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不論新老軍官,興奮於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同時,也爲隨之而起的傳言擔心。不過,好在這兩天官方已經闢謠。

近日有傳言稱,政府將不再爲軍轉幹部分配工作了,僅提供職業培訓或中介服務。就此,國防部官網登載消息闢謠稱,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仍是妥善安置軍隊轉業幹部的重要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發現,這並不是官方第一次就此闢謠。

時隔兩年再度闢謠

針對上述謠言,有關負責人闢謠表示:這些傳言均無根據,不足取信。

不過,這並不是第一次流傳關於軍轉幹部安置方式的謠言,也不是官方第一次闢謠。軍改大幕拉開後,類似的傳言同樣曾令現役軍官"人心惶惶"。

兩年前,軍改方案公佈,有傳言稱一些單位幹部退役後一律改爲文職人員,不再允許轉業或自主擇業。

對此,2016年3月14日中國軍網登載消息闢謠稱:"這些傳言都是不真實的。"根據國家和軍隊建設需要,有計劃地安排一定數量的軍隊幹部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一項重要制度。實行計劃分配與自主擇業相結合的轉業安置方式,是軍轉安置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多年實踐證明是符合實際的,今後仍將是退役幹部安置的重要方式。

此次的官方迴應,和兩年前態度一致。

轉改文職成爲新選擇

既然官方的兩次闢謠都着重提及了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這兩種安置方式,那麼政知君就來簡單看看這二者間有什麼區別,近些年退役軍人在選擇這兩種方式上的比例如何。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逐漸取代政府成爲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與之相適應,我國在2001年將軍轉安置政策由計劃分配模式調整爲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模式。

根據《現役軍官法》,擬退役人員的安置細則可以查閱到十分詳細的規定。拋開冗雜的條文,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簡單總結下可以這樣理解:

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幹部由黨委、政府負責安排工作和職務,享受所在單位相應人員工資待遇;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由政府協助就業,按規定享受退役金並定期增加。

其中,計劃分配方式的優點在於工作崗位、職務有保證,相對而言社會地位更高。但相對來說,問題可能是分配的工作與個人預期有差距,且工作時間相對固定。

相較之下,自主擇業雖然需要自己重新找工作或創業,但同時享有按月發放的退役金這一保底"金飯碗",找到工作後相當於享有雙份收入。

除了上述兩種典型安置方式,根據2018年年初最新出臺的《關於做好2018年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的通知》,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轉改文職人員將成爲軍隊幹部退役的新選擇。相關負責人表示,轉改文職人員是軍隊幹部退役安置的新途徑和文職人員補充的新路子。

相關規定明確,這種方式下轉改人員在工資結構、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獎勵工資、增長機制、工資水平等方面,與現役幹部保持一致。另外,選擇這樣的安置方式,雖然退出現役但仍會在相關軍事單位任職,需要轉變和適應的地方相對較少。只不過有評論也指出,軍隊文職人員的管理相較社會上其他崗位還是要嚴格很多。

怎麼選?各地不一樣

社會地位高、收入相對穩定的同時還有一個可以預期的上升空間,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絕大多數軍轉幹部似乎更應傾向於轉業安排至公務員系統、事業單位。

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初步統計,2016年退役的部隊幹部中選擇自主擇業安置方式的近50%,佔符合自主擇業條件人數的67%,均爲自主擇業安置政策實施以來最高比例。軍報曾刊文稱,70後、80 後軍隊幹部逐漸成爲轉業幹部的主體,他們大多數具有本科、研究生學歷,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或者管理經驗,綜合素質高,思想也更加活躍,轉業進入公務員隊伍不再是他們的唯一追求。

不過,這個比例也並非一直居高不下。

統計數據顯示,2001-2003年,自主擇業安置方式實施的最初三年,選擇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比例分別爲18.9%、30%和32.4%,經歷了短暫高峯之後,從2004年起開始回落,此後連續9年低於20%。

軍改後這個數字迎來了較大增幅,2016年50%的比例相較2015年增長了15個百分點。軍報認爲,這與放寬自主擇業條件不無關係。此前,中央出臺了軍改期間安置政策,自主擇業的軍齡年限由20年調整爲18年。

不過,更爲直觀的在於,自主擇業安置方式實施以來經過國家多輪退役金調整,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每個月可以拿到的退役金現在已經頗具吸引力。

以北京爲例,2016年施行的標準下,正團職轉業幹部每個月能拿到8600元退役金,這還不包括其他待遇保障。此外,這8600元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除了北京這種一線城市,實際上在相對貧困的邊遠地區這個數字顯得更有吸引力。據統計,自主擇業軍轉幹部人數最多的是新疆,其退役金數額也一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正團職每月1.2萬,正營職接近1萬。

值得一提的是,從全國整體來看,選擇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人數並不均衡,經濟欠發達省份數字反而高於經濟發達省份。例如浙江,GDP常年位於國家前列,卻是自主擇業人數最少和選擇自主擇業比例最低的省份。這其中,固然有很多個性化的原因,但下面一組數據或許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政策,浙江正團職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月平均退役金爲8700元左右,正營職月平均退役金7000元左右。而相應的,當地正處級公務員月平均收入爲1.1萬多元,正科級公務員月平均收入9000多元。

相關文章