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綠道“三環、三翼、多廊”空間佈局示意圖

  芳菲四月,踏青賞花正當時令。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千千萬萬市民走出家門,沿着一條條林下或者濱水綠道,穿梭於城市和鄉野的奼紫嫣紅中,喜賞春日圖景。

  從2014年首次嘗試綠道建設,到如今,三山五園綠道、環二環綠道、園博綠道、溫榆河綠道……全市各類綠道項目已建成40餘個,綠道總長度延伸至821公里。就像四面開花的地鐵線一樣,綠道在北京城鎮、鄉村迅速蔓延,市民綠色出行極爲方便。

  今年,本市將繼續推進283公里綠道建設,與已有綠道相連接,逐步形成連通城鄉的綠色生態網絡。

  古都綠道不僅僅是景觀休閒之徑,更是文化傳承之徑、生態保育之徑、城鄉融合之徑。這四通八達的綠色線性空間,正在搭建起生態北京的堅實骨架。

  塑造優雅慢行空間

  綠道在北京市出現不過短短5年。但在世界範圍內,已有大約150年的發展史。

  “最早的綠道出現在北美,其前身是風景園林路。”市發改委區域發展處處長趙雲龍介紹。所謂綠道,是一種限於步行、騎行的線性綠色通道,具有生態保護、文化旅遊、健康休閒、連接城鄉等多種功能。在我國,廣州等南方省市開展綠道建設較早。北京市範圍內,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南海子公園裏的健身步道,雖已有綠道的雛形,但北京市正式啓動綠道項目建設,則是從2014年開始。

  位於海淀區的三山五園綠道,是本市啓動的第一個綠道建設示範項目。這條綠道全長36公里,起自清華大學,沿清華西路、頤和園路、四環路、北塢村路、閔莊路、玉泉山路等城市道路向西延伸,至香山公園和西山森林公園。沿線連接了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北塢公園等多處風景名勝區和公園綠地。

  三山五園綠道的落成,在當年的京城“跑友圈”裏引起不小的轟動。過去,跑步愛好者經常是沿着馬路慢跑,環境嘈雜,空氣也不好。而綠道穿行於公園林地之間,沿途是數不盡的綠樹繁花,空氣芬芳而甜淨。連鋪設的步道也很講究,很多是富有彈性的橡膠路面,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相當友好。更別提沿途還有指示路標、廁所、廊亭、座椅等可與公園媲美的休閒保障設施了。伴隨各路遊覽攻略出爐,2015年春三山五園綠道在北京迅速躥紅,節假日人如潮涌。

  從2015年開始,北京市綠道建設進入快車道。在繁華的城市建成區,有長87公里的環二環綠道;連接園博園、宛平城、盧溝橋遺址的園博綠道;在相對空曠的郊野,有穿林倚水而建的北運河綠道、溫榆河綠道、南水北調綠道等。其中,南水北調綠道起點爲房山青龍湖鎮大苑村,與豐臺園博綠道相連,沿南水北調巡線路、泉水河、拒馬河向十渡景區延伸,終點爲雲居寺,全長60公里。完全建成後,這條綠道將串聯整合青龍湖、長溝溼地、碧水公園、雲居寺等多個旅遊景點,形成一條從中心城六裏橋至房山雲居寺近130公里的綠色騎行通道。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北京市大規模建設綠道的這幾年,也是長走、跑步等健身人羣迅速增長的幾年。各種形式的長走大賽、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在全市各區頻頻舉辦,甚至出現了報名名額難求的火熱場面。“家門口的綠道,潛移默化中推進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趙雲龍表示。

  四成綠道臨水而建

  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市民親水的渴望也更加強烈。“沿着河流建親水綠道,是這幾年北京綠道建設的一大特點。”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揭俊介紹,在已建成的綠道中,濱水綠道長度351.5公里,佔總長度的42.8%。

  緊挨着護城河修建的環二環綠道,就是這樣一條方便市民親水的綠道。護城河是北京城內的古老水系。這條河雖然穿城而過,但在過去,市民是無法親近的。陡直的水泥堤岸、河道兩側的防護林地,再加上外圍的鐵欄杆,把護城河“捂”得死死的。過往行人只可遠觀,不可近岸。

