡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什麼使得這麼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轉而研究地震呢? 張衡真正使張衡開始關注地震的是128年2月22日,在涼州漢陽發生的6.5級大地震。這場地震給東漢王朝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另外,古代的地震一直是不祥的徵兆,於是漢順帝在地震後迅速下詔: 「京都地動(動),漢陽尤甚,…救此下民,忠信嘉謀,靡有所諱(諱,避諱)」。漢順帝希望臣子可以查明地震緣由,拯救天下百姓,鞏固自己的政權。兩年後(科學家也需要研究哦…),張衡給出了回應,首次論述了自己的地震觀點:「前年京師地震土裂,……陰陽未和,災眚(音同省,災難)屢見。神明幽遠,冥鑒在茲……,天道雖遠,凶吉可見」。意思是:前幾年的京師地震,是因為世間陰陽不平衡導致的。…天地規律雖深奧,但地震的吉凶禍福是有辦法知道的。128年大地震後,張衡開始了其研製「地動儀」的計劃,經過試驗、設計、制模、鑄造和安裝調試等大量工作。張衡的測震思想在《後漢書》中有所解釋:「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如有地動,地動搖樽,樽則振,施關發機,龍機發,即吐丸」。意思為:「儀器中間有個沉重的柱狀體,平時可以側向移動,如果發生地震,就只見到樽體有搖晃和反覆振蕩,隨後,龍頭口含的龍珠會掉落。地動儀模仿懸掛物對地震的反應是非常合理的,懸掛物對地面的水平運動很敏感,因此,「地動儀」具有「有地震我才動,不是地震我不動」的天然屬性。 「地動儀」原理圖132年,「地動儀」研製成功。地動儀顯示八個方位,每個方位有一龍頭。龍頭口含龍珠。龍頭下是一個蟾蜍 ,每當地震發生時,龍珠就會落在蟾蜍口中,藉此得知地震的方位。《後漢書·張衡傳》中評價「地動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這說明,地動儀確實檢測到了地震的發生。另外在134年,地動儀成功檢測隴西地震,當時順帝還特准「鑄鼎」,使得張衡所制「地動儀」彪炳青史。參考文獻:
  1. 馮銳 武玉霞—《張衡地動儀的誕生》《中 國 地 震》2013 年 6 月


想出來的。這東西後來不知所蹤,證明人們當時不太重視他。您舉的這些史籍記錄也確有。但所謂的地動儀根據記述應該和我們今天讓一個啤酒瓶倒立防震之原理差不多,不過多了方位而己。所以,談不不上發明。主要在通信不暢之古代,比馬傳遞消息快些而己。並非預測地震,所以無關地震原理。至於後世將其稱為科學家在於渾天儀,有人類對天體之認識。而我們今日所見地震儀,不過後人仿製,用一位打假作家之話說乃工藝品而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