  2015年,隨着環二環綠道的建設,護城河兩側封閉的濱水空間打開了。

  安定門東北角,北護城河“古河花雨”景觀段今春格外絢爛。這是環二環綠道東城段的一部分。“過去護城河兩邊就是幾排柳樹,我們通過改造,增加了鄉土喬木、花灌木,還有方便市民遊覽的木棧道、觀景平臺等設施。”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徐莎親歷了這段濱水綠道改造的全過程。現在的“古河花雨”景觀段,已是護城河沿線著名的春花觀賞點。迎春、連翹、玉蘭、丁香、海棠、紫葉李等10多種春季花卉漸次開放,與“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沿河柳樹,共同構成清新的春季圖畫。

  家住安定門附近的楊國強老人,經常到護城河邊溜達。老人今年已經70歲了,不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記者遇到他時,他正往自己微信朋友圈裏發送剛剛拍攝的護城河照片,“前兩天有朋友約我去玉淵潭看櫻花,我說我不去,家門口就挺漂亮。”老人說,他現在每天沿着護城河步行8000步,精神頭特別足。

  沿湖而建的什剎海西海綠道,也頗受市民歡迎。西海環湖綠道1450米,不算長,但過去市民要想沿湖完整地走上一圈,可不容易。因爲這地方是北京老城內難得一見的開闊水面,景色秀麗處很多被商家圈佔,市民想憑湖觀景,得先進商家消費才行。2018年,西城區對什剎海西海溼地景觀進行提升,拆除了濱河路上的違建餐廳,打通了山海樓酒店、西海魚生、碧荷軒3處道路堵點,把過去被餐廳圈佔的沿河路歸還給了市民。同時,通過架設木棧道、增加觀景平臺等措施,對部分節點進行接續、拓寬,最終形成一條完整的環湖綠道。

  今春,西海綠道已成爲什剎海地區最受歡迎的踏青賞春線路。天氣晴好時,天光雲影倒映水中,湖心野鴨自在遊弋,行走在岸邊,看壯闊水面,感受清風徐來,還真有幾分在二環內“觀海”的意趣。

  值得一提的是,濱水綠道不僅僅是方便遊客休閒賞景的遊憩空間,同時也承擔着重要的生態保育功能。以西海綠道爲例,在綠道建設中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在沿岸的淺水區營造了約2萬平方米的水生種植區,種植了荷花、菖蒲、蘆葦、茨菰、菱角等,涵蓋了挺水、浮水、漂浮等多種類型的水生植物。這些曼妙的水生植物爲西海增添了詩情畫意,同時也在吐納之間淨化着西海的水質,還爲野鴨、各種魚類提供了棲身、覓食的場所,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功不可沒。

  而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鑲嵌在林立高樓間的濱水綠道,也是不可多得的“有吃有喝還倍兒有安全感”的庇護場所和遷徙中轉站。前兩天,位於西城廣外地區的蓮花河濱水綠道,飛來了兩隻小鸊鷉,樂壞了來遛彎兒的居民,“過去這兒就是一條臭水溝,建成綠道之後,人也來了,鳥兒也來了,多少年不見的野鴨子都飛來了,環境變化確實太明顯了。”

  百里綠廊穿越古今

  在有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北京,綠道同時也是一條文化傳承的路徑。衆多的名勝古蹟、公園景點、歷史遺存,因爲綠道得以彼此連接,成就了一次次意味深長的歷史文化之旅。

  最早建設的三山五園綠道,就是在歷史中穿行的典型代表。所謂三山五園,在歷史上是指包括暢春園、圓明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今頤和園)這五座皇家園林組成的核心區、核心區內部穿插的過渡區(村莊、私家園林、農田、水裏設施等)和周邊軍事防禦區組成的一個皇家園林綜合功能區。

  以三山五園爲核心的西北郊皇家園林建設,起始於金代,興盛於清代。據歷史記載,清朝入關後,康熙開始經營西山園林,開啓了在西山大規模建園的序幕,於1680年將玉泉山南麓改爲行宮;1684年在清華園廢址上修建暢春園,成爲北京西郊第一座常年居住的離宮。自此,康熙開啓了清代皇帝園居之風,北京的政治中心實際上變成了兩個:紫禁城與“三山五園”,這就是所謂的雙城體制。

  繼康熙之後,雍正、乾隆均在西山大規模擴建園林,景緻蔚爲大觀。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後,又經過戰爭、農田開拓、城市建設等歷史演替,今日的三山五園雖然不少文物遺存尚在,但昔日古典園林風貌已近消逝。

  2014年,三山五園綠道建設項目的啓動,爲振興這片自然、文化遺產集中的傳統文化精華區域,提供了一條現實、可操作的路徑。“區裏出臺了‘一道十三園’的建設規劃,也就是以一條36公里長的綠道,串聯起沿線13處歷史園林以及新建園林景觀,把三山五園區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山水資源整合起來。”海淀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王豔龍介紹。

  這13處園林景觀分別是暢春新園、海淀公園、六郎莊公園、船營公園、中塢公園、北塢公園、兩山公園、功德寺公園、石渠公園、妙雲寺公園、影湖樓公園、茶棚公園和南旱河公園。每一處園林景觀背後,都是歷史的積澱。眼下,除了六郎莊公園、功德寺公園和石渠公園,其他10處均已建成。

  市民行走在這條綠道上,不僅可以方便地來往於各個公園景點之間,同時還能領略沿途稻田、油菜花田等歷史上西山一帶的田園景緻。“這些農田是在公園建設中特地保留下來的,爲的是傳承歷史的記憶。”王豔龍說。

  玉泉山一帶曾是著名的京西稻產區,康乾年間京西御稻田達1萬餘畝。乾隆詩句“疑是山村是水鄉,禾苗低亞稻苗黃。綠楊十里蟬聲沸,颯爽風中饘粥香”,描述的就是玉泉山下的稻田美景。不過京西稻作文化雖然源遠流長,但因爲乾旱缺水,上世紀90年代玉泉山周邊就不再大規模種植水稻。近些年,海淀區園林部門在三山五園綠道沿線的新建公園——北塢公園和中塢公園又恢復了十餘畝稻田,市民還可以到公園裏參與插秧、收割等農耕勞動,感受鄉愁記憶。

  盤踞在老城之內的環二環綠道,也是各類歷史時期重要文化遺存的見證者。沿着這條綠道,市民可以去的公園、景點、地標建築不計其數,如鐘鼓樓、安定門、雍和宮、龍潭湖、夕照寺、二十四節氣公園、自來水博物館……

  還有新的景點不斷加入。例如今年,東城區要在南北中軸各建一處大尺度的城市森林,也在這條綠道串聯的範圍之內。

  生態綠網遍佈全市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綠道821公里。今年,市區園林部門還將繼續推進283公里綠道建設,包括豐臺城市公園環綠道、通州潮白河森林景觀帶綠道等,爲市民提供更多的綠色線性休閒空間。

  正在建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今年將有一條綠道亮相,其造型非常獨特,是不規則的五角星形狀。施工人員介紹,這是一條按照市政道路標準建造的一級園路,長度5.5公里,將原東方化工廠所在的綠心核心區域環抱其中。這條綠道也是綠心最主要的功能聯繫紐帶。8米寬的騎行道、健身跑道和3米寬的漫步道平行展開,中間還會設置寬窄不等的休息綠島,頭頂將有林蔭遮蓋。秋天時,小葉白蠟和銀杏還將形成金色景觀大道,爲綠心戴上一條“金色項鍊”。

  綠道建設項目,將在更多區域展開。

  按照市發改委於2013年編制出臺的《北京市級綠道系統規劃》,全市要規劃建設市級綠道1240公里,由28條主要綠道線路、44個綠道節點和多條支線組成,覆蓋全市16個區,貫通11個新城,在空間上形成“三環、三翼、多廊”的總體佈局,並構成“環帶成心、三翼延展”的空間結構。包括三條環線綠道——環城公園環綠道、郊野公園環綠道、森林公園環綠道;三條外翼綠道——東翼大河綠道、西翼山水綠道、北翼山水綠道和多條中心城濱水綠道。

  環城公園環綠道、郊野公園環綠道、森林公園環綠道和多條中心城濱水綠道,將中心城、近郊新城串聯起來形成市級綠道系統的中心,由中心分別向東、北、西南方向輻射出東翼大河綠道、西翼和北翼山水綠道;將中心城周邊地區及山區的主要景觀區和遠郊新城串聯起來,形成覆蓋城鄉、特色突出、功能多樣的綠道網絡。

  在已建成綠道的基礎上,本市今後還要重點建設涼水河、蕭太后河、通惠河等河流兩岸濱水綠道,以東郊森林公園爲主要依託的森林綠道。

  另外還將推進永定河綠道建設,全長約130公里,跨豐臺、大興、門頭溝、石景山4個區;推進京密引水渠綠道建設,跨海淀、順義、昌平、懷柔、密雲五個區,總長度約134公里。

  一條條綠道,猶如鑲嵌在京華大地上的綠色紐帶,它們連通了城與鄉,連通了曾經彼此孤立的文化遺產、自然生境,讓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貼得更近。

  正是春光大好的時候,邀上家人好友,沿着綠道去徒步吧!

  來源:北京日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